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矿井的设计优化探究

2015-05-30伍光东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优化设计

伍光东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煤炭行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为满足市场对煤炭资源与日俱增的消费需求,打造高效矿井,提高矿井生产效率意义重大。文章以矿井巷道布置、煤巷支护、采煤技术以及煤矿安全等为切入点,在缘由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为矿井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提供了良好保障,为促进矿井生产水平的提升略尽绵力。

关键词:高效矿井;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TD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0-0159-02

传统矿井由于工作环境比较特殊,技术条件十分有限,因而无法充分挖掘出矿井蕴藏的巨大潜能,产出水平并不理想。如何借助先进技术,打造高效矿井,提升矿井出产水平,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煤炭资源消费需求,是每一位业内人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围绕高效矿井设计优化展开系列探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希望能够给业内同行带来一些启发。

1 高效矿井各设计环节的优化措施

1.1 巷道布置的优化

过去,大多数矿井施工人员在开展巷道布置工作时,均未对矿井煤层类型、工作环境等进行综合考量,均采用由底板岩石集中巷作为开采地区的辅助运输。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巷道布置,由于存在各巷道、各环节互通、相连的现象,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辗转多次,如此一来,加大了岩巷的工作量,并不利于矿井生产效益的提升。

有鉴于此,对巷道布置进行优化很有必要。本文建议以一源一汇的方式进行巷道布置,尽量一工作面的运输顺槽为集中大巷,大断面施工,将各类机电设施集中于此,有效简化煤炭转载运输的流程,且方便一体化管理,降低岩巷掘金率。不过,这一类型的巷道布置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地质条件。

当矿井地质交叉,容易发生断层,施工人员则可采取底板大巷和一源一汇两种巷道布置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地段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布置方法,使矿井开采环境得到有效优化。

1.2 煤巷支护的设计优化

部分煤炭企业为有效降低对岩巷的投入,缩减岩石巷道的数量,采取将开采地区的溜子道与回风道修建成煤层大巷的方法,拓展相面断面。如此一来,掘进速度与巷道支护同样需要随之更改。从巷道规格来看,在煤层比较单薄的情况下,可选用回风顺槽与运输顺槽的,巷道以直角梯形为主,根据煤层倾角,确定巷道幅度。巷道支护可使用锚网锚索支护。当煤层较厚时,大巷断面则以矩形为佳,能有效达到机轨合一的效果,另使用锚网喷加锚索支护。锚网喷加锚索支护为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组合支护方式,该方法成本低,安装简单,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自推出以来广受业界皓品。

1.3 拓展工作覆盖范围

新时期对煤矿资源的产出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矿井开采工作均需使用大规模相关设备。考虑到矿井工作量大,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工作覆盖范围与推进距离,在进一步改善综采设备使用适应度的同时,促进矿井生产水平的提升。传统的采矿工艺主要以普采、炮采最为常见,运输顺槽的运输以溜子运输为主。再次情况下,相关机械设备的工作范围受到明显约束,最终造成工作面人为分区,开采工作职能分散进行,不得不花费更多人力资源与物理资源完成开采作业,十分不利于生产效益的提升。因此,可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取代传统采煤工艺。在综合机械采煤技术的辅助下,煤矿连续化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推进速度也得到明显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综合采煤设备前,开拓设计的巷道布置工作务必要落实到位,要结合地质条件、煤层特点等,取消人为分界,尽量拓展采区范围。

1.4 采煤技术的优化

为有效提高矿井产出效率,对采煤技术进行优化至关重要。采煤技术的改良,是改善矿井产出效率的根本途径,所以有必要推广应用机械化采煤技术,在开采过程中,根据煤层厚度合理选择相应的开采手段。例如,中厚煤层可选用综采一次采全高;特厚煤层则选用上综采放顶煤。放顶煤开采技术能有效提高矿井单产效率与煤炭回收率,最大化地节约时间和空间,在采煤的同时完成放顶,事半功倍且能预防冒顶事故的发生,为工作的安全性以及生产效益均提供良好保障。

1.4.1 采煤过程的优化

可选取EBZ-120型综掘机组以及SSJ 800/40的可伸缩胶带输送机,巷道则使用锚杆、金属网以及干净托梁等作为支护,采煤面采取走向长壁式综采采煤工艺等,实施一采两掘的采煤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采煤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生产效率也会得到提升,且煤矿采掘相对稳定、安全,操作较为简单,资源回收率也比较高,这种采煤方式选取了当前较为先进的采煤机械,对各环节的采煤技术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煤矿采集系统整体运作的效率,同时兼顾了采煤工作安全方面要求。

1.4.2 采煤运输技术的优化

煤矿运输系统可以全部选用胶带输送机,并使用智能化电子系统,实现运输系统的自动化,将胶带运输集控系统、调度电话和工业电视系统的功能进行联合,建立一个集操作、调度、监视网络为一体的运输系统,能够实现整个采煤系统的遥测和监控,无轨胶轮是目前一种新的辅助运输设备,其运输能力强,转载频次少,运作和管理均比较方便。

1.4.3 矿井供电技术的优化

可采用KJ248性供电安全监控系统,和矿井工业电视系统相配合,对矿井的电力设备进行统一监测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矿井用电质量,并提高用电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煤矿采集使用的广播可以选择数字广播通信技术,实现井下分区广播以及井上下相互通话。

2 降低矿井安全事故发生风险的有效措施

2.1 预防火灾

在进行矿井掘进工作时,使用掘进机掘进,有必要拓展巷道断面,进一步加强锚网锚索支护,另外,当煤层厚度比较大,超过200 mm以上,还有必要喷碹,避免媒体脱落,出现氧化情况。同时,施工人员应在巷道抽漏处灌注凝胶与双灰,确保施工条件足够密封。在回采过程中,密切关注施工周边环境的情况,使用注氮机对踩空区气体进行惰化处理,尽量提高工作效率,最大化地降低发生火灾的风险。

2.2 避免瓦斯爆炸

在掘进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根据巷道距离、断面的具体情况,使用对应规格的对旋风机,以确保工作面风量充足。另外,使用双风机、双电源等设备时,注意加强监测,设立专职人员,避免瓦斯爆炸。

2.3 降低粉尘干扰

为降低粉尘干扰,施工人员可在运输大巷以及回风口处设置水管,运输大巷的水管专门为采煤机喷射水雾,出风口处的水管,则为皮带机、转载机、破碎机进行喷雾。水管上配置喷雾泵,并适当调整水压,水压要控制在3~5 MPa之间,这是由于低于3 MPa的水压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清除粉尘的作用,超过5 MPa则会造成粉尘受力过猛散开的现象。另外,有必要在管路上设置多重过滤器,避免水质受到污染。条件允许时,可添加防尘化学剂,改善喷雾水的物理性质,进一步增强喷雾效果,最大化地降低粉尘干扰。

3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效矿井的设计优化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只有在技术层面与管理层面双管齐下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矿井的优化。在改良矿井各设计环节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充分运用高新设备与先进技术,从细节着手,将设计优化落实到位。另外,还应提高监管力度,加强施工人员对意外事故的防范意识,规范施工操作,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只有通过这一系列努力,才能真正构建高效矿井,提高矿井的出产率,更好地满足各行各业对煤炭资源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志杰.矿井设计方案优化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

[2] 冯振华.资源整合煤矿建设数字化安全高效矿井设计优化探讨与研究[J].山西煤炭,2011,(9).

[3] 马军杰,郭军杰.以人为本,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浅谈[J].煤,2011,(5).

猜你喜欢

优化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