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那么大,看完就回家

2015-05-30蔡源霞

女子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桃花源农家

蔡源霞

之前,我算是个不大喜欢旅行的人,如同有人说的,旅行不过是在自己住腻的地方,去别人住腻的地方,还费钱费力,何必呢?可闺蜜晓友不这么看,她指着我阳台上开得茂盛的桃花说:“这么小的一棵桃花树开一朵花儿你都要发个微博,你能了解看到一片桃花林的震撼吗?你在家里永远看不到,世界这么大,你却躲在自己的窝里万万年。”她一脸遗憾地看着我,似乎在看个老古董。

我不在意晓友的眼神,而是想看看一片桃花林是怎样的,是不是跟我在电脑里看到的感觉会不一样。因此,我去了桃花源,陶渊明故里庐山脚下星子县的桃花源,那里有天下第一泉谷帘泉,最主要的,据说它是《桃花源记》的创作原型,我想那里的桃花一定比我阳台上的桃花美。

晓友说全国有许多个桃花源,可是当我一路上看过油菜花,看过红花草,看过山青水秀之后,然后一抬头看到星子桃花源那个看似有些沧桑的石头门,以及石头门边的小溪及溪边的几棵桃花时,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小时候,这首诗被老师要求反复背诵,直到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脱口而出,但只有这一次,才觉得是真的来到了桃花源。

买票进门,忽然一只大黄狗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一人一狗就这样僵持着,我心里怯怯地不知怎么办才好,一个村民笑盈盈地过来,轻轻喝斥一声,那狗便摇头摆尾地跟着他去了。那人,也是秦人吗?

再往前,拐了个弯,眼前的路忽然就变了。路其实还是那条路,可它两旁却簇簇地开着些不知名的小花儿,淡紫夹着深紫,中间还零落散着些桃花瓣。我极喜欢这种小景致的美,以前曾在电脑上找着这样的图来当桌面,看一眼喝一口咖啡,便觉得世界真的很美好。

拿出手机拍下照片,发了个朋友圈:我终于知道什么叫“美哭”。世界那么大,我却喜欢这种小小的,却又那样鲜活的美。

就这样慢慢地走着,旅行原来也可以不用很累,也可以这样慢慢来,但我仍然为眼前的村落而惊诧。两边明明是山,山的中间居然真的就有这样的一个村落,它虽然已不是陶公笔下的农舍,而是一栋又一栋的农家小洋楼,但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却似乎是从书中走下来的一般。

只是,桃花和我想像的不大一样。原以为这里的桃花应该成片的,就像是电影里的某个场景,镜头由近及远,或实或虚,全是粉红的桃花,我想那样的场景真的如晓友说的,会让我震撼。可,桃花源的桃花却不是,它像个在躲猫猫的孩子,田埂边一棵,小溪边一棵,竹林旁一棵,甚至农家的院落里冒出一棵来。

怎么是这样的?我站在路旁,眼前这5棵聚在一起的桃花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一阵风过,几片花瓣从眼前飘落,却又忽然了悟,哪个农家会把桃树像庄稼一样栽种呢?真正的桃花源一定是这样的。

直到日上中天,我才觉得有些累,于是寻了个有树有石头的溪边坐下,那里有孩子在嬉闹,尽管还是在春天,却脱了鞋袜玩石头。

“要笋吗?”一个女人蹲在对岸用夹着方言的普通话问我,她旁边放着一个半人高的编织袋,里面装的全是从山上挖来的竹笋,一个笋有一尺多长,碗口粗。

“多少钱?”我问的是多少钱一斤,女人却答:“20块钱一袋。”一袋竹笋20元,让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难怪陶公的文中有村人会设酒杀鸡作食的描写,想必这热情大方的民风让陶公如我一般震动,才成就了那样的千古名篇吧。最终,因为携带不便,我只能遗憾地婉拒。

一直到不得不离开,我才恋恋不舍地起身。回来的时候,灌了一瓶谷帘泉的水带回家泡茶喝,竟有着难得的清甜,弥漫出一股说不出的茶香。好的旅行就该是如此吧,它让你看到世界不仅那么大,还那么美,能够留在心里,还可以带回家来。

“怎样?要不要辞职一块儿去看世界?”晓友在QQ上兴奋地问我。我笑了,原来她鼓动我走出家门是这个目的,不过我还是摇头了。世界那么大,我可以慢慢地去看,何必用辞职来交换?

我给QQ换了一个签名:世界那么大,看完就回家!责编/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桃花源农家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农家笑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春回农家
《桃花源记》
隐匿的桃花源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