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05-30徐佳男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刻纸细纹乐清

徐佳男

乐清细纹刻纸作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浙江省乐清市流传的一项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由于其纹样过于细小,工艺过于复杂,认知范畴局限等原因,目前这门民间艺术正面临着失传的窘境。文章介绍了传统细纹刻纸纹样的艺术特点,分析当前流行趋势以及细纹刻纸纹样应用现状,提出细纹刻纸纹样可以从题材、色彩、构成形式及表现手法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应用,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中国风”这一流行元素越来越受到国外时尚圈的青睐和应用,无论是在各类家纺或是服装产业中,还是各种艺术创作中,它都极大地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与重视。然而,在国内一些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正面临失传的境地。如细纹刻纸虽极具地方特色,但由于认知度低、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等原因,极少被人提及,也极少被运用到时尚设计中。

乐清细纹刻纸起源于南宋时期乐清当地的民间活动“龙船灯”,是中国传统剪纸的一种,作为“南宗剪纸的代表”,其纹样不同于粗犷的北方剪纸纹样。它以“细纹”为其特征元素,以“中国红”为其主要色彩,在构成形式上采取层层开光的方式,是一种将线条以特别的节奏镂空在纸张上的艺术。

乐清细纹刻纸艺术特点

1.题材特点

乐清细纹刻纸题材丰富,如运用吉祥图案并将美好的祝福寄托在这些题材里,通过刻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祝福。莲花和鱼配,鸳鸯成双对,榴开得百子,龙凤意呈祥,人们根据多年延续下来的一些生活习惯,风俗古话,传奇人物,神话传说等进行传统的细纹刻纸创作。

2.色彩特点

乐清细纹刻纸在色彩表现上以红白搭配为主。传统细纹刻纸纹样和传统剪纸纹样一样,经过长时间的文化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了对色彩固定的认识和搭配。细纹刻纸的颜色运用的是剪纸艺术中“中国红”,它由宣纸雕刻,一般的色彩搭配为红底白花或者白底红花。

3.构成形式特点

乐清细纹刻纸图案细如发丝,工而不腻,纤而不繁,能在几厘米见方的纸上丰富表现民间图案纹样,而使这许多元素井然有序的原因便是其独特的构成形式。

传统细纹刻纸纹样中包含很多个框,采用固定的层层开光的构图形式。一般的细纹刻纸纹样都有框边,这是乐清细纹刻纸有别于其他地方民间剪纸的显著特点。如图1、图2所示。

细纹刻纸纹样应用现状

我们对细纹刻纸认知度进行调查,发现只有15.5%的被调查者知道并了解乐清细纹刻纸,18.8%的被调查者看到过但不了解,21.9%的被调查者听说过乐清细纹刻纸,有43.8%的被调查者第一次听说乐清细纹刻纸。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选择“知道并了解”和“看到过但不了解”的被调查者基本上来自温州乐清本地。乐清细纹刻纸作为一种即将失传的民族手工艺已经渐渐被人们所不知。

对于“细纹刻纸是否符合当下审美的需求”这个问题,19.8%的被调查者认为乐清细纹刻纸是符合当下审美的,19.8%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符合,11.5%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49%的被调查者觉得不符合当下审美需求。

调查结果显而易见,细纹刻纸在当下认知度极低,已不符合大部分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这门传统的手工艺面临失传的窘境。所以,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乐清细纹刻纸,我们对细纹刻纸以丝巾为载体进行创新设计。

乐清细纹刻纸纹样的创新实践

1.题材创新设计

(1)时尚元素的借鉴

传统细纹刻纸纹样的题材通常赋予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但由于题材传统,让人感觉时尚度不够。随着几何图形、动物皮毛、抽象画、人物肖像、珠宝首饰等设计元素的频频应用,而且这些元素均是以日常生活为切入口,经过设计师的艺术演绎赋予其艺术美感,传递时尚气息。

如图1的方巾便是融合了当下流行几何、珠宝、抽象花卉等时尚元素,运用传统的细纹刻纸图案进行填充,大小主次各不相同,花蕊部分的细纹纹样用规律交错的直线来切割,使相互间的纹样能区分,让整朵钻石花看上去富有立体感和时尚丰满。

(2)传统题材的创新

每一张传统细纹刻纸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故事,这些被当作题材的故事正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所以在保留传统题材寓意不变的前提下将传统题材元素进行艺术再加工。如图3为传统的细纹刻纸纹样《富贵牡丹》,它有着传统细纹刻纸纹样的典型特征:以风俗习惯为题材,以红色为主色,以“层层开光”为构图形式。

如图3为创新后的纹样。在保留原有寓意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艺术形变,将北方剪纸融入创新设计中,赋予时尚感,让纹样在拥有文化深度的基础上更加贴切现代设计的需要。

2.色彩创新设计

(1)2015春夏流行色的运用

由于传统剪纸通常以红白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增加产品的受众面,我们结合流行色对细纹刻纸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其更符合市场的需要。

(2)民族色彩的利用

民族色彩是某一民族的特有的具有低于文化意味的色谱系统及其组合,是民族自然、社会、审美心理历史积淀的结果,同时也具有至高无上价值的和谐与平衡的民族特点。在民族色彩应用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一要求主色调明确;二辅助色的使用要与画面和谐;三点缀色添加到位。

青花恋丝巾便是运用民族色彩来进行设计的。将蓝印花布纹样与细纹刻纸的构架进行结合,再加上抽象花卉和丝带,刚柔并济。色彩上保留传统青花瓷的颜色,花面呈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

3.构成形式创新设计

传统细纹刻纸纹样构图形式庄严谨慎,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发生着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构成形式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1)外部形态的改变

在不改变细纹刻纸内部特有的构成形式,结合载体形状,改变其构图和廓形,这一方法既保留了原有的纹样,又突破出传统的框架。

三阳开泰这款主题方巾便是我们采用了叠加的形式来进行整体的构图,一层羊年图案一层细纹纹样交替而成,将原有框架进行旋转形成旋转放射式构图并重新排列其中元素,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

青花恋这款方巾中,我们改变了其中部分框架的形状并用曲线打破了固定的叠套方式。从构成形式上看,这款丝巾同样采用了对称方圆式构图,运用的了四角均衡的布局,结合斜线分割,两组角隅图案相近但不同,轻重不一,和谐之中存在对立之美。

(2)打散重构

打散重构,保留传统细刻纹纸一个或者多个特点,根据主题纹样的需要,结合流行纹样重新设计,让其有全新的视觉感受。

4.表现手法创新设计

细纹刻纸纹样表现形式相对单一,以传统平面刻纸形式存在。这种单一传统的表现方式给予我们很大的创新空间。

(1)丝网印刷

当下一种常见的表现图案的工艺方式是丝网印刷。丝网印刷能耗低,承印面广,被越来越多的行业认可并且应用广泛。

如图5的两款包,就是将创新后的细纹刻纸纹样以丝网印刷的方式来实现的,比传统的印花更具有灵气。

(2)手工刺绣

手工刺绣是中国非物质遗产保护中最珍贵的物种之一,中国目前尚存留的手工刺绣种类不多。用刺绣表现细纹刻纸纹样便是用线表现刻纸,不但能保留纹样本身精细的特点而且能使纹样立体化丰富化。斜角巾的设计,采用了刺绣抽拉雕工艺手法,将原来绿色丝绸中花的部分纬线割断抽调,再将经线分组进行包边刺绣,形成了镂空的效果。利用这种镂空的效果配合对比色的搭配,使丝巾纹样变得精致时尚。

结言

在2015年全国两会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中国传统元素也频频被搬上时尚的舞台。乐清细纹刻纸作为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拥有无穷的活力和姿态,其市场价值的潜力不可小觑。更重要的是,对这种古老手工艺进行创新极具社会意义,这是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力途径,不仅提升了社会认知度,同时也让优秀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延续。细纹刻纸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它的发展能带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通讯作者:王建芳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2014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4R406008

猜你喜欢

刻纸细纹乐清
刻纸——指尖上的传奇艺术
溱湖刻纸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第二十届乐清模具设备塑机工业自动化展圆满落幕
细纹刻纸:方寸之间显绝技
饶凯玉 宝安刻纸画艺术第一人
关于乐清细纹刻纸研究的文献综述
不忘初心 新闻为民——乐清日报深度融合的实践
细纹刻纸
乐清细纹刻纸的艺术特点及传承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