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人人都能活到100岁

2015-05-30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友情预期寿命

在人类历史的头几千年里,“衰老”是一个奢侈的概念。中国有“七十古来稀”的概念,而在西方的不少传说里,只有受到神祗恩宠的人才可能活到鹤发鸡皮之时——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实在太低了,能活到40岁就已很不容易。

到了19世纪,情况慢慢改变了。以瑞典为例,1840年瑞典女性的预期寿命只有45岁,而今天则是83岁。世界上大部分其他国家也都有这相同的提升趋势。随着营养科学和基因科学的进步,人们的预期寿命还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按照本世纪的上升速度,到2080年时,美国人的预期寿命就能达到100岁。

这会是好事吗?

日本是全球第一个全面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加上政府欠下了沉重的债务,其社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日本年轻人的政治参与度极低,他们对未来也没有兴趣,”学者“谢拉·史密斯说,因为他们对未来非常悲观——新一代里的独生子女很多,这意味着他们会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也意味着他们在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情况下,需要承担更多的赡养义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和美国也在步日本的后尘。

这听起来相当灰暗,但是,如果科技发展,人类不仅在寿命上增加了,而且能够工作的健壮期也随之变长了呢?

从个人角度上来说,我们在友情和家庭之间会更加倾向于前者。过去人类的生存寿命较短,大部分时间都要用来养儿育女。到了現代,虽然寿命变长,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变高,父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孩子成长,于是还是像以前一样,等孩子离巢时,父母也就衰老了。然而,如果寿命进一步增长,而且人类的健康年限也能延长,那么我们就能够在孩子独立之后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而友情在此时就会变得更加重要。

我们的社会文化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首先,人口将更多地聚集在较为温暖的地方,而纽约和北京等地的人口将会减少;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也不一样了,篮球或者橄榄球这种快节奏又吵闹的运动的人气度会下降,而棒球的收视率则会提高;上大学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会有越来越多中老年人进入大学学堂“补课“;在商业上,现在针对年轻人冲动消费的营销手段将不再适用,实用主义会再度兴起……总的来说,社会将变得更加安静、成熟,而且不那么物质主义。

(七猫/文,摘自《南都周刊》)

猜你喜欢

友情预期寿命
向美好友情进发
当友情遇到禁忌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我有友情要出租
我们的友情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