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中的衔接手段
2015-05-30巩茗珠
巩茗珠
【摘要】本研究从回顾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三个元语言功能之一即语篇功能出发,总结归纳了英语本族语者撰写的学术论文中的衔接手段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试图构建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的衔接模式,希望发现并进一步探讨优秀语篇的表现特征,从而为中国学者成功写作英语学术论文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语篇功能 衔接手段
一、 引言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间学术的交流,越来越多的国外期刊开始刊登英语学术论文,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则成为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主要应用语言,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广大学者有发高水平学术论文的需求,当然不排除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需求,但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有相当难度,因此,对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的语篇功能实现方式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不断渗透于各种语篇的研究,人们逐渐重视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的探讨,语篇功能分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有理论评述和教学应用方面的讨论,而且也出现了小规模的实证性研究。再者,对于学术论文撰写方面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对学术词汇知识的运用,对学术论文摘要的研究,或者对学术论文的词汇研究。目前,能够结合英语学术论文语篇的语篇功能研究还远远不够。根据系统功能语法,语言的语篇功能是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三种方式得到体现的,本研究尝试以此为理论框架,着重研究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的衔接手段,希望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出其语篇衔接特点,从而帮助中国学者提高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
二、 语篇衔接理论
韩礼德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指的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将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它包含三个子系统: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研究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意义在于了解信息在语句中的分布情况及体现出的交际功能。事实上,每个语篇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主位的序列,主位的选择决定了语篇的信息起点和发展方向,主位和述位组成适当的推进模式,体现了语篇的结构框架并有效地传递语篇的信息。小句的主位还具有衔接上下文的作用,通过对主位成分的选择引导读者对语篇进行连贯的解读。衔接在具体的语篇中体现为指称、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手段和重述、搭配等词汇手段。Halliday & Hasan认为,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而衔接就是组成语篇的非结构性关系,即语义关系。它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和对解释它起重要作用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语篇结构由衔接手段体现,通过语法、词汇手段实现语篇功能。
韩礼德认为衔接手段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前者包括四类,即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连接(conjunction)。照应是指语篇中一个成分是另一成分的参照点。多使用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表示比较的词;省略指语篇中为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语篇更加紧凑而省去某一成分;替代则指用替代词去取代某一成分;连接指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用连接成分实现的手段。词汇衔接包括重复(repetition)、同义/反义(synonymy/antonymy)、上下义(hyp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
三、 英语学术论文的衔接
英语学术论文是对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已知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应用所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进而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体或书面文件。按写作目的,因此此类文本要求语言精确、客观,文体正式,鉴于学术论文的语言特点,本文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语篇的衔接手段。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采用的语料是发表在SCI上的英语学术论文,共选出30 篇,平均长度为8000 字左右。此外,笔者对收集的语料进行人工标注,标示出衔接手段的类型,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各种衔接手段的频数。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定性分析,探讨英语学术论文的衔接手段。
1.语法衔接手段的实现。首先从总体上归纳分析照应、省略、代替、连接、重复在英语本族语者英语学术论文中的使用情况。
从表1的统计可以看出,语法衔接手段使用广泛,尤其是省略和代替两种衔接方式。这可以表明英语本族语者的学术论文以较为简单精炼的方式阐述和论证问题,语篇科学、客观,语篇结构紧凑、读起来更加顺畅;而替代和重复加强了语篇的语气和效果,突出了文章的科学性。另外,英语本族语者的学术论文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连接词使用频率较高,这样更能有效的论证研究结果,从而更能使作者有效的说服读者。
另外,作者对以上照应、省略、代替、连接、重复五种语法衔接的实现方式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发现:(1)相对于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英语学术论文多使用第三人称,从而使对研究结果有更加客观的论证;第一、三人称单数在摘要中使用频率高。(2)为了突出研究结果的创新性和时代性,英语学术论文多采用重复的衔接手段。
2.词汇衔接手段的实现。 词汇重复、上下义、和词汇搭配是实现词汇衔接的手段。本研究对30篇SCI论文语篇进行了手工标注并进行了统计,见表2。
表2可以看出,相对语法衔接手段,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在词汇的重复和搭配中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在上下义词汇衔接方面使用适中,说明他们在使用语言方面比较精炼,突出了科技学术论文的精炼性、客观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Biber et.al.认为,列举类型的连接词体现了文章整体格式,转折类型的连接词可以表明作者的态度与观点,而因果类型连接词更加突出作者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希望说服读者,可见,这三类词汇在科技学术论文语篇中非常重要。本研究还从这个角度分析了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中这三类词汇衔接手段的实现方式。
根据表3的呈现结果,惊奇地发现这三类连接词使用频率相当高。分析如下:首先,列举类连接词使用频率居首,可以看出英语科技类学术论文特别强调科学性与客观性。例如“first,next,finally”展现了某些实验的程序性和次序性,突出了其结果的真实性; “ similarly,in particular,finally” 这类词使用较多,这更加突出了研究结果的创新性和独一无二性。转这类词汇连接更能表明作者的态度与观点,由于科技论文更加强调客观性,这类词汇相对其他两类词汇使用较少。至于因果类词汇使用频率较高,“since,hence,thereby,owing to,rather,alternatively,hence,thereby” 使用较多,取代了只是用“because,so”的单一性。
这一统计结果表明,学术论文这一正式(formal)语篇中多使用正式语体词汇,连接词使用呈多样性,上下义关系词汇较多,不仅实现了表层结构上的连贯,而且使作者的写作意图从各个层面得以反映,更加突出了语篇的主题,使研究结果更加清楚地体现。
四、 小结
英语语篇的连贯需要借助衔接手段的应用。本文对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在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手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发现英语本族语者在语义衔接词和词汇搭配上是精炼而多样的,通过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读者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而可以经上句从逻辑上预见后句的语义,使阅读者能够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意思,了解其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和其研究成果。对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了解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的衔接手段可以为中国学者阅读英语学术论文构建阅读模式,引导其理解;另一方面,对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论文语篇衔接手段的研究对学术论文写作也有所启发,为中国学者写出高水平学术论文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Hasan,B.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2]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
[3]张德禄.衔接与语篇连贯的程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本论文为校级科研课题“系统功能理论视角下对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学者英语学术论文中语篇功能的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