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顶板管理的方法措施

2015-05-30樊旭东

关键词:安全矿井效益

樊旭东

摘 要:在煤矿工作中顶板安全事故是很重要的部分,顶板安全事故具有灾害性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给煤矿企业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控制煤矿顶板事故,降低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和经济效益,就需要对煤矿顶板进行科学的管理,本文将就煤矿顶板的管理进行相关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矿井;顶板;管理;安全;效益;方法

1 煤矿顶板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大量资源多集中在深部。全国千米深井中,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地温、瓦斯、水害等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和劳动强度的影响正在加大,制约煤矿发展采掘机械化的因素越来越多,地质条件也愈加复杂。

矿井开采过程中矿压问题日益突出,首先较为明显的就是冲击地压的问题,冲击地压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也会发生变化,从强度、频率和规模上都会随着开采深度而上升。同时冲击地压并不是单独发生的,会伴随着瓦斯突出、承压水等各种问题一同发生,它们之间会有互相的作用和叠加,这就造成了更严重的事故,这些灾害互为诱因给灾害的预防和防治带来了更严重的挑战。其次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性会原来越高,开采的深度增加会直接造成地应力的增大,地应力的增大对于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有直接的关系。再次,采场矿压也会由于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危险性更大,深部煤岩体的应力环境、变形与破坏特性较浅部煤岩体发生了显著变化。深层煤岩体的变形特性发生了根本变化,岩体的扩容现象突出;岩体变形具有不连续性,巷道围岩变形量大。随着采深的增加,采场矿压显现强烈,表现为围岩剧烈变形、巷道和采场失稳,加大了顶板管理难度,增加了支护成本。

在这种严峻的开采环境下就需要各煤炭企业对顶板管理工作提高重视,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文件,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煤矿安全长效机制,对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起到预防和防治的作用。

2 煤矿顶板常见事故原因

2.1 地质问题

复杂的地理环境对煤矿生产有很大的影响。煤矿区域不同,地质结构也就会有很大的区别。有些地质条件下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就会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发生顶板坍塌以及冒顶的事故;煤矿如果处于地理环境较活跃的地方,顶板没有适当的加固,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加大。不稳定的地质结构的结合情况较差时,就会对煤层顶板的结构造成很大破坏,如果稳定的岩块发生垮塌,就会对顶板造成极大的压力,形成顶板事故的发生。

2.2 人员问题

煤矿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有极其严格的规定,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限定进行,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操作不规范,就会造成安全事故。煤矿规模较小的企业,极容易忽视对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使施工技术欠缺,极易造成煤矿顶板坍塌或冒頂。

2.3 管理问题

煤矿的每个安全事故都会涉及到工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煤矿的监管部门如果只重视单位效益,没有形成有力的监管,就会给煤矿施工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必将形成安全事故。

3 煤矿顶板管理的加强措施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安全和稳定是极为重要的,这就对加强顶板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加大投入

资金是必备的基础支持,煤矿的开采需要很多设备和机械,这就对设备和机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煤炭企业要保证煤炭开采的安全,首先必须加强对安全装备的控制,保证质量数量;另外要积极引进应用煤矿支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设备等,从科技上提升装备水平,在科技的支撑基础上,积极的与院校、科研所、厂家等密切合作,深入研究顶板支护的技术,不断强化支护技术,从而保障顶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管理

通过对某些煤矿顶板安全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之后我们总结出结论,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工程现场的管理松懈造成的,开采面的质量达不到标准一定程度上是管理工作出现了问题。另外顶板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是煤矿工程采掘质量的基础,如何保障管理的有效性,管理人员要找准重点,以煤矿采掘质量管理为基本,全面综合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从管理方面控制顶板事故的发生。另外在采掘工程管理中顶板安全性的技术是支护质量,这就对支护质量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一旦支护质量出现问题的在验收时候一定不能放松。对于支护质量的管理人员来说,需要由技术性的人员参与负责,常见的即为由矿长组织生产副矿长、班组长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对采掘面的支护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实行动态化模式的管理措施,从人员控制和管理方式上控制安全管理漏洞的出现,从而保障顶板管理的质量,保障煤矿工作的安全。

3.3 技术控制

在煤矿顶板的工作中技术是极为重要的,煤矿顶板技术应用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煤矿顶板的安全,煤矿顶板技术应用的方法以及管理的不当是煤矿顶板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在煤矿企业的管理中必须加强煤矿顶板技术的管理,针对不同的煤矿企业具体要求不同:煤矿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对工程开展状况组织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实时监督,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程中遇见的技术问题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安排进行及时的解决,一些安全隐患的问题也要组织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评判解决,解决技术控制的根本性问题,最大程度地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外部影响在煤矿生产中不可忽视,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之后就能够尽可能的消除隐患,对煤矿的顶板进行有效的加固和处理,防止出现顶板坍塌事故的发生。

3.4 重点监督

在煤矿顶板管理中,综合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管理人员对整个煤矿顶板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另外还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管理方式,由于顶板管理中工作较为复杂,这就使得顶板管理的工作量较大,工作人员工作任务重,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管理人员选择着重点进行着重管理,例如采掘工作面是顶板管理的重点,也属于事故多发部位之一,为了解决安全隐患就需要对采掘工作面的放顶、过断层、周期来压、过老巷以及工作面收尾、掘进开门等环节严格控制,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并且管理措施必须经过各个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制定。最大程度上的解决安全隐患,保证煤矿安全开采过程。

3.5 人员培训

人员作为煤矿工作中的能动因素,人员因素也是煤矿事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煤矿开采是一个高技术性、高风险性的工作,这就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格遵守工作规范能够杜绝事故的发生,如何保障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工作规范这就需要将顶板安全管理及技术培训制定到员工培训计划中,对相关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管理及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及更新并合理、科学地应用到生产中,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

3.6 检查监督

如果要减少煤矿施工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顶板的安全管理,就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工作,就必须成立煤矿安全检查小组,定期对煤矿顶板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检验,及时处理检查中的安全隐患。

3.7 创新实践

我国矿区巷道支护工作难度很大,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在巷道支护方式上,建议采用锚、梁、网、喷、钢带、钢棚、注浆加固等多种形式的联合支护,有效地控制巷道变形。同时注重做好巷道底板水的治理工作,对于受动压扰动影响的巷道,通过提高支护强度、合理确定停采线等方法来加强顶板管理。

4 结语

在煤矿的生产中,顶板管理工作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顶板管理的安全有效,就需要从态度上、技术上、人员上综合控制,不断的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通过严格的控制消除隐患。

参考文献:

[1]杨雪林.浅谈煤矿顶板管理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4(11):18-18.

[2]苏才.回采工作面特殊地段顶板管理方法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146-147.

[3]郑伟.煤矿顶板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4(8):269-270.

猜你喜欢

安全矿井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
临时主要通风机在基建矿井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