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里不远,只是千年

2015-05-30杨昔文

景德镇陶瓷 2015年6期
关键词:古道山村景德镇

杨昔文

久雨乍晴,天高云淡,日暖风和,烟雾蒙蒙的瑶里古镇渐渐清晰地走进了我的视野。

瑶里,说是古镇,在我的眼里其实就是一座山村。近年来乡村旅游热了,乡村被汹涌而来的商品化挤兑了,但瑶里还是保存着原有的风貌,充满着古韵诗情。古镇之古,可以上溯千年。据说在西汉末年就有了人烟,再后来就有人掘出了瓷土燃起了窑火。当今的一些古镇不是扩展为城市,就是衰落成一片废墟,废墟了的古镇已将千年的淳朴和悠闲碎成了一地的瓦砾。而瑶里依然保持着那份矜持和淳朴,因为她藏在深山人未知,历史上少受战乱的骚扰,古朴淡雅的古镇在现代文明的围剿下就显得更加的独秀一枝,清新夺目。

古镇南踞象山,北卧狮山,一条逶迤清亮的瑶河穿镇而过,湿润的水汽缱绻在河面上,河水清且静,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静得可以听见鱼儿的呓语。是的,瑶里就像一个安静的处子,河水静静地流淌,而两旁灰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民宅却又是那么的古朴、安详,袅袅炊烟氤氲着远离尘世的清新味道。

信步在青石板街巷中,我发现古镇的宁静足以让人停顿思想,忘掉喧嚣的都市,忘掉烦恼的尘世,忘掉繁杂的事务,避开视觉的冲击,没有心灵的震撼,只有毫无雕琢的寻常的山村,这是浸透了浓浓的水乡气息的山村啊。在这里,我们悠然地品味宁静的时光,安逸、平淡,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

人是很奇怪的,有时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孤独的旅人。行走在人生的边缘,心灵则犹如这片宁静的光景,莫名其妙地衍生出一些情感来。也许世间太多的东西都容易和情感牵扯到,因而突然来到这方山水之间,内心怎么也抵挡不住对这里的缠绵,一味地沉醉于其间了。在这片宁静而自由的世界里,我的内心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对人性的呼唤。我以灵魂轻轻地触摸这里的一切,又怕这种感觉随风而逝,于是我闭上双眼,一任河水在耳畔缓缓地流淌,一任山风轻轻地掠过飞檐翘角,一任时光温柔地抚摸山村。于是,我的灵魂不再孤独。

徽饶古道从唐代一路走来,是徽商入赣的必经驿道,瑶里是古道上不可或缺的驿站。是一瓷二茶的魅力,还是古镇多情女子的牵挂?在这条悠悠的古道上缠绵过多少婉约旧事?又演绎了多少恩爱情仇?古镇的往事和旧人早已成过往云烟,将所有的痴恋和眷念化着这初冬里的一分寂美,而狮冈胜览、程氏宗祠、徽饶古道、徽派民宅、青石板巷弄却承载着古镇人的前世今生和永恒的记忆。恍惚中,我们重返明清时代。这里的古建筑,至今相当完整地保持着故有的风情,灰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石雕、木雕、砖雕的传统技艺,打造了美轮美奂的艺术天堂,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融为一体,构建一个完整独立的文化生态王国。

瑶里,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却因为高岭土、绕南、汪湖、古街古道,让我们记住了她的名字。

用高岭土烧制的陶瓷,开启了景德镇陶瓷的新纪元。相传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季,高岭村人种下一颗白色小石子,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变成了满山的玉色土,这就是后来的高岭土。美丽的童话,延伸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生命;熊熊的窑火,映红了瑶里的漫长夜空。于是,有了繁忙的东埠码头,有了热闹的东埠街,纷至沓来的贤达商贾将青石板街踩成一条条凹槽。

绕南,是浮梁作为“瓷之源”的又一见证人。绕南堆积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生产断面特征遗址。新近发掘的“釉上青花”更是引发陶瓷界新一轮的学术研究热潮,也让瑶里人攒足了脸面攒足了人气。

然而,正是因为当年过度采矿伐木、烧窑制陶,导致山塌地陷、水土流失,给美丽的瑶里带来近乎毁灭的灾难。在惨痛的教训面前,瑶里人明白了人和环境的相依相伴,对大自然的爱惜胜过自己的生命。于是,就有了汪湖村长杀孙禁林为封山祭奠的典故。这是一个多么悲催而震撼的故事,这个故事曾让瑶里人唏嘘了几个世纪。汪湖村的那片原始森林,是汪湖人永久的精神家园啊。

冬去春来,徽饶古道上的马帮驼铃声早已远去,岁月在百年老宅的柱子上花窗上刻下了永不褪色的沧桑,瑶里曾经的辉煌揉进了景德镇的陶瓷里化着一碗一壶。瑶河的水静静地流淌,好像在讲述陶瓷匠人曾经创造的陶瓷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我在瑶河边寻得一处茶楼,呡一口汪湖毛尖,便通体空灵起来。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诗意栖息的空间,这是一个可以静思默想的空间。或许,生活就该回到这种慢节奏与本真的社会。

瑶里不远,这是心的距离;只是千年,这是文化的距离。

(来源:景德镇日报)

猜你喜欢

古道山村景德镇
因为有你
——省景德镇老年大学校歌
景德镇颂歌
不忘你,景德镇
问一声,景德镇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山村日出
山村一天一个样
沉寂山村崛起时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