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辞源及其演变

2015-05-30吴国盛

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拉丁文现代科学现代汉语

吴国盛

中文“科学”一词是对英语science的翻译,用法也基本接近英语science。即science首先默认指natural science,中文的“科学”也默认指“自然科学”。这个用法与法语的science比较接近。但与德语的wissenschaft用法不太一样:德语的这个词虽然也译成“科学”,但它并不优先地、默认地指称“自然科学”。所以相比德语,英语的science含义比较狭窄。中文的“科学”则继承了这个特点。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任鸿隽(1886-1961)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科学的定义,既已人人言殊,科学的范围,也是各国不同。德国的wissenschaft,包括得有自然、人为各种学问,如天算、物理、化学、心理、生理以及政治、哲学、语言,各种在内。英文的science,却偏重于自然科学一方面,如政治学、哲学、语言等平常是不算在科学以内的。”

如果科学的溯源只追溯到英语science这里,那就太不够了。事实上,虽然早在中世纪晚期,英语里就已经有了词形上源自拉丁文scientia的science这个单词,但人们一般并不怎么使用它。科学史上的英国大科学家,从哈维(W.Haryey,1578-1657)、玻意耳(R.Boyle,1627-1691)、牛顿(I.Newton,1643-1727)、卡文迪什(H.Cavendish,1731-1810),直到19世纪的道尔顿(J.Dalton,1766-1844),都没有自称也没有被认为是从事science研究的,更没有自认为或被称为scientist(科学家)。这些后世被尊为伟大科学家的人,当时被称为“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或“哲学家”(philosopher),从事的是哲学(philosophy)工作。比如,牛顿伟大著作的标题就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 al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1687),道尔顿的著作标题是《化学哲学的新体系》(New System of Chemical Philosophy,1808),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名字就叫《皇家学会哲学学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1665年创刊出版)。

从19世纪开始,science一词在英语世界被广泛采用。1831年英国科学促进会(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成立,就是一个标志。这一方面可能与法国思想的影响有关。英国历史学家梅尔茨(J.T.Merz)说:“只是在大陆的思想和影响在我国占有地盘之后,科学这词才逐渐取代惯常所称的自然哲学或哲学。”众所周知,在科学史上,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期是法国人独领风骚的时期。法国的科学名家层出不穷,星光灿烂。梅尔茨认为,法语的science一词从17世纪中期就有着像今天一样的用法,即特指“自然科学”。1666年巴黎科学院(Academie des Sciences)创建,其中的science跟今天英语和法语中的science意义相同,均默认是“自然科学”。借着法国科学的巨大影响,法语“科学”(science)一词影响英语世界逐渐启用science一词以取代natural philosophy(自然哲学),这是完全可能的。

science一词在英语世界被广泛采用,另一方面可能与英文单词scientist(科学家)一词的发明并逐渐被广泛采用有关。1833年,在英国科学促进会于剑桥召开的会议上,英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休厄尔(w.Whewell,1794-1866)仿照artist(艺术家)一词发明了scientist一词,用来指称新兴的像法拉第这样的职业科学家一族。他在1840年出版的《归纳科学的哲学》第2卷后面的格言16中写道:“由于我们不能把physician(医生)用于物理学的耕作者,我就把他称作physicist(物理学家)。我们非常需要一个名称来一般地描述一个科学的耕作者。我倾向于把他叫作scientist(科学家)。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正如artist(艺术家)指的是音乐家、画家或诗人,scientist(科学家)则是指数学家、物理学家或博物学家。”虽然法拉第本人不喜欢这个词里面包含着的狭隘含义,而更愿意像他的前辈们那样自称“自然哲学家”;虽然直到19世纪后期还有像开尔文、赫胥黎这样的大科学家也不愿意被称为“科学家”.但是.19世纪后半叶自然科学的专业化、职业化已成定局。自然科学从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独自前行,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scientist的诞生恰逢其时,因此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也正是随着scientist一词被接受。science也开始被广泛采用,以替代之前的natural philosophy。

如此看来,即使在英语世界,science的广泛采用到今天也只有150年左右。这150年,正是“现代科学”完成建制化、独立发展的150年。这里所谓的“现代科学”.是指相对于希腊理性科学而言的现代实验科学、经验科学,相对于古代纯粹科学而言的现代应用科学、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相对于“哲学”而言的狭义“科学”。science一词所唤起的,恰恰就是分科化的、职业化的、实验的,并且有着潜在技术应用前景的科学。中文的“科学”一词由日本传人,默认指“自然科学”,隐含着“分科”的意思,似乎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正当性。

但是,如果science的溯源只追到这里,那也就只止步于150年前,而没有考虑这种独立于理性科学、独立于哲学之外的经验科学、实验科学、技术科学是在何种背景下诞生的。事实上,语词的变迁总是滞后于观念上的变迁,语词只是固定了先前业已发生的观念变革。从philosophy中独立出来的science.恰恰是从science和philosophy不分的那种思想传统中孕育出来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传统呢?

或许可以把这种思想传统称为理知传统(rational-intellectual tradition)。从用语上说,代表这个理知传统的是希腊文的episteme和拉丁文的scientia。拉丁文scientia是对希腊文episteme的直接翻译,它们的意思如果译成中文,可以差强人意地译成“知识”。但在现代汉语里,除了“知识分子”这个词还有点高度外,“知识”这个词已经被严重泛化、淡化了。包括日常经验知识在内,不管程度有多低,均可称为知识。但是,episteme或scientia指的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那些系统的、具有确定性和可靠性的知识。这个意义上的知识。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高端知识、典范知识,恰恰就是我们中国人今天归于“科学”的那些东西(比如为了颂扬某种“哲学”称其为“科学”)。这样一来,希腊文的episteme和拉丁文的scienfia译成“科学”仿佛也很合适。

“科学”一词在现代汉语里也的确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用法。广义的用法,大略相当于高端知识、典范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与episteme或scientia相当:狭义的科学,大略相当于英文的science,即优先地指向现代科学(经验科学、实验科学、技术科学)。

广义的科学与狭义的科学不能等同,尽管有些人的确认为现代科学就是唯一的知识典范。然而,西方思想史的实情是,即使现代科学可以看成是现代的知识典范,它也肯定不是历史上唯一的知识典范,更不要说在许多哲学家看来,它根本就不是现代的知识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讲,把episteme和scientia译成“科学”容易引起混乱。

混乱的根源在于,现代汉语中“知识”和“科学”两个词并存,以及“科学”一词被优先地特指现代科学。当然,这个麻烦首先来自英语。跟现代汉语一样,英语里既有一个对应于“科学”的词science.也有一个对应于“知识”的词knowledge。它们其实都来自拉丁文scientia。培根的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其拉丁文是scientiapotentia est,英文译成knowledge is power。拉丁文中的scienfia通过英文被译成了中文“知识”。如果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来理解,“知识就是力量”仿佛是在表达中国式的“知识有用”的实用主义思想,但是,在西方语境下,这个短语的意思应该理解为,自希腊以来西方学人孜孜以求的那种高端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政治权力。

所幸的是,德语wissensehaft保留了episteme和scientia的完整意义,是这两个古典术语的现代忠实译名。它并不优先地指向“自然科学”,但也没有像汉语的“知识”那样被泛化、淡化到包括普通经验。相反,在德语学术语境中,经常会有“哲学何以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化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之类的说法。episteme、scientia、wissenschaft表达的是对事物系统的理性探究,是确定性、可靠性知识的体系。它们是西方思想传统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科学”传统。这个意义上的“科学”,在古代希腊,包括数学和哲学两大科目;在中世纪,加上了神学;在现代,又加上了现代科学,也即英语和法语science所指的东西。现代科学吸纳了数学,剔除了神学,并取代了自然哲学,成为“科学”家族中的新兴大户.但它仍然属于整个西方的广义科学传统即理知传统。

我们通过辞源考辨给出了西方科学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历史悠久的理知传统,一个是现代出现的数理实验科学、精确科学的传统。很显然,前一个传统是大传统,后一个是小传统;前一个是西方区别于非西方文化的大传统,后一个是西方现代区别于西方古代的小传统。毫无问题,后一个小传统仍然属于前一个大传统。为了理解来自西方的科学,我们需要理解这两个传统。

猜你喜欢

拉丁文现代科学现代汉语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影响下的拉丁文字体设计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现代科学背景下舞蹈治疗的内涵与作用分析
现代科学的哲学追问
对现代科学为何诞生于西方的几点思考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英文里的拉丁文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品《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咒术用语——小议拉丁文借词在英语中的附加色彩
太极拳健身哲学的现代科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