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比
2015-05-30戴巧荣
戴巧荣
摘 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认知模式,是我们用具体的已知的概念或事物来认识抽象概念或事物的方法手段。而时间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人类是通过空间这一可感知的事物来解释的。在这一方面,中日双方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自历史文化的不同,即体认的不同,使得概念上也存在有差异的地方。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比中日在时间上所进行的空间隐喻,以“前”“后”和“上”“下”为例。
关键词:隐喻 时间 空间 中日对比
一、引言
隐喻,传统上被看做一种修辞手法,但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进一步深入,现认识到其也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是指人类用已知的概念或事物或领域来描述或谈论未知的相应物,是源语域向目标域映射的过程。
人类是不能离开时空而存在的,因此自古以来时空就是人类的研究对象,我们有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相对论”等。人类总是先认识到五官可以感知的事物,因此对于空间,这样可以被视觉感的概念,是先于时间这个抽象不可触摸的概念的,同时人类也总是用空间来感知时间。
中日两国国民作为人类的成员,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异,在生存的过程中都是用自身的五官来寻找可利用的资源,但是受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因素影响,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存在一些不同。本文浅析中日语言中对时间的空间隐喻的异同以及影响其的文化因素。
二、中日的“前”“后”方位对比
首先,对于时间这个概念,中日大都是以空间来解释时间,都认为时间是一条流线,是可分为水平的“前”“后”方位的运动和垂直的“上”“下”方位运动。
(一)水平上的“前”“后”
对于水平的运动,Lakoff提出的“Time passing is motion”时提到两个变体,一个是“Time moving”(时间在动),另一个是“Ego moving”(自我在动)。(Lakoff G.&M.Johnson,1980)。这两个变体同时适合汉日对时间的概念。
1. 时间在动
“时间在动”隐喻是指:观察者相对于时间来说是静止的,时间是从将来向过去朝着观察者运动着的物体,顺着运动的方向,时间有着自身的前后,即未来的时间在观察者的前面,位置固定的观察者即现在,过去的时间在观察者的后面,对面向着人走过,因此未来在人的前方,而过去则在背后(赵佳,2009)。
在汉语中表示未来的词有“未来,来日方长”;日语中有“来月,来年”。这些均指观察者对于时间来说是静止的,时间是在不断运动的,而未来是在观察者的前方,且朝着观察者的方向运动过来。
汉语中表示现在的词“今日,这次”,句子“春天已来到我们身边”。日语“今日,今度”。这些词指时间已来到观察者的身边或附近。
汉语中表示过去的词“远去,往昔”。日语中也存在着“後”前面加动词的话,要用动词的过去式。这都说明时间已走到观察者背后。
2. 自我在动
“自我在动”是指时间是固定的位置,是可测量的有限空间,自我(观察者)在移动,从过去经过这些固定的位置移向未来,自我超越了过去,经过现在将进入未来,即未来在前,过去在后(赵佳,2009)。
汉语中表示未来的词有“前途”,日语中也有相应的词“前途(ぜんと)”。这些词表示对于时间这个参照物来说,人是在运动的,而人还没有走过的前方道路是表示未来。
汉语中表示现在有:“到了今天,我才明白努力的重要性,悔恨不已啊。”日语有“今日物価が高くなっています”。这些词表示人走到了今天或现在的时间位置,或者说人进行了短暂的停滞,所停滞的时间就是表示现在。
汉语中表示过去有“回顾”“回首”,日语中有“振り返る”。这些表示人走过的路程就被甩在了后方,人需要回头才能看到。说明过去的事情是在人的后面。
上述显示无论“时间在动”还是“自我在动”都是“前是未来,今或身边是现在,后是未来”的时间的空间隐喻方式。这些都是人的身体本来的认知模式,不含有文化的因素,是具有普遍的特性。
另一种“前表示过去,后表示未来”的认知模式。
在汉语和日语中,人们也会发现“前表示过去,后表示未来”的认知模式。
中国唐代诗人陈子昂曾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代表着已经发生的事情,或早于自己的人或物;而“后”表示还未到的事物与人。因此就有了相应的词语:“前辈”和“后生”。日语中也有相应的词:“先輩”“後輩”“午前”“午後”(这里的“先”相当于“前”)。
这是因为中国曾经的农耕文明比较发达,时间较久,并存在着比较保守,尊敬长辈,遵从已有规律或长辈的话的特征。所以把前方这个神圣的位置留给了过去,而未来这个未知的放在背后。
日本与中国位置较近,在文化上受中国的影响较大。其文字多受汉字影响,我们发现其文字中存有很多汉字。汉字不只是作为文字传入日本,汉字中所带有的文化思想也一并传入了日本,如日本受儒家思想中注重宗法、家庭和长辈的观念的影响。这可从日本人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得出。因此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和中国一样,有着相同的“前”和“后”的时间的空间隐喻认知模式了。
这个“前是过去,后是未来”的时间的空间隐喻方式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文化的形成影响了它国民的体认方式,可能是与身体本来有的体认有所不同。
(二)垂直方位上的“上”和“下”
1.语中的“上/下”时间概念
蓝纯(2005)曾提到:“在汉语中,时间概念主要是以线性模式,而不是循环模式或螺旋形模式构建的。线性模式提供了至少两种可能性,其一是‘时间的流逝是沿横向坐标的运动,其二是‘时间的流逝是沿纵向坐标的运动。在汉语中,这两个模式似乎同样活跃。”
在汉语中,可以看到“上午” “上辈子”“上回”。这些词都是用“上”表示已经发生的事物,是过去。而“下辈子”“下个月”“下周”“下次”表示还没有发生的事物,是未来。
蓝纯(1999)认为:“时间较早为上,时间较迟为下”这一对隐喻的产生可能与太阳的运行也有关系。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下午从西方落下,即早的时间是在上面,而晚的时间是在下面。他也说“礼仪:早在商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将祖先的牌位供奉在祭坛之上”。也就是说中国人将“上”定为崇高的位置,又深受儒家“温故而知新”等思想的影响,将这个“上”定为“故”,即过去。相应地将“下”定为未来,比如人死后就说下阴间。
陈朝阳(2013)讲道:“汉语空间关系中首先被提出来隐喻时间的是‘前/后。现代汉语大量用‘上/下来喻指时间,这一演变的人体经验基础是:当人由爬行状态进化到直立状态时,头部由‘前发展为‘上。汉语的‘前/后和‘上/下并存隐喻时间,如‘前半生‘后半生‘上半辈子‘下半辈子等说法并存。”
既然“上”意味着“高”,“下”意味着“低”,那么“上”与“下”之间是有流动的,正如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所以在汉语中有“历史长河”“从上世纪到下世纪”“从上周到下周”的说法。
2.日语中的“上下”时间概念
而相对应的日语中,“前/后”方位来表示时间的词居多,陈朝阳(2013)有:“至于‘上下方位在现代日语中喻指时间的只限于少数词汇,如‘上代‘上旬‘目下等。”
这是因为日本人是东亚通古斯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杂合体,在以前平均身高低于亚洲人,面部比一般黄种人更加扁平,使得他们的视野多是“前后”方位,而很少注重“上下”方位,所以“上下”的空间概念没有“前后”的深入人心,由空间概念所投射的时间概念也是“前后”多于“上下”。
三、结语
隐喻,现在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模式,是源语域向目标域投射的过程。
时空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多作为人们的研究对象。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多是通过空间这一可感知的概念隐喻式的理解。中日两国在理解时间的方式上也是和大多数人类一样,都运用了空间隐喻方式。在中日语言中都存在“前后”和“上下”方位的时间概念。但是由于中日两国国民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的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他们的体认也就存在着不同。因而在对于时间的空间隐喻上存在差异,即日语中“上下”方位的时间概念没有汉语的深刻。
但是由于本人知识有限,在中日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中存在不足,希望本人以后或他人可以收集更多资料,在此方面有更多的研究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陈朝阳.跨文化视角下的汉日时间隐喻对比研究——以“前”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3,30(6):10-12.
[2]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7-15.
[3]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45-147.
[4] 唐洁.从认知角度看英汉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7(1):127-130.
[5] 赵佳.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J].许昌学院学报,2009,28(1):87-89.
[6] Lakoff 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