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

2015-05-30胡永忠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积累提升阅读

胡永忠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的培养需要建立在语言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多种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方法,在语言积累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堂 语言 阅读 积累 提升

一.依托课堂积累,领悟语感

1.课本积累,“读”语感

小学课本中多生动、优美的词语,朗朗上口的句子,适宜学生诵读积累。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教学中教师在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体会“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这些词语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词语的联想做出适合的表情和动作进行朗读。通过学生动情地朗读,一方面积累这些描写优美的语句,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语句的朗读来激发出自己的语感。

2.扩词联想,“练”语感

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课后生字“秋”在扩词训练中教师这样进行教学:

师:谁能给“秋”组个词?

生:金秋。

师:看到“金秋”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秋风。

生:秋高气爽。

生:落叶知秋。

生:有的诗句当中也有“秋”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学生能由“金秋”一词联想到有关秋天的词语、古诗,而这些内容虽然学生现在未必能真正理解其意思,但内心中有这样一种语言感觉。因此,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联想训练,对提升学生的语感是非常有效的。

3.情境创设,“悟”语感

在以形象思维占主导的低年段学生中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启发学生对生活的再现和表达,让学生在表达中自主感悟语言,形成语感。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乡下孩子》一课时,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你们小时候在妈妈怀里会做什么?在爸爸背上会干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既能帮助学生体会乡下孩子在妈妈、爸爸的呵护下就像黄鹂鸟和野菊花一样的欢快、幸福,又能启发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回忆。于是有学生举手说:“我还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我自己——曾是奶奶手边温顺的绵羊……”。这不就是学生自然领悟到的语感吗?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有效情境中,回忆亲身体验,用诗歌的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语言感悟。

4.扩展延伸,“生”语感

学生的词语积累不是简单的堆砌和灌输,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词语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教学一年级下册《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认识归纳“绿油油”“黄灿灿”这种“ABB”形式词语后,学生再说说还知道那些这种形式的词语。学生很自然地说出“黄乎乎、绿茵茵、蓝湛湛”等以前学过的表示颜色的ABB式词语。正是有了这些语言积累和领悟,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

二.拓展阅读积累,积淀语感

语言积累主要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大量的阅读,能使孩子获得丰富多彩的语言,久而久之,对语言的感知和把握就会更准确。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故事是低年段孩子特别喜爱的一种阅读形式,教师可以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安排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在故事的语言中熏陶学生的语感。

2.营造学生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班级设立“图书角”、“书香园地”等学生读书的场所,定期评选“读书小达人”等,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自觉扩大自身的阅读量,为培养语感做好铺垫。

3.拓宽课外阅读面。呼吁家长经常性的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

三.生活语文积累,提升语感

语文学习要走进生活,体验实践,在各种感兴趣的场所积累生活中的语言。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识字7》一课时,理解“闻”这个字的意思,老师结合书上图片讲解“一个小朋友把耳朵伸出窗外听,所以‘闻就是‘听的意思”。一个学生举手问:“可是妈妈经常说这朵花真好闻,那‘闻好像不是‘听的意思”。学生结合生活能提出问题,进而引出“闻”的两种意思。将语文带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语文,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感。

语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一项长期且细致的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引导学生寻找多种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方法,在语言积累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积累提升阅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