APP下载

浅析高校艺术交流平台的必要性

2015-05-30李松松

大观 2015年6期
关键词:艺术交流平台思想

李松松

摘要: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艺术有时先于社会的进步独立发展,有时又因为社会的禁锢而止步或倒退。在文化融合发展的当下,艺术为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艺术的发展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陷入瓶颈,导致其进步缓慢。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我们还是拥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至少拥有两种思想。

关键词:艺术交流;平台;思想;文化

在艺术发展的当下,中西文化之间多元化的差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在相互的竞争之中不断的融合,并且在悄无声息之中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着吸收借鉴。适合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时,进行大胆的尝试,在探索之后进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吸纳。从近代的绘画或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艺术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本篇文章以“艺术融合”的观点出发,来探讨高校艺术交流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平台的广泛存在

水晶宫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建材成为了十九世纪英国建筑奇观之一,但是其自身所具备的价值,不仅是开创的建筑材料,而是作为了世界首次博览会的展示馆。各国作品可以在其中进行展示,包含的有工业、农业、科技、艺术等等多种层面。各国在展览之后都会相互的借鉴与模仿,以至于促进相互之间的不断进步。这也是世界上首次正式的展览会,其中,水晶宫作为物品的展示平台,对于物品的价值展现以及蕴含在物品中的内在价值做出了重要的阐释。之后,世界各地开始兴办展览,在展览中设计师可以不断的交流学习。展示平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推动科技进步,思想交流的媒介。诺贝尔奖项的诞生、奥斯卡奖项的设计、科技进步奖项的创立以及各种表彰舞台的产生,都再次证明一个平台的产生,会对文化的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人们在舞台的展演上,不断的交换自己的思想,学习他人之长,然后经过时间的积累与积淀,创立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二、融合的艺术借助了一定的平台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在饮食达到自足的情况下,开始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其中艺术的表现形式以传统笔墨的方式得以传承,简单的笔墨,简单的形体,亦或是复杂的工笔等等都充斥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气息。西方国家在时间的进度上落后于东方,但是其发展的方式,也因为自身的历史具有自己的特色。从今天我们看历史,不难发现,传统国画与西方油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融合与发展。在一次艺术的展览会上见识过赵梦鸽老师的画作,初次见她的作品以为是国画的留白,对人物的描写通过中国的写意,但是走进以后我才发现自己错的太多了,那是用油画所绘,但是表现出来的确是国画的风貌。带着疑问跟赵老师进行了沟通,她告诉了我:“当今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不管是西方传统上的现实主义还是抽象主义,都与中国的写意与工笔是对应的关系,但是单论对物体的描述,很多都被人们所记录了,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艺术进行融合与创新,我之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绘画,是因为我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形势更容易使我们接受,同时,所开创的也是一个新的技法的诞生,在西方同样可以称为经典。”说起来倒是容易,但是在开创的背后,离不开赵老师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西方文化的了解。其中,赵老师还多次提到有好的画展多去看看,有新的大师作品多去参观,借助一定的平台会对艺术的提升有更大的帮助。因从我们提出艺术在融合的融合中需要借助平台,平台会对艺术的融合起到促进作用。

三、大学生高校艺术平台建设的价值

建设高校艺术平台将会是一个崭新的交流和展示的舞台。在展示之中,我们可以通过相互的学习与交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专业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的眼力,对后期的进步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该平台将会以吸纳学生为主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大学生在校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探讨交流、创新能力。同时也会为大学生实现自身的社会定位起到一定的引领与推动作用,让学生明白社会的需求,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的解决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最后,大学生高校艺术平台建设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平台的开创不仅仅会将高校连接起来,同时也会是一个全新的展示学生潜力的舞台,高校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所学有所获,那么平台将会是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人身自我价值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叶松庆,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2]温莹莹,刘玲.科普场馆在科学与艺术融合中的探索

[3]张花.“中西艺术融合”在绘画变革中的影响与发展前景

[4]谭杉,高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网络创业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5]黄侃,艺术类设计类大学生网络创业平台的特点与趋势研究

[6]陈锦芳,如何在大众背景下整合美术学科课程

[7]肖晓阳.荷兰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启示

猜你喜欢

艺术交流平台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陈秋梅: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使者
柳寅泽,致力于促进中韩文化艺术交流
廉江市文联参与高校艺术交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