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岁的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2015-05-30寇明玲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5年7期
关键词:上学交流家长

寇明玲

10岁的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江苏徐州一读者来信咨询:10岁的儿子对学习没有兴趣,现在不想去上学,整天在家玩游戏,已经一个多月了,怎么说孩子都不听,我们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

答:表面上看是孩子被游戏吸引,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游戏上不想上学,深层次看一定是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了困境,而他不能自行化解。孩子遇到问题,家长又不能给予及时帮助和指导,为了摆脱那个让他不能面对的局面,他要找一个相对舒服的事情,来代替或逃避困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家长只有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够接纳孩子,才能够平心静气地想办法解决。怎么引导才能让孩子回归学校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呢?

1.家长首先向孩子自我检讨,真诚地为忽略了他而道歉,打动孩子内心,促使他愿意做出改变。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家长要激发孩子的这种内在潜力。

2.无条件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放下家长权威,平等地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3.引导孩子对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户外运动感兴趣,既锻炼身体,减少对电脑的依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旅行,让孩子产生新的兴趣,感觉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4.与学校老师进行定期交流,发现孩子的优点,放大优点忽略缺点,让孩子找到自信和尊严,产生自我认同感,自我价值感,必要的时候征求孩子意见,是否对某些弱科进行加强,让孩子在进步中看到希望,体验成就感。

5.在改变的过程中孩子有可能会有退行的表现,这是正常的表现。家长依然接纳,鼓励孩子,肯定孩子做到的部分,相信孩子能够摆脱网瘾,当家长有强大的信心和动力的时候,孩子就能受到影响。

孩子不想上学,看似是学习问题,其实更与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密切相关,家长要做孩子成长路上心灵的陪伴者,是他可以信赖、依靠的精神源泉,是孩子心灵安全停靠的港湾;同时引导孩子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与控制力,树立远大目标,遇到生活中的困惑,积极与外部沟通,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支持。

怎样与青春期孩子融洽地交流?

江苏盐城一读者来信咨询:12岁的女儿近来不愿与我们多说话,以前有什么要求让孩子去做,孩子行动很快,现在却经常拖延,心不在焉,有时还跟妈妈顶嘴。孩子这是怎么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听话呢?

答: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妈妈说话都是命令式的,有什么要求不跟孩子商量,只是让她去做,做不好就批评指责,对待孩子既没有尊重更没有欣赏,容易为青春期的亲子冲突埋下隐患。

女孩一般在11-12岁,就进入青春期,个别孩子可能更早,男孩稍晚一年半载。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日渐增多,跟家长相处的时间渐少;思想日渐成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再是那个妈妈说什么自己就照做的乖乖女,而妈妈没变,依然专制、强硬地沟通。起初孩子默默地对抗,而后逼急了会顶嘴。种种表现,实际上是孩子在妈妈这样的强势教养下学会了保护自己,那就是不搭理、软抵抗、硬抗争。

孩子希望家长能放下权威平等地交流,耐心地倾听她的意见,能够认同她,接纳她,喜欢她,赞赏她,若这种愿望迟迟得不到理解和满足,孩子的心门就会关闭;长大的感觉让她有了胆量和勇气保护自己,于是有了跟父母的正面冲突。那么,家长该怎样与孩子融洽地沟通?

1.让孩子听话,家长首先学会听话。这个听话指接纳,任何人都渴望别人的认同,青春期孩子的这种愿望更强烈,只要不涉及孩子的安全问题,不对他人造成危害,就认同她的想法,让孩子尽情地表达,让孩子自己判断、思考、实践和总结,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2.跟孩子说话的语气、态度,都能影响到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流,孩子更愿意畅所欲言;冷嘲热讽只会让孩子远离家长;话不投机,还谈什么交流呢?

孩子的起点,就是父母的肩膀,父母注重自我的修炼和提升,孩子才会更自由、更轻松、更自在,亲子关系才会更亲密。

(作者系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刘建淑 314606305@qq.com

猜你喜欢

上学交流家长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