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普希金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

2015-05-30逄勃

参花(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上尉普希金格里

逄勃

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司各特(1771—1832),擅长将艺术虚构引入真实的历史细节之中,从而使其作品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司各特的小说为世界小说的创作发展开拓了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其影响遍及整个欧洲大陆。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值得一提的是,普希金唯一的一部完结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在创作中就受到了司各特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普希金在继承和发展了司各特的浪漫主义历史小说范式的同时,为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开创了叙事小说的新范式。

司各特以他的27部历史小说而闻名于世,是19世纪初最著名的小说家。其实,历史小说在司各特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但这些早期的历史小说大体上分有两类:一类是完全虚构、脱离史实,把原本真实的历史变成浮华的传奇故事。一类是拘泥于史料,把小说写成了枯燥的历史文献,索然无味。司各特成功地将艺术想象和真实的历史事件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既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又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的真正历史小说。在他的小说中,人们发现枯燥的史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普通生活图景,在这样的图景中生活着众多真实存在、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而且这些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因而司各特被后人尊为“历史小说之父” 是当之无愧的。普希金是司各特的忠实读者,他认真阅读了司各特的所有历史小说,并从中学到了司各特历史小说的成功之处,完成了他唯一完成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但普希金并没有完全照搬司各特的写作风格,而是在完善司各特历史小说范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历史事件的准确性和人物的细节描写。普希金在文学语言的运用和叙事风格上面,发扬了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写作手法,体现出独特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并开创了现实主义历史小说的一代新风。

一、普希金《上尉的女儿》继承了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基本精神

普希金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于1836年最终完成,这是俄国早期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为19世纪俄国主流文学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说以贵族军官格里尼奥夫与上尉的女儿玛丽娅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18世纪震惊俄国的普加乔夫起义。格里尼耶夫任职途中遭遇暴风雪,幸好普加乔夫救了他,他送给普加乔夫一件兔皮袄作为答谢。格里尼耶夫便爱上了上尉的女儿玛利娅。后来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到炮台,上尉被绞死。普加乔夫认出了格里尼耶夫,释放

了他,并成全了他的婚事。但格里尼奥夫始终忠于沙皇,不与普加乔夫的农民军为伍。1774年,普加乔夫起义失败被俘,格里尼奥夫因涉嫌与普加乔夫有过来往而被捕。玛利娅向女皇叶卡杰琳娜二世陈述格里尼奥夫并未背叛沙皇的真情,格里尼奥夫被无罪释放,普加乔夫被判处绞刑。在作品中,普希金像司各特一样,巧妙地把家庭记事、个人遭遇和历史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格里尼奥夫这个虚构的人物与普加乔夫起义这是一真实历史事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普希金没有直接地描写普加乔夫及起义,而是从格里尼奥夫的眼光来看待这次起义,通过他的直观感受和认识来表现普加乔夫的形象及内心世界,作品中真正的主人公是普加乔夫而非上尉的女儿。由此可见,将真实历史人物和虚构艺术人物结合在一起,自如地安排他们之间的活动和交往,这正是普希金的高明之处,也是《上尉的女儿》艺术上总的特点。这种写作方法,最早出现于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中,而普希金学习并发展了这种写法,体现出独特的俄罗斯民族风格。

二、普希金《上尉的女儿》在继承发展司各特的浪漫主义历史小说范式的同时,为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开创了叙事小说的新范式

普希金《上尉的女儿》更注重历史事件的准确性和典型人物的细节描写。普希金继承了司各特历史小说基本精神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小说以“真出幻,以俗写奇,以直写曲,以简胜繁”的特点。事实上,普希金很早以前就对俄国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1741—1775)和他领导的起义(1773—1775)感兴趣。普希金对这段历史做了大量而细致深入的工作,认真地阅读了能获得的所有历史材料和档案,收集了有关这次起义的民间传说和歌谣。他还亲自走访了起义发生的主要地区,寻访了当年普加乔夫起义的参与者和事件的目睹者,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这样就为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的《普加乔夫史》材料翔实可靠,充分表现了普希金作为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独有的严谨与勤勉。而《上尉的女儿》,正是建立在这些真实可靠的材料基础之上而创作的。由此可见,它的历史真实性是司各特的小说不可比及的。

《上尉的女儿》是普希金创作晚期作品,艺术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在语言表现上,《上尉的女儿》体现了作家“准确,朴素,简洁,明晰”的一贯写作原则,是散文作品的典范。将18世纪俄罗斯真实的风土人情自然流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果戈里对《上尉的女儿》的赞美:“无疑是俄罗斯最优秀的一部叙事作品,拿《上尉的女儿》来与我们所有的长篇和中篇比较,则后者简直就像一碗油腻的菜汤。这篇中篇小说的淳朴和自然达到了如此惊人的程度,以至于现实本身在他面前也显得矫揉造作,带有漫画的色彩了。”普希金用他独特巧妙的艺术构想和精准的语言表达,使得这部小说的结构合理匀称,布局精巧周密,情节紧凑引人,语言简洁明了,是俄国小说的典范。普希金在《上尉的女儿》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例如,主人公普加乔夫并不是沙皇政府所描述的暴徒而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快乐和忧愁、英俊、和善、知恩图报。他的内心深处也有很多幻想、希望、忧愁、痛苦,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而又活生生的人,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豪迈的俄罗斯性。他认为与其做一个吃死尸的乌鸦三百年的生存,不如做一个喝活血的老鹰生存三十三年。由此可见,普希金对人物描写非常形象生动,心理描写细腻,且注重细节,从而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可信度较高。作品中除了主要的人物以外,次要的人物也是性格鲜明的,如勇敢坚定而又温柔恬静的玛利娅;忠于主人而又没有丝毫奴颜婢膝的家仆撒微里奇等。这些人物都形象生动、令人难以忘怀。他们的活动,从王公贵族的奢华生活到农家的清寒茅舍,从起义军的军事会议到叶卡捷林娜的皇宫,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十八世纪俄国社会和家庭生活的画卷。这不但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真实的背景,而且使人物性格的形象和发展有了坚实可靠的依据。

总之,普希金在完善司各特历史小说范式的基础上,更注重历史事件的准确性和典型人物的细节描写,从而验证了普希金在文学语言的运用和叙事风格上发展了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写作手法,体现出独特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开创了现实主义历史小说的一代新风。

参考文献:

[1]胡日佳.普希金与司各特—普希金在历史小说领域的师承与创新[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版),1990(02).

(作者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英浯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上尉普希金格里
黑天鹅格里布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休战期(短篇小说)
我曾经爱过你
救人
我曾经爱过你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
拼音大比武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善良也是一种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