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重重看哥窑
2015-05-30陈平
陈平
由于传世哥瓷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公共文化机构有少量收藏,而不见于墓葬出土,故被称为“传世哥窑”。馆藏传世哥瓷,无论胎骨还是釉色皆存在颇多的差异,表明这些哥器为不同朝代的产品,亦非烧自同一个窑口。研究发现,传世哥窑不能等同于哥窑,但研究传世哥窑对于解开哥窑之谜大有裨益。
传世哥窑
元代《至正直记》记载:“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明《格古要论》也有记载:“旧哥哥窑出(者),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如董窑,今亦少有。”一般认为,这里指的旧哥哥窑、哥哥洞窑和哥哥窑即为哥窑。
高濂认为哥窑产地在杭州凤凰山。其所著《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卷》录有:“官窑……二窑烧造种种未易,悉举例可见,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但汁料不如官料佳耳……”。最新考古发掘报告显示,凤凰山南宋内窑(修内司官窑)出土的标本形制、纹片颜色及底足的切削形式与部分传世哥瓷相若。因此,内窑有可能是南宋时期烧制传世哥瓷的重要窑场。在不久的将来,关于传世哥瓷的一些不解之谜或有望在内窑被揭开,传世哥窑争论的一些未决学术问题,抑或可在此找到线索。
文献哥窑:龙泉哥窑与龙泉官窑
《浙江通志》说:“处州……县南七十里曰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俨山外集·春风堂随笔卷》载:“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对哥窑的烧造地点、产品特征进行具体描述的古文献。陆深认为,哥窑产地就在琉田(即今大窑)。人们对此却仍有怀疑。如上所述,章生一的哥窑显然是生产青瓷的“民营企业”,而传世哥瓷琢器形制多仿青铜器,皆为宫廷用瓷,理应出自官窑。可见,明朝嘉靖以后衍生出的章氏兄弟二人烧窑的故事未必可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文物部门联合有关部门两次对龙泉窑,特别是文献记述的哥窑产地——龙泉市小梅镇大窑及其周边的查田镇溪口等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窑址遗存的大量瓷片中,有白胎及黑胎两类,其中黑胎瓷片仅占10%左右(可能与黑胎青瓷民国以来屡遭挖掘有关)。目前,研究人员只在溪口的瓦窑洋、骷髅湾、李家山和大窑的新亭、杉树连山、亭后山、牛头颈山、瓦窑路等窑址中发现黑胎青瓷标本。经专家学者初步认定,这些出土的黑胎青瓷标本与历代文献中对哥窑的记载相吻合,因此,近现代多数古陶瓷研究专家,包括科技界也赞同文献记载的宋代哥窑窑址在龙泉的观点。
哥瓷的特征
开片是哥瓷一大特征。哥瓷开片是由胎釉胀缩系数不一而产生,有些传世哥瓷的片纹是人工着色而成,偶见手工描绘者。
此外,哥瓷具有“紫口铁足”及“金丝铁线”特征。研究表明,黑胎青瓷是用含紫金土(含铁量一般为3%~5%,高者达15%左右)的瓷土烧成。《遵生八笺》记载:“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这表明,官瓷也有铁线纹(梅花片墨纹),此纹片非哥瓷所独有。南宋官窑、传世宋哥窑瓷器二者大多易区分,“官哥不分”者仅占小部分。
南宋传世哥釉色多为炒米黄,亦有灰青,釉面开片,纹线为黑黄相间,俗称“金丝铁线”。哥瓷紫口铁足,采用垫烧工艺,亦用支钉支烧,断痕处露出黑胎,造型主要有各式瓶(式、胆式)、炉(鱼耳、乳钉五足及双耳乳足等)、鼎及折腰盘等典型南宋物。器胎厚薄不同,胎质则有瓷胎、砂胎之分。传世哥瓷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其釉泡之密有如攒珠,故有“聚沫攒珠”之谓。
宋代哥瓷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乐此不疲,且风格各异,被称为“仿哥瓷”或“哥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同日而语。如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提到:元末所造哥瓷“土脉粗糙,色亦不好”,根本无法与旧哥哥窑媲美。
文献中的哥瓷造型常见尊、瓶、洗、觚、炉盘、碗及盂、盒等,特征为:黑胎,紫口铁足,胎骨厚薄不一,大多在1毫米左右;采用垫烧、支烧工艺,偶见覆烧工艺(主要烧小洗);釉色亦深浅不一,多者施釉3~4次;开片呈浅白断纹,其中黑胎墨绿釉者,片纹极似哈密瓜的表皮纹理。
哥瓷款识
哥瓷主要款识有“官”“奉华”等款。明代宣德成化及清代康雍乾时期景德镇御窑仿哥瓷,底部大多落有本朝青花官款。
龙泉哥窑的恢复和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官窑研究会会长叶宏明接受恢复龙泉哥窑的重任。1963年4月,失传700多年的龙泉哥窑在他和同伴的努力下“复活”了。龙泉哥瓷作为传统产品开始由龙泉各制瓷厂家开发生产,大量上市,远销世界各地,走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