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品牌应顺大国文明之潮流
2015-05-30史晓红
史晓红
2015年5月,“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2015年会“大国文明与教育使命”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本刊編辑部采访了论坛的发起人——中山大学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院教授冯增俊,探讨在大国文明背景下学校品牌该如何抉择。
《学校品牌管理》:“大国文明与教育使命”的主题吸引了各方关注,当初是如何确定这一主题的?
冯增俊:之所以选择“大国文明与教育使命”作为本次论坛的主题,主要是我们论坛的大主题就是“教育与中国未来”,以及确立的“远见、反思、公共、公益”的论坛宗旨,我们希望从“大国文明”这一高度的“远见”来看中国教育与文明成长,审视其得失成败,思考中国怎样在走向大国进程中创建其文明样式,以此谋绘未来大国的中国文化、中国教育与中国人。只有把文明建设作为中国走向大国的题中之义,才能真正明确教育的责任担当,推动教育改革,也才能在建设新的大国文明中成长大国教育。
《学校品牌管理》:您如何看待大国文明?
冯增俊:大国文明并不是“拿来主义”,不是去哪里要、去哪里模仿,而是在服务中国把中国建设成为大国的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文明,即一切物质与文化精神的总和。
《学校品牌管理》:您认为大国文明背景下,我们的学校应该如何转型?
冯增俊:大国文明其本身就为如何办学校,办怎样的学校提出很明确的要求,教育是文明的要素,具有缔造文明、创新文明、发展文明的时代责任,具有为大国培养善良、正义、有创新意识、高素质、高品质的人的历史职责。只有教育有品质,教育出的人才是健康的。
正是在大国文明下,学校应转变办学宗旨,要发展真正的、培养健康人的教育;改革高考制度,建立多元评价学生的机制,改变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做到考试评价制度与素质评价相统一,平时与考试统一,书面考试与思维发展及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统一,真正做到全面评价学生,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扼杀;创新高考制度,回归教育育人功能。
《学校品牌管理》:您如何看待大国文明与学校品牌之间的关系?
冯增俊:学校只有参与到创建大国文明中,才可能真正释放出永远芳香的有价值的教育力,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从而形成刻在民心上的那种烙印式的品牌。那种靠政策搞的第一批招生录取以及某个学校考了多少分来做的品牌,都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教育在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盛衰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中国正在向大国迈进,这一过程是中华民族的再度崛起,更是中华文明的再创新。大国文明涅槃重生之机,教育转型之时,时势造英雄,相信必会有一批把握时代脉搏的品牌学校涌现。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