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能辨析

2015-05-30杨思梅王永建

2015年8期
关键词:机能学者概念

杨思梅 王永建

摘要:体能的概念开始频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体能的概念,不管是学者还是专业的体育人士都众说纷纭,都不能给出准确、具体的说法,都只是给出了大概的方向和大概的概念。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体能”论述的总结和一些分类。并对“体能”及其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同时总结了“体能”定义的外延,并对其进行了阐述,以便于这一概念在体育科研和体育训练及其它领域进行科学的应用 。

关键词:体能辨析;概念

前言

关于体能这一词,20世纪80年代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出版的《体育词典》中给大家一个确切的解释是体能是指在我们人体器官系统中的所有机能在体育活动中外在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它分为灵敏反应,耐力好坏,力量大小,速度快慢和柔韧程度等基本的身体的素质与我们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和支撑等)两部分构成。

1. 众多学者关于提出“体能”的概念

熊斗寅老师的眼中“体能”概念中是他将体能划分为我们所熟知的大体能和小体能[1]。大体能就是我们平时理解的身体在生活中或者是训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接受能力和一种承受能力。它所涵盖的就是机体在生活和训练方面的适应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身体所表现一些态度和和机体所能承受这项活动的压力。我理解的小体能就是在运动训练中活着比赛的过程中的一些身体的训练和专项性训练。而这样的见解给出我们的是,从中得出了这个信号体能就是身体适应生活能力。

苟波老师认为“体能”是个有着说不说清的含义,他也是将体能分为和熊老师一样的结论就是大体能和小体能。而这一论证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大体能含义涵盖是彼此之间的联系;二是小体能的这个观点的方面出现了误区。体能的涵盖范围很广泛所以我们的理解就是体能的使用也并不局限于我们日常所能接触的比赛或者是训练方面的,它在其他的领域中也进行着广泛的使用。发挥着其指导性的作用,在生活中的指导使我们能更加的健康,为训练提供的身体发展的可能性。

王兴老师观点就是更加的与其他学者不同,他认为体能这一含义就是我能所认为的体力与专项运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的统称[2]。体力包括身体机体素质与从而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基因带我们的身体所具有的潜力,后天可以通过训练改造的。它里面它所重视的身体素质,更多的是指专项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机能所表现的一种能适应这项专项运动的体力。

袁运平的见解也与其他的学者有着不一样的认识,体能则是人体通过器官、神经系统和各种身体的代谢功能在基因遗传和后天训练能获得的身体被训练之后所体现出来的形体,形态的结构、机能的各种功能与和各种脏器之间调节方面及在物质能量储备与消耗方面所具备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3]。

王保成的观点也与其他人的见解不一样,在他眼里的体能是人的有形体能及在生活中所能看见的和无形体能及我们影响我们生活、运动的因素[4]。有形体能是指身体在生活和运动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能力,无形体能是指心智能力,它是影响我们生活和运动的内部因素,对我们能否正确利用我们的体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然他认为体能包括身体结构、身体机能和智力意志三个部分。更多的以为,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体能是积极适应生活和抗压的身体能力、工作中各种好坏的因素和我们能够成功的抵抗疾病和积极向上的生存适应能力。

在我们所学过的《运动训练学》中认为训练者能的体能是指训练者身体的最基础的运动能力,体能发展程度它是由身体各种的形态、身体运动的机能及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素质的发展情况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训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最基础的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的大小、耐力程度、速度的快慢、柔韧和灵敏反应等[5]。

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它们是将把体能分为与健康疾病有关的体能和跟运动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肌肉耐力,身体的体脂,身体的柔韧性等,后者它涵盖的在从事体育活动时身体各个部位的代谢情况,和运动过程中运动时身体所需要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素质。

2.关于“体能”概念分析

从以上的体能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种观点中主要对体能概念产生影响的关系:一,体能它跟运动素质彼此之间的关系;第二,体能与身体在各方面的适应生活能力和运动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三,体能与心理因素和智力彼此间的联系。且各种机能在训练是是以先天遗传为基础,后天是具为训练提供了可靠性和可能性的。他们都是都是以身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所表现出的运动能力为其外在表现。其中它们还受到了很多的因素的影响,他包括心理因素、技术技能、健康疾病的水平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等。有的学者认为则是从生活和结构两个方面对体能进行了概括:就人们的生活各方面来说,体能是我们身体可以适应生活的能力和抵抗压力的能力,工作能力或者是抵抗疾病的能力;就它结构而言,体能还包括身体的形态,身体的机能和运动的能力。然而美国有的学者认为体能可以从精神和肉体上对体能进行剖析,他认为的体能是人体在神经、精神和肉体上的适应能力,包括身体的健康或疾病,机体功能的适应生活和训练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良好的精神状态等[6]。前苏联的一些学者以及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在其著作中都论述了与体能相关的在生活和训练过程中身体训练的独特见解:身体(素质)训练是直接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身体协调性等运动素质的过程,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动机能的提高有促进作用。[7-9]

3. 结论

体能分为大体能和小体能,体能就是生活的能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支持住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体能,体能给我最基本的能力,能够生存。尤其现在体能更多的应用到了运动训练中,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包括各种专项项目的教练他们将体能应用到专项运动训练中,更多的就是通过运动员的选材和体能的选拔,通过特定的体能训练提高运动的成绩,更加的获得奥运金牌。在专项训练的过程大家对体能的认识都特别的模糊,都不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更加有效的指导训练的一个概念。有的人认为体能就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表现的身体的形态,机能,素质,体能它的涵盖范围特别的广泛。体能它与体适能和体力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它与心智的成熟也有着一定的关联。人体健康的水平、心理因素、技术战术水平以及在在外部环境条件下等因素都和体能的应用和利用有关系。然而不管是谁的观点,每个人的观点都有着自己的道理,听着都言之有理,所以我们想要体能的完善和一个有准确有全面的体能的概念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以上的每种不同的体能,或者是体能的一些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熊斗寅.谈到“体能”的概念[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19,(3).

[2]王兴.对比赛过程中运动时,体能训练若干问题的认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2(1).

[3]袁运平.我国男子运动员百米短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体能的展现〔C〕.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4]王保成.篮球体系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2).

[5]运动训练学教材小组,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袁运平.训练者们身体各方面的体能与专项训练时体能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4,24(9);48-52

[7]图多·博姆帕著,马铁,郭小燕,周丰等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316-320

[8]列·巴·马特维耶夫著,姚颂平译,竞技比赛时的体能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158-174

[9]B`H普拉托诺夫著,陆绍中,张人民,黄孝瑛,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武汉体育学院编印,1981.8

猜你喜欢

机能学者概念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学者介绍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幾樣概念店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学者介绍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