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15-05-30杨志云
杨志云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结合多年来在教学中的实践,本文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体会和思考。
一、教学方法上引导创新动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是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感应和接触。教师应与学生融合,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信任、理解等;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所谓“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国内外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只要学生就能主动参与,敢质疑,能坚持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教师、同学讨论,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见解,这就会建立他的自信,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小儿辨日》这篇课文之前,笔者事先介绍些自然知识,让学生逐步理解太阳的远近与气温高低的关系。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翻译、查找资料,就容易创新性地得出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上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寻找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学习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学过程中有时运用悬念导入新课,形成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创新欲望。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负荆请罪》时,设置悬念:蔺相如只是个普通的文官,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立了大功,得到国王的嘉奖,赵惠文王封他为上卿。这时,廉颇老将军是个武官,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对此很不服气,就想当众羞辱他。可到了后来,廉颇却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样一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和探寻的欲望,紧接着,让学生自己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通过探寻,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助推了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培养想象力形成创新性思维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设条件,正确引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形成创新性思维。在教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课时,课文结尾段表现得意犹未尽,这时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同学们请说出你的推断。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借助于课文在头脑里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学生们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桑娜一家的生活会变好,因为她爱这个世界,有爱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因为好人应该有好报。”有的同学说:“桑娜一家的生活会更艰难,因为多了两张口要吃饭,渔夫有可能捞不到鱼,孩子也有可能生病……”学生想象被充分激活,进入个体丰富的想象空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鍛炼,创新性思维不断形成,思维异常活跃。
四、注重个性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想办法创设提问环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而且要对学生的提问及时深化,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提问与思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三册《难忘的一天》时,我首先提示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学生们纷纷举手,拥跃发言,谈自己的想法。接着出示已经学过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照片,观察导入,提示学生还记得这张照片吗?上面的这位爷爷是谁?谁还记得他说过的话吗?邓爷爷总是那么亲切,今天他要去参观一位小朋友的计算机表演,小朋友高兴极了,这真是他难忘的一天。这样在知识的回忆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顺利地实现了迁移,进而形成了创新的能力。
教育是培植孩子创新思维的沃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要 “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虽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持之于恒,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定有一番广阔的天地。?笸(作者单位:江西省进贤县李渡镇南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