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管理信息系统”中案例教学的探讨

2015-05-30刘芬

计算机时代 2015年7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摘  要: 案例教学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实际上,由于教师、学生、案例三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成为教师的一言堂。针对案例教学中的三个对象:案例、教师和学生,分别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以期能从这三方面着手,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 案例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7-68-02

Discussion on cas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Liu Fen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650221, China)

Abstract: Case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urs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 good case teaching is propitious to make theory work in practice better,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But in f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case, which result in ineffective teaching and even become the teachers of "What I say goes". For the three objects in the case teaching: case,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ectively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hop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ase teaching.

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se; case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全国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国家教育部已经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交叉性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

2 案例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班级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2]。

案例教学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理解和综合运用MIS理论知识点的有效方法[3]。理论知识点是抽象的,只有结合典型案例才能更深刻、生动地理解理论;使整个教学活动由“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向以“学生讨论为中心”转移, 实行启发式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2]。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⑴ 案例讲解的深度不够。基本每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任课教师都在教学环节讲解过案例,但是由于教师进行案例研究和分析的经验不足等原因,案例分析、讲解的深度不够,导致案例教学难以开展或者教学效果不佳。

⑵ 案例和理论知识联系不够紧密。大多数的教材在案例方面都只注重了开发案例,而其他知识的学习没有相关的文本案例。学生在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教师也很难结合理论知识来引导学生并点评案例。

⑶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难以完成案例的分析。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在案例讨论时,难以发表有见解的看法,甚至于整个案例的讨论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完全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3 关于案例教学的思考

教学中运用的案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用于引出新章节内容的先导案例,也可以称之为开篇案例。这种类型的案例在每个新内容开始的时候介绍比较合适。比如为了介绍信息时代中信息系统在企业中运用,可以在开篇介绍“海尔集团的信息化”案例。二是用于对基本知识点理解和应用的“验证性”案例。这种类型的案例往往在一章内容结束后学习,通常用于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学过的知识点,了解它们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了供应链管理后,可以结合理论要点介绍沃尔玛公司或者丰田汽车的供应链管理。三是对前后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和理论联系实践所使用的“综合性”案例。这种类型的案例往往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学习完之后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重要任务。比如在学习了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后,介绍某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视为“计划—准备—讨论、分析—点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两个主体。问题即案例,两个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设计案例,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本课程中的知识,讨论并分析案例,最后得到合理的但并不惟一的认识。此处结合三者提出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案例教学的一些建议。

3.1 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

一是案例必须要与理论授课内容高度相关,内容要新;二是案例的文化、社会背景与当前一致;三是提高案例的可读性、可思考性和可讨论性。案例的选择不仅可以引用国内外优秀案例,还可以结合某些企业的实际情况自编案例,形成案例库。

案例与实验相结合。首先依据某一现实情况拟定案例,然后以合适的形式描述成实验要求;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问题展开学习与讨论,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对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并完成实验内容。

教师案例与学生案例相结合。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思想,设计学生自学的案例,这类型的案例主要是以启发性为主,通常于新知识点之前使用;教师案例通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学习。这样既重教师讲授,又重学生学习,充分将教师主动性讲授与学生主动性学习结合起来。

开篇案例与综合案例相结合。开篇案例着重在于新知识的引入,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综合案例则选择针对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案例,针对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来设计。其选择既可以是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案例, 也可以是失败的案例;既可以是文本知识的案例,也可以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案例或者系统实施的案例。

3.2 提高教师能力

充实教师知识水平。在案例教学环节,教师扮演多种角色,要求知识面广,视角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需将管理、项目实施等的相关知识,与课程中某些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否则整个案例环节就显得比较教条和枯燥。

培养教师良好的课堂控制能力。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良好的引导和组织,在讨论的内容和范围等方面做好课堂控制,避免案例的讨论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在整个案例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参与交流和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逐步引导学生从案例的表象看到本质问题。

3.3 对学生的要求

提前准备,尤其是非教材上的案例。为了能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需要学生在课前熟知案例,并且对案例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分组讨论、小组作业和课堂讨论相结合。为了避免有的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不动脑经,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或者小组作业的方法,在小范围内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问题,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一些疑难的、有争议并带有共性的问题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最后可依据情况安排个人撰写研究报告。

4 总结

在案例教学中不寻求答案的惟一,重视的是求解答案的过程,学生需要利用案例中给定的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并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案例的讨论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师生能够相互交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本文针对案例教学中的三个对象:教师、案例和学生均提出了建议,有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但即使在案例教学中采纳了如上的建议,也有可能效果不理想。无论教师对课程有多强的控制能力,学生也可能一言不发,那么预期的教学目的就不可能达到。所以,在案例教学中还可以使用一些硬性的措施来督促学生认真面对这一教学环节。比如加强案例教学的考核,或者将案例教学的考核纳入到最终成绩的评定,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这其中涉及到的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的程度尚需要重新审定。

参考文献:

[1] 刘芬.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J].计算机时代,2015.1:

64-65,68

[2] 徐有芳.“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

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5):107-109

[3] 于洪鹏.《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3.25:221-222

[4] 刘仲英.管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析
基于工作流的水运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