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小”与“大”
2015-05-30李政涛
李政涛
在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时常在“小”与“大”中纠结徘徊。最初是怀有对“大”的渴慕:以“大理论”为目标,朝向“大理想”“大爱心”“大境界”“大智慧”,以及由此而来的“大教育”。后来发现一味的“大”,难免失之于玄虚空洞,难以落地。转而关注“小”,如做人做事做学问中的“小要求”、课堂变革中的“小细节”、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小事例”等。如此转向来自一次醒悟:无论是大理论,大教育,还是大教学,都是靠无数个小细节来支撑的。尤其是“教育”这个大事业,始终需要无数个微小的细节和事件来打底。
一旦“小”和“大”变成眼光,自然也会转向其他人和事,包括作为教育之人的教师和作为教育之地的课堂。虽然我过去是初中教师,但相对而言,近些年接触的小学教师更多一些,对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有较多的理解和感悟。我发现,人们常常有意无意间用“小”的眼光看“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和社会大众,往往用俯视的姿态反衬自我的“高大”,施之以恩赐般的同情之眼:他们不过是一些整日陷在娃娃堆里,教着最浅显的知识和道理的教师。家长们对小学教师的“尊重”,不少也带有功利性的目的,希望用对教师的“尊重”换来对自己孩子的“看重”或“另眼相看”,这样的尊重似乎与“知识”“智慧”“能力”“地位”无关。小学教师自己也习惯性地自我贬抑:“我”不过是一个“小学”教师罢了,成天围绕着孩子,做的都是细碎繁杂的事情。
诸如此类的看法,都把小学教师“看小”了。“小学”的命名无非源于其面对的是“小学生”,小学教师就是教“小学生”的教师,仅此而已。但“看小”小学教师的眼光依然值得警惕和反省。“小”和“大”之分,不在职业、身份和地位,在于从事职业的方式和能力,在于从业者的积累、视野、格局和胸怀。教育之大小,课堂之大小,与教育的场所、空间和面对的学生年龄无关,但与教师的精神品质有关……小学教师完全可以“大”起来,但也容易陷于“小”的境地而难以自拔。
当教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少数几个学生,眼光只投注到教室里的角角落落的时候,教育就“小”了;当教师能够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更多学生积极性的时候,教育就“大”了。当教师的心思只是放在本班的学生,及自己的教学时,教育就“小”了;当教师在了解本年段学情的同时,也能回溯到前段,考虑如何在前段教学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发展,还能面向后段,思考今天的教学如何为学生进入后续阶段做铺垫、打基础,教育就“大”了。当教师终日只围绕着一本教材,几本教参教辅,其他一概不看不问时,教育就“小”了;当教师能够拓展视野,尽可能扩大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养成阅读习惯时,教育就“大”了。当教师只关注操作策略、技巧和方法,视任何理论为抽象、空洞和无用,只会用经验的方式表达经验时,教育就“小”了;当教师意识到理论的价值,并且学会用理论的方式表达经验时,教育就“大”了。当教师只是一味地抱怨环境,变成以吐槽为生活方式时,教育就“小”了;当教师能够从愤怒走向发愤和奋发有为,努力用自己哪怕是微小的行动改变,竭力让自己的忙碌变成有效率、有品位、有创造和智慧,更有成长和发展的忙碌时,教育就“大”了……
教育的小和大,与教育者的参照系,如“比较对象”的选择很有关系。一位身处偏远之地的小学教师,如果能够以远在异域的某位名师大家作为参照学习的对象,他的教育,他的人生就大起来了。反之,即使身在繁华的所谓“国际大都市”的小学教师,时时处处与本校、本区的某位教师较劲比较,他的格局就小了,他的教育和人生就小了。
真正的教育,是在各种各样的“小”与“大”之间的循环转换提升中展开和推进的。有大格局、大视野和大眼光的教育,同样需要有小细节和小事件来支撑转化。
沒有永远“小”的教育,也没有永远“大”的教育,只有永远在“小”与“大”之间穿梭转换中提升的教育。?笸(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