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2015-05-30荣颖

求知 2015年6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信息

荣颖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这些变化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信息网络时代的政治工作,只有抓住‘信息力才能增强‘生命力”。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应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构建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使网络成为新时期特殊的思想阵地。

一、网络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

积极影响

1.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支撑。过去,党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传播其思想体系,教育人民、启发觉悟,传播模式单一,缺少互动,且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较大。互联网则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快捷性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点,这为思想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将我们党新的思想导向传播给广大群众,使积极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从而极大地扩展思想理论的覆盖面。

2.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支撑。网络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它改变了以往在接触传统媒体时不得不与它们保持同步的局面;多媒体的传播方式与多元化的传播手段极大地增加了信息量,提升了内容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吸引了更多的受众;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地域性。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互动交流与讨论,不仅能够增强思想宣传教育活动的时效性,而且更易于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3.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在真实的话语环境中,人们往往有着多重顾虑,不能有效表达真实想法,这无疑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网络的虚拟空间,给人们表达真实想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平台,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获得真实的思想信息。同时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教育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说教”为自由浏览,消除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受教育者因被动、枯燥的学习形式而产生的抵触情绪,有利于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观点,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4.促进“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主体性是“我—他”的交流,而主体间性是“我—我”的交流。平等的网络交往环境,促进了人们的双向沟通,网络的交互性使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过程中共在的主体,能够以网络为中介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促使主体间相互理解、共生共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交往实践活动。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

不利影响

1.对社会舆论导向的调控难度加大。网络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各地、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沟通和联系,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这对于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是十分有利的。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政治渗透。他们凭借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的优势,借助网络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等多种方式,传播各种政治谣言和资产阶级思潮,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对此,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使一些网民的政治信念发生动摇。互联网已大大突破了国家、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范围,国内舆论导向的调控难度正逐渐加大。

2.人们的道德底线遭遇挑战。匿名性和开放性作为网络最明显的特征,能够使信息发布畅通无阻,在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为各种不良思想乃至错误思想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各种思潮良莠并存、鱼龙混杂,大量不道德、不健康的内容泛滥其中。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容易造成价值观念的偏移、人际情感的疏远和思维方式的渐变,会对主流思想构成一定的威胁,严重阻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3.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冲击。在网络上信息言论自由,掩护性强,我国对其尚未建立或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因而,许多人都是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没有时空的限制,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就极易使他们放纵自己的行为进而忘记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网络空间的无中心感和非现实化使得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在其中不能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在网络中,信息传播方式是即时、交互、隐匿、开放的,网络用户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人人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网民。“监管乏力”的虚拟社会的存在,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4.固有传播模式的有效性降低,对党和国家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时代,广大群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从而能较为容易地掌握舆论导向权。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的自由化、无序化等特征更为突出,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传统手段对负面信息进行屏蔽的成功率几近于零,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党和国家调控舆论导向、引导群体思想态势的难度。

三、做好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

工作的对策建议

在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要借助网络的技术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网络宣传真正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和新渠道。

1.打造思想过硬、网络技术娴熟的双优政工队伍。人才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基础,在信息网络时代,必须转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既要拥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必须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从而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要增强网络意识、借助网络速度、利用网络优势,把网络媒体作为必要手段,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要善于利用网络,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最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信息传递给广大群众,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网络为载体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在节约时间的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我们还可以广泛开展在线交流,在网上设置“留言板”、“回声壁”等,让广大群众畅所欲言,让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及时掌握有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利用网络,加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互联网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体,应该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当前,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积极创造有利的文化环境,增强抵制西方思想侵犯的自觉性。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出击的主动性,积极在网上开展正面宣传和传播正确信息,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体系,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4.增强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阵地。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创新并改进网上宣传方式,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洁净起来。网络失范已日渐成为我国信息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实践中,需要逐步构建网络监管机构,同时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净化网络传播内容,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各种传播媒介中唱响主旋律,提供正能量。

面对信息网络的大趋势,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趋利除弊,加快网络背景下的政工队伍建设,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实践领域来开拓,作为新思想文化阵地来占领,积极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张 伟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