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2015-05-30胡攀知
胡攀知
【摘 要】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五小学是一所远城区中心小学,学校学生多,教师年龄偏大,有活力且充满积极性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少,为了适应教学需要,必须激活占学校主体的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学校在消除中老年教师职业倦怠,提升中老年职业幸福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关键词】 职业倦怠;幸福感;心理压力;策略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五小学。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7-0050-02
教师作为一种极其耗费心智的特殊行业,其职业倦怠有着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中老年教师职业倦怠更为严重。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五小学(下文简称“我校”)是一所远城区中心小学,学校学生多,教师年龄偏大,有活力且充满积极性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少,为了适应教学需要,必须激活占学校主体的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学校在消除中老年教师职业倦怠,提升中老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现在笔者从教师现状分析和提升措施两个方面谈一谈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现状分析
我校是一所远城区中心学校,学校规模较大,现有学生2100多人,教师138人。由于体制改革,近十年多来学校都没有进过年轻教师,目前学校呈现出严重的老龄化现象,教师平均年龄为41.5岁,其中45岁以上的老师有86人,约占学校总人数的62%。这一批教师十年前曾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带班主任、上公开课、带青年教师。他们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他们已步入中年,年龄的增大,再加上年轻时的过度操劳,很多教师,尤其是女教师身体方面已经出现了很多的不适。因此他们认为,年轻时该付出的都付出了,现在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该享享福了,于是他们纷纷向学校提要求,申请不带班主任,不教语数这类教学任务重的学科,要带课时量少,教学压力轻的综合学科,如思品、科学等,在课节上也强烈要求减少,外出培训学习都不愿参加,学校的各类教学活动更是百般推诿。
作为学校,因为教师输入体制的改革,近十多年来,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基本上都没有年轻教师进入,没有“新鲜血液”输入。然而随着城镇化建设,进城务工人员愈来愈多,他们的子女也随迁进城读书,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教育主管部门对班额控制较严,要想满足家长的需求,学校只有增加班数,这样就需要更多的教师站在教学一线上。
学校发展需要人,需要有活力、有朝气的教师,而目前多数中老年教师已进入职业倦怠期,让本就缺人的学校“雪上加霜”。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在不可能输入新鲜血液的情况下,唯有调动起占学校主要部分的中老年教师的积极性,消除他们的职业倦怠才是学校发展的方向。近几年我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二、学校应对措施
现在很多学校为了帮助教师早日走出职业倦怠期,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加压、规范制度制约等“重拳”策略。效果短期尚可,但长期下去,教师感到压力更大,还会渐生逆反抵触的情绪,对学校的良性循环、平稳运行是很不利的。因此,面对职业倦怠极强的破坏力,讲究方法适时适度的调控才是标本兼治的良方。
1. 积极肯定激情
近两年来,我校在管理上突出情感化的管理特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积极肯定入手,适时适度地对教职工的情绪进行调节。学校每一位领导都不吝啬对教师的肯定与赏识,从点滴入手,对教师的成绩予以认可,对教师的付出及时予以肯定,同时学校还积极为教职工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使他们的郁闷和疑惑得到及时的排解。并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教师的成就需要。在接纳和聆听教职工意见的同时,促进教师队伍干群之间真正的和谐。此外,在工作业绩评定时,将教职工的优点、贡献、失误、缺点都要放在“明处”,在工作量、报酬、评价和升迁上注意公平性,以便达成统一的价值取向。正是这样在教职员工个体和组织干预双管齐下,一定程度地缓冲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了职业倦怠的产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 巧妙轮岗激趣
带领孩子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享受育人的快乐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幸福,但日子久了,当我们在同一岗位走过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执教生涯时,也会像很多人一样对工作失去兴趣,精神不饱满,工作绩效降低,身心倍感疲惫。针对这一现象,我校在每学年开学初分配工作时,会适当地调整岗位,实行岗位轮换,角色转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张秀芬老师在我校教科学已经十二年了,工作中她虽然勤恳务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工作热情逐年降低。工作中既没有创新,也没有激情,更多的是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对于该学科的知识,在教育教法上形成了一定的定势,思想上也不愿意再突破。新学期开学时,学校在分工上进行了一下调整,让张老师在上课之余,监管学校图书室。起初,张老师曾经多次找领导谈,称自己精力有限,对图书管理没有经验。但经过校领导的多次劝说后,张老师只好硬着头皮投入到“附加”的工作中。通过图书管理的相关培训,图书的管理借阅,与其他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学习后,张老师不知不觉对图书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现图书管理看似简单重复,但在管理之中却深得获益。首先,她在管理策略上有了较大提升,此外在与人交流上不再困难,更在图书借阅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从“不得不管”到“主动去抓”,在这份“附加”的工作里她感受了另一种成功和幸福。后来,张老师还将平时所学延伸至课堂,孩子们更爱上她的课了,而她也在付出的同时收获了快乐,重新拥有了充沛的精力和昔日的热情。
换个角度,多元思考,欣赏自己,善待自己,不过度否定自己。相信每位教师的眼界都会得以发展,并在感受新的世界的同时,拥有丰盈的收获。
3. 自我增值激志
职业倦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能力恐慌”,这就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压力。而很多人停滞在一个阶段感到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改变现状。而自我增值会使职业倦怠中的“无力感”逐渐减少,所以教师的自我增值刻不容缓。学校鼓励教师给自己的办公桌添加一句座右铭。当牵头万绪,不知所措时,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一次一件事,我一定能做完所有的事”。当面对教育教学难题时,告诉自己“与其痛苦地做,不如快乐地做”,坚信“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经常用这样的言语暗示自己,相信就会有急躁倦怠、灰心泄气变为情绪稳定、有条不紊、信心十足。当然,在认识到调节好自身的同时,建议每位教师定期学习一些知识,参加一些进修补习班,既可广交朋友,调节身心,又可增长知识,以应对随时的工作变动和教育难题。在不断接受变化的刺激中,积极、愉快、主动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充满斗志,走出倦怠。
4. 人文关怀暖心
教师是一个真实的人,而非古书中的圣贤,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物质要求,作为学校,我们要加强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从组织角度上讲,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教师保持健康心态的重要因素。对学校管理人员来说,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与氛围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举措。
为了建设健康的学校文化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学校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大的自由度,学校成立以一线教师为代表的教代会,教代会成员全部由教师自己推荐能为教师说话的教师参加。教代会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这一举措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在工作上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在生活上也要让老师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可以依靠的大家庭。近几年来,学校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老师排忧解难:有老师生病了,学校领导会在第一时间赶到老师身边,送去学校的问候和关心;有老师家中遇到困难,学校领导会竭尽所能地帮忙解决;有老师孩子上初中、高中,学校领导也会帮助协调。
让每一位老师做学校的主人,把每一位老师都当亲人,我们学校正是用这样的暖心行动调动起了所有老师的积极性,正在一步一步消除他们的职业倦怠。
现在教师职业倦怠在每所学校都存在,而且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积极行为的障碍。如何让我们的老师少走一段弯路,充分享受到教育的快乐与真谛,告别倦怠,走向成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宗喜,黄富和,黄绪忠.农村中小学本教研之人性探索与实践[J].领导科学论坛,2014,(6).
责任编辑:吴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