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生物教育中环境教育的融入

2015-05-30罗振川

关键词:渗透方法环境教育高中生物教学

罗振川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居民广泛关注的一项社会问题。伴随着对环境重视程度的加深,在教育领域中环境教育也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高中生物教学更应当将环境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文章就对环境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融合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环境教育 渗透方法;

【分类号】G633.91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要以环境作为依托,因此,治理环境污染、提倡环境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近些年,环境保护已经逐渐向着教育领域渗透,高中生物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环境基础教育,其能帮助学生明确环境保护问题与当今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故而,在高中生物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非常关键,不仅能使学生更加广泛的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树立明确的环境保护思想,逐渐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一、加强树立学生环保意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经常发现许多学生的环保意识薄弱,其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愿意环保,但缺乏科学、可行性高的环保方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带领学生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以沙尘暴为例,首先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沙尘暴的危害,然后追究沙尘暴形成的具体原因为,植被减少、滥砍滥伐、沙漠面积增大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境情况的调研,根据整个环境的变化情况总结出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先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树立起环保的意识,让这种意识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教育中渗透环保教学是非常关键的。

学校不仅使教育人才的基地,也是各类知识得以传播的重要平台。要想使环境教育知识得到普及,就应当将整个生物课堂作为环境保护知识流通的渠道。对学生进行高中生物教育,就是要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并且通过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仔细研究高中生物教材,学会适量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生活教学中去。此外,教师还应当在授课前就设定出明确的授课计划和授课目标,并且将环境保护的内容与课程内容进行紧密融合。例如,在讲解生态失调时就可以举出一些物种灭绝,动植物变异的实例;在讲解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将环境危害融入其中等。这种方法不仅非常实用,而且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工作不仅要从思想意识方面得到落实,而且要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其中。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基础知识与课外实践相互结合,不仅能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中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良好观念,而且还能拓展学生在环境保护上的知识面。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保护实践性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授课形式,这种授课形式的方法有许多种。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植物园进行观摩、学习。在植物园中植物品种繁多,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将能见识到许多课本中提到的物种,在亲身经历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而且通过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增强学生保护、改善生态的意识。历届生物教学中已经涌现出一些优秀的生物实践教学实例,例如,教师为了使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得到增强,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区,让学生亲身体会浑浊的河流、充斥着灰尘浓烟的空气、垃圾遍地、噪声轰鸣等,这种摆在眼前的实例比课本中的讲解更能法人深思。再如,教师为了使学生自身的环保知识得到充实,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特意在环保日中举行,如教师在地球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文艺演出,表达学生对地球母亲的感谢;在植树节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比拼学生对各种树木种植养护知识的了解;在节水日带领学生围绕节水展开演讲,呼吁身边人节约用水等等。这些将生物教学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的实例都非常成功,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重要性,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环保意识,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三、充分运用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要想使环境教育能够完美的在生物课堂中得到融合,教师应当巧妙的将环境教育的内容与生物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以生物知识为基础将环境教学作为知识扩充,这样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例如,教師在讲解空气污染课程时可以先为学生扩充一些有关植被的知识。教师可以呈现出某种植被能够吸收的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值、能够涵养的水分等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换算,用此中植被生存的价值,与砍伐获取的利益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受到砍伐植被的无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件、视频、动画等形式为学生呈现砍伐植被后环境的变化,展示沙尘暴、泥石流等灾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通过这种对比使学生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滥砍滥伐的危害,从自身做起并且影响身边人改变思想意识。再如,教师在讲解捕杀动物时,可以先向学生呈现出此种动物对环境的有益方面,然后向学生介绍捕杀了此种动物的害处。如青蛙能够消灭害虫,当人们开始肆意捕杀青蛙时,就会造成农田害虫泛滥,农作物减产;人们捕杀青蛙主要目的是食用,教师还可以举一些实例告诉学生青蛙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当人类食用青蛙后,寄生虫将会转移到人类体内,从而使人类患上各种疑难杂症。这种与课堂内容相互结合,实例对比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而且使课堂内容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使生产生活得到方便,人们的活动开始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要想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改善,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必须将环境与教育相结合,将环境保护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高中生物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抓住方法、找准路线,才能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灵君.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沙剑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张燕梅.我国30年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内容现代化的变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4]焦燕波.上海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学业水平考试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环境教育高中生物教学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