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公共外交:挑战与机遇
2015-05-30沈雅梅
〔提 要〕“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优化国家形象、
提升国家软实力带来新的机遇和使命。梳理两年多来的相关国际舆论可以发现,“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仍面临诸多挑战,外界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基本内涵和发展前景等存在矛盾认知。这赋予中国公共外交新的时代使命,即向世界说明,“中国梦”不是威胁,而是惠及各方的发展机遇。为此,需立足中国站位,掌握全球视野,完善公共外交模式,丰富和创新公共外交的战略内涵。同时,需冷静看待和处理一些战略和文化方面的挑战,以完善“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为契机,营造对华客观、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从而化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遇到的软实力困境。
〔关 键 词〕中国梦、世界梦、话语权、公共外交、中国外交
〔作者简介〕沈雅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15)6期0089-15
中国同国际社会的联动空前紧密,使得公共外交作为“一国政府为争取他国民心而采取的各类公关行动”的总和,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总体外交中地位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中国梦”理念,成为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于实现中国发展梦、民族复兴梦、人民幸福梦的庄严承诺,这为开展公共外交、优化中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带来新的机遇和使命。
一、“中国梦”的国际传播面临挑战
目前,外界普遍关心中国如何实现“中国梦”,特别是“中国梦”对世界而言意味着什么。这其中有理解和认同者,也有不解和误解者,甚至有人把“中国梦”等同于追求霸权、建立“中国中心主义的地区秩序”。向世界传播“中国梦”的正面形象并获得理解、接受和支持,并非易事,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关于“中国梦”的实现主体
中方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对此,外界舆论有一定共鸣,认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并且,“中国梦”能够为世界所分享,有助于其他国家从“中国梦”的经济内涵中获益,分享发展机会;即便各国追求的梦想不同,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政治文化,它们相互之间也不一定冲突。例如,英国著名政治历史学家安东尼·塞尔顿(Anthony Seldon)指出:“中国是21世纪的伟大现实……我们若拥抱与中国合作带来的机遇,会共享同一个中国梦。”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来自坦桑尼亚的阿莎-罗斯·米基罗(Asha-Rose Migiro)表示,“中国梦”与“非洲梦”产生强烈共鸣,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将继续产生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外界也担忧“中国梦”对本国主体地位的影响和冲击。例如,美国人往往把“中国梦”视为对“美国梦”的挑战,“害怕中国崛起,将之与美国的海外力量减退和国内生活水平下降联系到一起”。也有中国的周边国家担忧,中国对于和平的承诺会因时、因势而易,希望中国“拒绝称霸一方的诱惑”。有学者表示,“美国梦”和“印度故事”均不会对“中国梦”袖手旁观,而是将各自或者联手确保其在亚洲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主导权。
此外,一些西方媒体从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出发,质疑“中国梦”在中国国内的代表性,批评其“回绝以个人尊严为核心的宪政梦”以及“政治自由化改革的呼声”,“本质上是为了延长共产党的统治”,“要求民众牺牲个人”,总而言之,“美好愿景对于中国百姓来说遥不可及”。此类言论表明,西方将自身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等同于全部民主、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和评判中国民主实践的心态和做法根深蒂固,进而延伸到对“中国梦”的解读上,使“中国梦”的传播演变为一场新的中西方话语权较量。面对复杂、多元的“中国梦”认知,中国外交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清晰地说明,“中国梦”如何既造福于中国人民群众,又担负起对世界的大国责任并做出贡献。
(二)关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中方表明,“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理想,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然而,在外界看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并不清晰,相关解读形形色色。外界对“中国梦”认同最高的方面是经济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历史文化底蕴、当今世界大国等;但在论及中国的政治发展、军力建设、社会矛盾、外交政策时,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例如,一些言论积极评价称,“中国梦”使“建设法治国家、司法独立逐渐成为中国的新政治词汇,成为现代管理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符合一个服务于公民的政党的意愿”;一些言论则质疑“中国梦”是否包括实现法治、推进政治自由化的内容。有人认为“中国梦”的大战略是贸易;有人则称中国“无论是资源还是技术进步,都依靠其他国家”,崛起不具有可持续性。
对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西方主流媒体则惯于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手段,采用双重标准,夸大其词,释放不实信息。一方面,它们聚焦于中国国内,认为腐败蔓延、贫富分化、环境恶化、司法不公、社会保障落后、公共卫生体系缺位、房价高涨等是“中国梦”最大的问题所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把“中国梦”扭曲为“天朝帝国梦”、“民族主义梦”、“军事谋霸梦”以及“主导东亚梦”等。国际舆论尤其是西方媒体仍然缺乏对“中国梦”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旋律的把握,中国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成就有待于转化为现实的话语竞争力。
(三)关于“中国梦”的发展前景
“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国际上多数有识之士也有相对客观、理性的“中国观”。例如,新加坡时任外长尚穆根在美国智库发表演讲指出:“中国终将能成功站在世界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表示,西方大国需要“明智地迁就”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撰文称,“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我们必须(与中国)合作,而且我们也应该想合作。”
然而,“崛起”毕竟是一个大国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生态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动向,西方一部分保守人士对此异常敏感,在政策实践、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中均力求证明,处于上升时期的国家倾向于采取扩张主义的对外政策来获取其所需的资源,由此透露出其对中国崛起充满战略疑虑。这部分人要么猜疑“中国梦”是野心勃勃的代名词,以称霸世界为最终目标,例如,把中国倡导的“亚洲安全观”、“一带一路”倡议称为中国版的门罗主义、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等,怀疑这是塑造“中国中心主义”国际秩序的开始;要么担忧“中国梦”能走多久、能走多远,对中国进行“唱衰”和“棒杀”,例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的“中国崩溃论”宣称“未来中国陷入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可能性”。面对外界种种期待、观望和猜忌,“中国梦”必须以事实服人,以真诚释疑,超越所谓“大国崛起困境”带来的巨大国际文化压力。
二、“中国梦”赋予公共外交时代使命
前述可见,与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国际地位相比,中国仍处于国际话语体系“西强中弱”的格局中。“中国梦”的公共外交需要从“中国梦”的内涵和传播两方面入手,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传播中国价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这正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时代使命。
(一)从认识自己到表达自己
随着“中国梦”和中国符号越来越多地在全球呈现,特别是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重大国际政治、经济问题或地区危机事件中的“中国因素”会迅速引起外界密切关注,中国国内发生的一切也成为国际社会的研究对象。然而,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仍不全面,一些人带着思维定势,看到中国的成功便散播“中国威胁”,看到中国的问题便渲染“中国崩溃”,误导国际舆论。当然,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大国、东方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等的多重身份属性也增加了外界客观认知中国的难度,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向世界表达和说明一个真实、全面的自己。
仅有科学的自我认知并不足以填补中外在“中国梦”认知上存在的鸿沟,公共外交工作首先要使用国际上能够理解的话语方式,主动表达“中国梦”,使世界更清楚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加信任中国。从国家制度属性看,要清晰表达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义、解释和传播“中国梦”所包含的法治、民主、人权等概念,拒绝任由他国为中国贴标签。从经济社会属性看,要全面展示中国的现实国情,既表现出与中国实力地位相称的治国理政能力,又不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未走完脱贫致富的征程。从文化属性看,既要挖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也要呈现当代中国文化的精神风貌,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从外交和战略属性看,要积极表达中国对世界经济、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国际问题的立场和声音,增进外界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展示中国建设性地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姿态,抵消各式“中国威胁论”的消极影响,增强中国形象的亲和力。
(二)从单向融入到双向建构
梳理国际涉华舆论可以发现,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捧杀”和“棒杀”一直存在,但它们看中国的目光较以往而言开始体现出更多的理性。各国普遍意识到,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希望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加强在治国理政经验和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对待国际体系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排斥走向合作的历史过程,逐渐培养起成熟的国际责任观。今后,中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仍将延续这一“双向适应”的过程,即中国需适应自身的大国地位,同时世界也需适应中国的巨大体量。这种双向建构的过程为公共外交打开新的机遇之窗,因为公共外交正是一种双向交流,通过与外国公众的互动和交流而影响他们的中国观;同时,中国政府和公众也从持续的全球交流中吸收对于自身有价值的信息。换句话说,公共外交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归纳和总结出中国故事、中国经验,并与更大舞台上的世界故事和经验互动,进而充实和丰富本国实践,才能助力于实现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梦”。
在国际层面开展双向交流和对话,意味着公共外交的主、客体双方均享有平等的表达想法的机会,通过倾听、沟通、对接,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体现了一种包容性的价值观。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了融入世界,诚意遵守国际游戏规则,努力使中国思想适应国际概念和术语,力求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态度、行为,优化本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时至今日,中国在国际体系内不断成长,已经有能力改变其中一些不公平的游戏规则,有能力发展和介绍中国特色的发展概念和范式,从而推动世界“走进一个需要睁开眼睛看中国的时代”。西方也开始视中国概念和思想为一种可提供智慧的范式。这种双向交流的成果为中国公共外交实现和传播“中国梦”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思路。
(三)从政治传播到价值贡献
历史地看,世界话语优势的建立并非朝夕之功,而是在长期实践中,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成功确立起来。例如,西方“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民主和平”等理念和主张,借助于所谓普世价值和行为准则的“话语包装”而得到推广。中国要赢得全球的尊重,也必须为世界贡献出令人心悦诚服的价值理念,这不同于西方所认同的普世价值,而是代表了中华民族面对前进道路上考验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应当全面梳理和总结过去进行对外政治宣传的经验和教训,转变政治传播话语方式,转向贡献价值和展现魅力。客观上,当今国际关系因各类思想的融合而更趋平衡,这为中国概念和价值观进入国际舞台,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这为“中国梦”的公共外交指明了重要方向。在深化“中国梦”对外传播过程中,要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更要传播好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阐释中国成功故事背后的制度根源和文化基因,尤其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发展模式,从而使中国的内政外交及核心价值观得到外界理解、认可、接受,并为丰富全球价值理念做出贡献。
三、不断完善公共外交助推“中国梦”传播
“中国梦”为公共外交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启发我们不断加强公共外交的顶层设计、机制建设、能力培养、基层交流等工作,全方位推进“中国梦”的信息投放和传播,以期形成一个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借助传统和非传统媒体与平台、同国内外公众良性互动的公共外交新模式。
(一)搭建公共外交的多元主体架构
目前,学界对于公共外交的主体还有一些争论。传统的观点是,公共外交的主体必须是政府,强调主体的官方性和唯一性。广义的观点则认为,民间外交也是公共外交的组成部分,强调公共外交主体的多元性。为了更好地汇聚个人、组织和国家的公共外交合力,本文采用后一种更为宽泛的定义,以期有助于形成一个由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外交总体架构。
1. 坚持政府主导。公共外交由政府主导能起到高屋建瓴的引领和定调作用,有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内外政策提供权威解释,使对“中国梦”相关概念、理念的解读和传播更为严谨、系统。专职外交部门和公共外交相关部门通过体制建设、政策导向、宏观规划、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对公共外交发挥主导作用。这包括外交部、文化部、中联部、教育部、国防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政协等在内的各政府部门,在公共外交中承担统筹安排、主题策划、战略传播等关键角色。例如,自2010年以来,外交部通过设立公共外交办公室,加强了对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公共外交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文化部的中国文化中心、教育部汉办的孔子学院、商务部的对外援助项目、国新办的“国情白皮书”报告、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两会”的新闻发布会等都是开展公共外交的丰富资源。此外,首脑外交和“第一夫人”外交因其特有的权威性和个人魅力,在“中国梦”的传播和舆论引领中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2. 调动全民参与。广泛的社会参与是“中国梦”的公共外交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应当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企业、智库、媒体及普通公众等半官方或非官方行为体的作用,鼓励他们夯实民间交流,承担起传播“中国梦”的使命。具体而言,海外中国企业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企业文化,也体现中国对外的态度,使中国形象在当地人民心中大致定格。“走出去”的企业应当努力扭转中国一味抢夺资源和市场的负面形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公关能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创建和谐的社区关系。智库为传播“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和文化基础,具有重要的公共外交功能,应当鼓励它们与外国智库、媒体合作,举行研讨会、演讲会,开展联合研究、发布研究报告,持续发出中国声音。媒体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力,是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应循序渐进,创新传播方式方法,同时重视提升议程设置和舆论塑造能力。此外,我国数量庞大的出境旅游者、留学生、网民以及每一位普通公民能够推动“中国梦”的国际传播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3. 打造主场外交。主场外交,简言之,即发挥多边外交的主场优势,已经成为大国争取及强化自身制度性权力的重要渠道。它是中国走向国际政治舞台中心的必经之路,预示着中国向国际制度和规则的参与者和塑造者方向迈进。在主场外交活动中,中方得以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主场效应和信息优势,促进双边和多边互动,积攒“国际人气”;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发挥东道国的影响力,推动制定于我有利的议事日程和规则秩序,助推中国外交目标的实现。例如,在2014年5月上海亚信峰会上,中国接任亚信轮值主席国,推动该机制升级为覆盖全亚洲的安全对话平台,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一个有别于美国同盟体系的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这引起会议高度认同和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再如,当年11月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先后五次发表重要讲话,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广为接受的中国方案。特别是他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首次全面、深刻地阐述“亚太梦”,扩展了“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的一面。
4. 注重品牌效应。品牌化策略传播能使公共外交达到最佳效果,中国应当调动国家品牌资源,通过设立一些标志性项目,把它们打造成闪亮的“中国名片”,形成长远的辐射或示范效应,使“中国梦”获得一个直观的印记。例如,文化部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和机构在海外共同推出的“欢乐春节”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自2010年春节发起至今,活动规模和影响不断提升,已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品牌。再如,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孔子学院,也成为汉语教学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全球品牌。此外,作为中国经济重要载体的企业品牌也是国家品牌的重要构成,企业品牌所讲述的中国故事能够有力地说明,中国的发展壮大不是靠“搭便车”、“山寨剽窃”或是“网络窃密”,而是源自中国产业崇尚科学、坚守梦想、勇于创新的时代品格,从而为中国软实力注入现代元素。
(二)拓展公共外交的施为空间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这表明,“中国梦”的公共外交在坚持国家站位的同时,带着全球视野,进入到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阔的舞台。
从对象看,需要合理区分不同地区和国家以及不同群体的受众,以他们各自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传播中国形象。传统上,我国同外国的官方交往和沟通较多,做政府、议员、军界等的工作成效明显,塑造了对方政治和舆论精英的中国观,调动了对华认知的积极因素。然而,开展公共外交,归根结底要让相关国家的民心从排斥、防范中国转到接受进而欢迎中国。这就要求增加与外国民众打交道,让公共外交工作深入民众,做好对象国重要智库、学术机构、媒体、非政府组织等的工作,尤其对年轻一代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从布局看,“中国梦”提出两年多来,中国领导人遍访亚洲、非洲、拉美及欧洲、北美等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价值追求,努力提升“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美好梦想联通的一面。截至目前,中国已同世界多个国家、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合作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重组呼唤公共外交展现更大的适应性。例如,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工作要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对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外交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道义为先、义利并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真诚地帮助发展中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积极回应他们的期待。在美欧等西方国家和社会中,“中国梦”往往被与中国增强军力联系在一起,在传播上遇到比较明显的阻力,公共外交的重点则在于突出“中国梦”的包容性,努力增信释疑。关键是要说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必将给西方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以此增强西方社会对“中国梦”的认同感。
(三)丰富公共外交的战略内涵
公共外交通过传播“中国梦”所包含的价值、思想、人文等因素,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战略内涵。
1. 突出价值理念。“中国梦”的传播遇到的一个瓶颈是,西方民主习惯于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始终对中国抱有偏见。公共外交工作需要找到与世界各国共通的、普遍遵守的价值观,以此保持团结。同时,公共外交的对外话语体系所针对的毕竟是那些具有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不同兴趣点的外国公众;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也存在诸多有别于西方的现代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概念和理论。因此,公共外交在理论支撑和核心信息上应有相应的自主设计,不能笼而统之。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新中国外交实践的厚积薄发”,使对和平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诉求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多讲“中国梦”所承载的和平与合作意义,表达中方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人文联系来塑造自身和平发展的意愿,同时不回避一些突出问题和争端的存在,保持耐心,诉诸和平解决。
2. 淡化地缘政治。中国外交承载着地缘政治和战略功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缔结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本身,才是更坚实、更稳定和更持久的基础,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的一面。由于中国故事的发展逻辑与西方历史迥异,中方既没有通过扩张来积累财富,也没有以牺牲别国利益来换取自身进步,这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的理解和把握存在误区,对中国的“异质性发展”存在畏惧,诋毁中国的心态和言论也广泛存在。对此,中国需要做好相关增信释疑工作。首先应坦言利益需求,明确中方对“中国梦”、对“世界梦”所持有的综合利益诉求。这既能展现中国外交务实性和透明度的提高,也有助于确定中外共同利益所在。在具体合作中,应兼顾国际、国内两方面战略需求,充分考虑对象国感受,强调发展战略的对接,注重共商、共建、共享和责任共担。需要注意的是,公共外交的表达“不必特地去整容,只需洗干净脸”,否则反而会引起人们对中方动机的猜疑,得不偿失。让世界既了解中国的成就,也看到中国正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这也是中国自信、真诚的表现。
3. 促进人文交流。要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其中的一项前提条件是中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有必要运用公共外交,发挥文化对于文明间对话与合作的润滑剂作用,提升对“中国梦”的文化认同。既要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也要敢于创新,形成能够弘扬时代精神的文化品牌,用公共外交推动其走出去。应当针对所交往国家的文明和文化特质,探索不同的文化交流方式和产品。例如,中国已经同美国、英国、欧盟等启动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旨在推动双方在教育、文化、青年、媒体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还积极推动互办文化年、语言年、艺术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充实人文交流的内容。当然,开展文化交流,不能搞疾风暴雨式的运动,而是要适度而为,做到细水长流、润物无声。要及时评估文化交流的实际效果,反思哪些环节需要坚持、发展,哪些地方需要进行调整、优化,从而促进人文交流的持续完善。
4. 开展务实合作。习主席多次强调,“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公共外交务必用具体行动来诠释中国的梦想和责任。事实上,公共外交的一个运作规律是,它是一种“项目驱动”的外交形式,即依靠设定某些特定的项目,在对方国家的民众中间开展信息传播、教育文化交流以及政府公关等活动,从而影响外国民众的观点。以伴随“中国梦”而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例,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迄今已有国新办举办的“中国媒体丝路行”大型跨境采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穿越丝路,文化同心”摄影展、中联部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等活动。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助推举措,印证了“一带一路”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为“一带一路”具体合作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伴随中外互动在摩擦和融合中走向深入,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解读尚在不断调整过程中,“中国梦”仍然容易出现被误读或者被扭曲的局面。这意味着,“中国梦”的公共外交仍将是中西方之间围绕国际话语权的长期性、战略性较量,依靠公共外交来塑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任重道远。
鉴于国际舆论并非仅受传播技巧和力量的影响,它还体现了战略利益、价值观念的博弈,应当把世界舆论环境的价值维度作为公共外交的重点方向。从本质上看,中国公共外交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就是中国力量增长的合法性问题,夺回定义和解释这个问题的主导权。否则,西方媒体凭借其始终存在的对中国形象的预设,传播虽不真实但相对固定的“中国观”,会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种种中国“威胁”论、“傲慢”论、“崩溃”论对中国形象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成为中国公共外交中亟需面对和重点施力的环节。
要看到,不同历史传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下的人群,会存在对彼此认知和行为方式的差异甚至偏见。在西方话语占据明显优势的国际舆论场上,中国作为现行国际体系中的后来者,既想在规则上“入乡随俗”,又不免在思维上“乡音难改”,文化的冲突和困惑在所难免。中国应当辩证看待中外文化差异:一方面,注重倾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合理期望和需求,拓展中外在软实力层面的交流;但另一方面,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工具性,一些伴随合作深化而愈益凸显的文化差异和矛盾,往往具有战略性和价值观含义,并非仅凭公共外交之力所能弥合,中国对此要有清醒认知。
归根结底,中国务必夯实公共外交的底气,这包括两方面的因素。首先,从根本上说,传播“中国梦”、改善中国形象依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点滴进步,包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顺利推进。中国应当以国内发展为主,形象策略为辅,扎扎实实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而体现出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其次,运用各方面资源的战略能力有待提高。这要求我们克服在话语体系、外宣方式上存在的明显短板,扭转在国际话语权的博弈中所呈现的被动式反应姿态,更加积极主动,提高“中国梦”的国际传播能力。这也呼唤更多具备良好公共外交素养,既坚定捍卫中国立场,又有广阔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人才、国际法律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等,承担起传承、传播和创新“中国梦”的使命。
【完稿日期:2015-10-14】
【责任编辑:吴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