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5-05-30吴伟斌
吴伟斌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政治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政治知识,发展政治思维能力,获得政治探究能力,并能运用政治知识、科学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高中政治;兴趣;探究性;有效途径
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今教育的研究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学中必须引进一些发现、探索、归纳、推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 讲究课堂导入技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高中学生在身心发展状况、知识能力基础、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已经能用书本理论作指导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不平等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政治理论分析热点问题,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足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多变的价格》中,我是这样导入的:西瓜的原产地不是中国,而是遥远的非洲沙漠。西瓜又叫水瓜、寒瓜、夏瓜,堪称“瓜中之王”,因是在汉代从西域引入,故称“西瓜”。西瓜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主要营养素,是一种富有营养、食用安全的食品。但是在过去,人们只有在夏天才能吃到西瓜;而现在, 我们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能吃到西瓜;但不同季节的西瓜的价格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你见过图中的西瓜吗?(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其价格,试想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是什么导致西瓜价格的巨大差异呢?如此导入,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价格的因素,增强知识实用性和实践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质疑能力。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探究性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探索知识过程中,问题是联系已知与未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不断地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人们的认识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高中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是一个核心环节。然而,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升学压力,老师往往重视和强调研究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和探索能力,殊不知学与用是相辅相成的,不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这势必影响书本知识与现实实际的有机结合,不利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坚持创新,允许个性化发展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学习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为目的的。在学习某一部分政治知识前,教师向学生布置一些研究性的课题或问题,这些课题或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大可小,可易可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活动,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习的计划性和有序性。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决定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通过读书、上网、观看影视材料、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去研究、去学习。不同的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各有侧重,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很容易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而这正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也是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课堂教学中探究要关注社会热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传统政治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答案的“标准化”,往往忽视学生思维拓展,如果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呈定势特性,展不开思路,就往往跳不出“框框”。基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往往涉及社会、经济建设、精神文明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政治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结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尽量采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例子用政治的观点来分析,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其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思想政治课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不应过于关注学生的探究成果,学生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会得到精神世界的体验、感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实践经验证明,在政治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方式,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也是“教”与“学”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靖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