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趣味性研究
2015-05-30陈桂香
陈桂香
【摘 要】地理学科内容丰富,涉及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初学地理学科的中学阶段让同学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地理老师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因此老师要使地理学科的趣味性淋漓尽致的得到发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
【关键词】中学地理 趣味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11
地理知识繁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比较多的困难和经常解决不了问题,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导致学科成绩不理想。如何让学生们在轻松地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有趣性,打消地理学习枯燥无味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发现地理与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使地理生活化。经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热门旅游景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包含各个地方的人文知识、地理地貌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当今社会旅游是热潮,旅游就是到当地参观其风土人情等,所以,在讲授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知识时,老师可以用旅游胜地来进行课程引入,增加学生的兴趣。
在讲热带雨林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引入典型地区西双版纳,正是因为这里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旅游,比如原始森林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之一,公园融会了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还有傣族园、热带花卉园等景观以及傣族的泼水节。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像古城南京的中山陵、乌衣巷、总统府旧址等等,还有杭州的西湖等等。用这些迷人的旅游景色来吸引学生,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为以后的旅游实践做好知识储备。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穿插地理知识,让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将知识记于心中。
二、融入歌曲教学,将学生带入美的课堂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们在土地上生存劳作,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恩赐,所以人们创作了许多与家乡有关的歌曲,来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在这些歌曲里面当然也会包含丰富的地理知识与常识,值得老师从中筛选和课堂知识相关的歌曲,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
在地里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回到拉萨》、《黄土高坡》、《山路十八弯》、《我的中国心》、《人说山西好风光》等这些歌曲,不仅调解了课堂气氛,还将知识简单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青藏高原》中:“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青藏高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而且光照条件好。这些特征在歌词中都有所体现,“山川”、“蓝天”,老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进入青藏高原的课程讲解。还有《黄土高坡》中“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照着我的窑洞……还有身边这条黄河……四季风从坡上刮过……”其中也把黄土高原的特征体现出来:西北风、窑洞、黄河流经、温带季风气候等等。教师可以利用歌词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黄土高原的地理知识。
这些歌唱民族自然风情的歌曲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朗朗上口、气势雄伟,学生们容易接受和传唱,在歌曲的熏陶下更容易的将知识牢记。
三、巧用“之最”創建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我国地形复杂,有许多可以在世界上“称霸”的自然景观。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瑰宝数不胜数,老师可以利用“世界之最”来举行一场知识竞赛,制定严格的比赛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例如中国之最:最大的湖泊(咸)——青海湖,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最大的岛屿——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中国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等等。“世界之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37.6千克/立方米),亚洲(中国);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长1801千米),亚洲(中国);世界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6千米),亚洲(中国)等等。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下自己搜集有关知识,然后进行知识竞赛,并设立名次,颁发奖状和奖品。
通过地理知识竞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比赛过程中发现自然地理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使学生愿意主动的靠近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从而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多媒体演示及摄影作品展示,丰富课堂内容
在中学的地理课本中,会涉及到各个阶梯的划分和特征,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大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们感受大自然的变迁和力量。地理也会有世界气候的划分,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小动画演示气候的形成及变化,对比相同时间内世界上不同半球或者国家气候的差异,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典型气候的特征。山峰的形成、河流的流动都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出来,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画面更加真切,让知识也跟着动起来。还有很多摄影师拍摄经典的自然景观,也可以拿给学生欣赏,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五、将地理生活化,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
地理与旅游相结合是把地理和生活热点联系起来,还有很多地理内容都是可以联系生活。中学地理包含行政区域的划分、地形、河流、气候和重要的地区等,在讲这些知识时,老师要找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点,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自己所在地属于的行政区域是哪里,有哪些河流,是什么气候等等。
比如在讲南部沿海四省一区和香港、澳门这部分内容时,会学到一些热带水果,那么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吃到的水果有哪些是热带水果,像香蕉、柑橘、菠萝、芒果、荔枝、龙眼等,再由水果的生长环境进一步引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地形等内容。在水果的吸引下,学生们会渐渐关心水果的生长环境,由此也会学习到一系列关于地理的知识。
只有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到自然地理的有趣性和丰富性,才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欲,使学生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世界中。老师要把地理知识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出来,打破传统枯燥的课堂授课。老师可以尝试着把地理知识与歌曲、旅游热点、知识竞赛以及其他与生活息息相关点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发现地理的趣味,可以更快乐的投入地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