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相牵 魂相随

2015-05-30梅雪

参花(上) 2015年7期
关键词:情痴黄生香玉

梅雪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牡丹亭》[1]。如此至情者,唯“情痴”二字可概括也。聊斋中痴情男女不计其数,但称得上情痴的却凤毛麟角,情不知所起,生者可为情死,死者可为情复生,魂魄为追随心上人可舍弃肉身而去,人身为与心上人厮守还可化身为鸟兽异类,如此种种,皆情痴所为。

《聊斋志异》中最著名的情痴当属《阿宝》一篇中的男主角孙子楚。作者开卷便点名了孙子楚此人的最大特点“痴”,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木头人”。并列举了几个事例来说明孙子楚的痴态,一是生性迂腐,不善言谈,如果有人诓骗他,他总会信以为真,是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二是看到宴会上的歌妓,必定避开,朋友使歌妓捉弄他,他会脸红到脖子根儿,紧张得汗珠直滴。丝毫不涉风月,名士们对女子习以为常的轻薄举动,他也不愿同流合污,是个实实在在的正人君子。而就是这样一个痴人,在遇到爱情时义无反顾的成为了情痴。由性格上的“痴”成就一系列的痴情情节,转变成情痴,也是作者埋下的一大伏笔。

与孙子楚相对应,女主角阿宝的出身可谓金枝玉叶。“大贾某翁,与王侯埒富,姻戚皆贵胄。有女阿宝,绝色也。”而这样两个出身、地位都有差距的男女如何相知相爱呢?文章安排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断指求婚、离魂相知、化鸟定情。[3]第一步断指求婚,俗语常说“傻人有傻福”,孙子楚正是被人戏弄去阿宝家求婚才拉开了他的爱情序幕,家贫又丧偶的孙子楚自然不合富商的心意,而阿宝久闻孙子楚的痴名,有心戏耍于他,便对媒婆说:“渠取其枝指,余当归之。”换做他人一笑了之,可孙子楚却真的冒着生命危险自断其指。既然是富家小姐在戏耍穷书生,必当并无结果,但这一环节却非常重要,首先形象地勾勒出男女主角的性格特征,强化了孙子楚的痴,以及阿宝富家千金任性、刁蛮但不失性情的特点。第二个作用是在这一回合的交手中,虽然二人彼此闻名,未曾相见,但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初步印象,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做出铺垫。

第二个阶段是离魂相知,当孙子楚对阿宝冷淡下来后,一次相见的机会却出现了,清明节这天妇女尽出行游玩,轻薄少年则趁机追逐品评,如在平时,孙子楚必定不会参与这种追逐女人的戏耍行为,但这次他因为两次受到阿宝揶揄,也想亲眼看下阿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于是欣然前往。而当所有男子群情若狂,望着阿宝的背影评头论足时,孙子楚的表现尤为特别的是:生独默然……犹痴立故所,呼之不应。见到娟丽无双的阿宝,孙子楚彻底被震撼了,被阿宝的美貌征服了。只是一瞥,他的躯体便定在原地,魂却跟着阿宝走了,这是何等的钟情啊!他的魂魄跟随心上人脱离了环境束缚,突破了门第制约,竟然长驱直入到阿宝的闺房之中,与她行起鱼水之欢,真正的随心所欲,又是何等畅快!可傻在原地的躯体呢?被朋友推搡着回家便浑然不醒,不吃不喝,奄奄一息,为了追求爱情置身体于不顾又是何等的痴心!两人通过三天的梦中相会,更加相知,阿宝也被孙子楚的深情所打动。然而至此,这个姻缘仍然有诸多障碍,于是作者又设计了第三个情节。

化鸟定情,为全文的高潮。孙子楚被招魂后,得了相思病,终日思念阿宝,终于在阿宝烧香的路上再一次相见,此时阿宝已明显表现出对孙子楚的爱恋,她“自车中窥见生,以掺手搴帘,凝睇不转”,又“命青衣来诘姓字”。眉目传情,以及含蓄地请丫鬟代她与孙子楚交流。由此可见,害相思病的不只是孙子楚一人了,阿宝的心也早起涟漪,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她仍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不敢表露。第二次相见后,孙子楚又病倒了,不停地呼唤着阿宝的名字,他甚至恨自己不能再次离魂,毅然绝食。现实的门第差距异常残酷,求婚无门,而让孙痴放弃心爱的人更是不可能,那么作者只能采取离奇的手法来追求自由自在的爱情,这一次孙子楚变成了鹦鹉去寻觅阿宝,发出“得近芳泽,于愿已足”的誓言,阿宝彻底被感动了,阿宝和化作鹦鹉的孙子楚开始了真正的恋爱“他人饲之,不食;女自饲之,则食;女坐,则集其膝;卧,则依其床”,与第一次两人仅在身体上相处不同,这次虽然人禽有别,但却在精神上亲密无间。而孙子楚宁愿舍弃生命,化为鹦鹉也要追随阿宝不离不弃的这份痴心,也着实令天下人为之动容。阿宝也以痴情回馈孙子楚,她祷告:君能复为人,当誓死相从。至此两人的爱情山盟海誓,水到渠成。最后作者给这对痴情男女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

孙子楚和阿宝的爱情发展一波三折,整个过程是以孙子楚的痴心追求为主线,以阿宝的情感变化为暗线,阿宝的心理从最初面对子楚求婚的高傲戏耍到遇见离魂子楚时的奇怪害怕,发展到最后非君不嫁,也完成了从一个被封建礼教束缚的深闺女子到敢爱敢恨的痴情女子的转变。

全文共用“痴”字12处,描写出了孙子楚的性痴、情痴、书痴,但同时文中也巧妙地穿插了多处情节来例证孙子楚的“不痴”,如首次离魂后,他多次向家人说明,“我在阿宝家”,又向阿宝表明身份,“我是孙子楚”,当被招魂回到家中,他又描述阿宝闺房的摆设细节印证他的离魂。这一系列举动,都造成了外界不小的舆论影响,暗自对阿宝家施加了压力。二是孙子楚化鸟与阿宝定情后,强势地将阿宝的绣花鞋留为信物,令阿宝再无反悔的余地。这些看似与孙子楚个性矛盾的细节,其实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安排,在文章最后一段,异史氏对痴者的一番精辟的议论阐述了他的观点。“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且如粉花荡产,卢雉倾家,顾痴人事哉!以是知慧黠而过,乃是真痴,彼孙子何痴乎!”看到这个地方,读者自然会心一笑,这个孙痴,原来是真的不痴啊!

《聊斋志异》塑造了很多性格迥异的情痴,上文中迂讷朴实的孙子楚、《小倩》中正直专一的宁采臣、《青娥》里单纯孝顺的霍桓、《伍秋月》里有勇有谋的王鼎、《婴宁》里寄慧于憨的王子服……而最令笔者敬佩的当属《香玉》一篇中跨越种族一心爱妖的读书人黄生。

《香玉》一文,以诗歌贯穿全文,黄生以诗求爱、以诗诉情、以诗哀悼。读书人黄生在劳山清宫舍读,这里环境优雅,群花锦簇。“牡丹高丈余、花时璀璨似锦。”他常在窗中见艳丽女郎在花间摇曳,多次追寻苦不得至,爱慕弥切,因题句树下:“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缸。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女郎香玉看到题句,知黄生乃骚雅士,主动与他相会。两人无限欢好,香玉赋诗谢生:“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黄生和香玉虽是一见钟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黄生感慨:卿秀外慧中,令人爱而忘死。然而好景不长,香玉含泪匆匆辞别,次日宫中白牡丹被人挖移,黄生这才知晓,原来香玉乃是牡丹花妖。他并未因为因香玉是异类而嫌弃,反而更加爱她,因她的离去怅惋不已,后听说香玉经移植后香消玉殒,更是“恨极”,做《哭花》诗五十首,日日在空荡荡的花穴处哭泣。此处两写黄生心境,得知香玉要离去,虽然爱不得长久,但总算香玉会有新生活的开始,因此他是“怅惋不已”,惆怅惋惜自己和香玉的姻缘短浅;而后得知香玉已逝,他的心境是“恨极”,恨什么?恨那个移去香玉的蓝氏,更是恨自己没能早点识破香玉的身份,不能保护心上人。

他的痴情也赢得了香玉好友絳雪的信任“妾以年少书生,什九薄幸;不知君固至情人也!”,两人一起哀悼香玉,黄生吟“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 绛雪续:“连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香玉是诗句邀来,绛雪是眼泪哭来”[4]在黄生最落寞痛苦之时,绛雪陪伴左右,却始终未越雷池一步,黄生深深感叹“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他的痴情感动花神,让香玉死而复生重回他的身边。香玉刚回宫时,只是牡丹花的鬼魂形态,经过黄生一整年的悉心培育,香玉终于复活重现,“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小如盘,俨然有小美人作蕊间,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此时,黄生守的云开见月明,看到了他人生中最美的一幕。从此两人相亲相爱再无分离。

黄生的痴情是豁达奔放的,他不但不疑香玉为异类,极尽所爱对她,还一心也想变为花妖盼与香玉生死不离,这种超乎种族的爱更深、更切、更执著。当他病入膏肓时,黄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果然,黄生死后化为五叶赤芽长在牡丹花下。但后因赤芽不开花,被道士砍去,白牡丹和耐冬树也跟着死去了。转眼间,喜剧变成了爱情悲剧,也正是这最后的妙笔将黄生和香玉的爱情、绛雪香玉的友情、绛雪与黄生的友情升华到永恒。

在黄生的痴情召唤下,香玉死而复生;为和香玉同生共死,黄生丝毫不留恋人间;而当黄生化为的赤芽夭折后,白牡丹也憔悴而死。这样的绮丽悱恻爱情难道不是情痴们才独享的么?难怪蒲松龄也感慨“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

爱情是人世间最永恒的话题,神秘而难以把握。古往今来,文人名士钟爱歌颂美好的爱情,写情痴者也比比皆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篇《关雎》就是描写情痴的名篇;汉乐府民歌《上邪》也描绘出海枯石烂,坚贞不变的爱情;《孔雀东南飞》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则通过深刻的爱情悲剧在古典爱情题材中站有重要的位置;到了戏曲昌盛的元代,则出现了以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为首的一批优秀爱情作品;明代汤显祖更是谱写了离魂相恋之生死传奇;到了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所展示的宝黛间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痴情堪称中国爱情题材的巅峰[5]。而蒲松龄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绝无仅有、别开生面的塑造的一大批痴情男女的艺术形象,在十二卷近500篇故事中,爱情故事比重最大,虽然这些爱情的主人公性格各异、境遇不同,但是蔑视封建门第观念、追求纯洁真挚至死不渝的爱情、倡导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是他们共同点,他们纯洁无邪的爱情更是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汤显祖.牡丹亭.

[2] 蒲松龄.聊斋志异.

[3]马瑞芳.狐鬼与人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4但明倫.聊齋志異新評[M].

[5]郭延礼.论文学中的爱情主题[J].东岳论丛,1982,03:84-90.

(作者单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应用文写作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 王曦)

猜你喜欢

情痴黄生香玉
新疆赛里木湖
张楷良
贺中共建党百年
李胜林的诗
跛子爷
爱的乌托邦
我把疯妹许配你(中)
姻缘天定
《香玉》不宜入选选修教材
《香玉》不宜入选选修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