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迟发展效应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5-05-30管金潞
管金潞
【摘要】“后发展”地区的高校教学改革有独特性影响的迟发展效应,与“后发展”地区特殊的外围环境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内部结构相关,“后发展”地区教学改革发展战略是迟发展效应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高校教学改革在规避迟负面效应的基础上,应着力把握正面效应对新教改发展的影响,在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路上能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紧跟高校教学改革的时代性,发展出具有特色的高校教学改革发展道路。
【关键词】迟发展效应;高校教学改革;正面效应;负面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2.0
一、迟发展效应的涵义
迟发展效应指的是“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由于其起步晚而面临的与现代化起步较早国家不同的制约条件和发展模式”。[1]
二、从“迟发展效应的负面效应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搞现代化是要“先下手为强”先行者往往占据许多优势,拥有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充裕的时间,其现代化和改革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自然发展的过程,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相对较小,而后来者则没那么幸运。起步晚的高校教学改革,没能抢占到更多的优势和资源,在与传统的课程也出现了很大的冲突,因此在高校教学改革进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因迟发展而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高校教学改革要面临着双重发展的效应
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第一个负面效应表现为双重发展效应,意即作为高校教学改革后来者不仅要追赶上新教改先行者早已达到了的发展程度,还要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先行者目前的发展趋向。先行者不会在已达到的成就上原地踏步,在后来者亦步亦趋追赶它们的同时,它们也在不断完善,不断地往前发展。有些高校的教学改革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对于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等制度没有成熟;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的解读和实践还有待提高,对于教学模式的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但在实践中过于追求成熟发展地区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却流于形式。例如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开展,过于追求形式而生搬硬套,没有真正发挥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作用。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成熟地区的新教改水平显得空洞无力。并且成熟地区的教学改革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形成了较为稳定和成熟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于有些高校教学改革而言,又快、又稳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但又步履维艰,它所面临的这双重的压力与现代化进程的“双重发展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处,值得高校教学改革借鉴和深思。
(二)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着超前效应
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第二种负面效应是超前效应。超前效应是指新教改先行者是后来者的榜样,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先行者的发展水平和改革进程,就必须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有些高校教学改革还存在着传统思想观念与新教改倡导的思想观念的矛盾、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权威性、传统模式阻力的消除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去解决和处理,如果不考虑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而盲目地采用新教改先行者的发展模式去过高地估计它给高校教学改革带来的正面效果,可能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后果。在实施过程中,许多一线教师并没有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解脱出来,空喊新课改的口号,但是却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从而导致高校教学改革收效甚微。在新教改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在有勇气的同时,还要有理性。要避免急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面对高校教学改革,同时要克服畏难情绪。
三、从“迟发展效应的正面效应给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负面的迟发展效应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但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迟发展效应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效应,这可称之为“后发展优势”或“落后得益”(the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正面的迟发展效应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教学改革可借鉴成熟地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后发国家可以直接借鉴和利用西方早发国家在长达几百年的漫长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大大减小其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2]这是“后发”国具有的独特的“落后的优势”。同样作为后起步的地区新教改,同样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落后优势”,因为这种“落后的优势”使得“后发”的地区具有了更高的发展起点和更快的发展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完“早发”地区长达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而且后来者居上也不无可能。因此作为后发的地区需要善于利用和总结先发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区新教改发展的实际情况,吸取精华去其糟粕。面对后发的教改地区面临的教训,我们要谨慎对待,避免重蹈覆辙,从这个意义而言,作为后发展的地区我们有太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大大地减少地区发展的时间成本,能切实地完善高校教学改革
(二)高校教学改革要客观看待迟发展的正面效应
迟发展正面效应的出现并不是历史必然性,它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至少与两个问题有关联:第一,对高校教学改革成熟地区经验的态度。教改成熟区与教改不成熟区的教育制度、官方意识形态以及一线教师对教改的接受和实施程度未必是一致的。第二,对本区区情、本校校情的客观把握程度。成熟地区高校的教改经验是在特定的时间、地域条件下形成的,未必完全适用于后来者区情、校情的需要,如果不顾实际的情况,盲目照搬先行者的经验也是行不通的,并且容易陷入经验主义。这两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对先行者的经验后来者“用不用”和“怎样用”的问题。这对政策制定者、教育实际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对先行者的经验有虚心的态度和勇于“拿来”的精神,还要求要知悉区情、校情。否则必然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全盘否定先行者的经验,另一个极端是不顾区情、校情盲目全盘照搬,这二者对高校教改的顺利发展都是不利的。
【注释】
[1]孙立平.迟发展效果与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制约条件[J].社会学研究, 1988 (2).
[2] 塞缪尔·P·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北京:三联书店,198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