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罗盘:离开风水的日子
2015-05-30雷虎
雷虎
A compass is an instrument used for navigation and orientation which was first invented as a device for divination as early as Han Dynasty and later adopted for navigation by Song Dynasty during the 11th century. With the rise of Huizhou merchants, Wanan compass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tool for Geomancers since Song Dynasty. Nowadays, the “feng shui”is no longer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 for Chinese people, so what challenges Wanan compass will face in the future?
罗盘,因含“包罗万象、经纬天地”之意,亦被称为罗经。随着徽商的崛起,以地处徽州腹地的万安古镇为代表的万安罗盘,自宋以来便是风水师安身立命之雄器。如今,风水已不再是居家必备,古镇万安传承了300年的第八代万安罗盘家族,又过得怎样?
自古以来,江河交汇之处必是繁华之地。万安自也不例外。万安自古繁华,绵延五里的万安老街是旧时徽州一府六县最长的商业街,其繁华程度要甩县城休宁几条街。
行至一十字路口,见一栋门墙比周围高几分的老宅,宅门口有突兀的木质门楣。门楣前有一对红木柱,柱上写有一副,上联“信有经天纬地材”,下联“保无北辕南辙客”,横批“吴鲁衡罗经老店”。
店面不大,也就20多平米。大堂正中处摆着一张小桌和两把椅子,桌椅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副画像:一位身着长袍马褂留着粗辫子、书生模样的中年男子,手揣一只圆盘。大堂左侧是古装电影一般的中式前台,还有一位身着盘扣中衫的清瘦老者,正拿着一叠罗盘,似乎在校对刻度。
老者名叫吴水森,是这家罗经店第七代传人,大堂那张画像中的男子便是罗经店的创始人吴鲁衡。吴鲁衡并非万安土著,祖居歙县十七都五图歙坑,族人是世代以砍柴为生的山民。在清康熙年间,年幼的吴鲁衡随家人迁徙到了繁华的万安古镇。为了安身立命,吴鲁衡的父母决定让他学一门靠谱的手艺——在如今看来最不靠谱的看风水成为这家万安新移民眼中最靠谱的工作,因为罗盘制作在当时是一项朝阳产业。
罗盘分为两种,沿海派和内陆派。沿海派罗盘以定方位为主,主要用来航海,以广州为中心;内陆派罗盘以看风水为主,万安镇地处徽州腹地,有大量徽商作为风水客户,再之万安附近盛产制作罗盘的材料虎骨木,因而自宋朝之后万安便成为中国内陆派罗盘的中心,为徽派罗盘博得“徽盘”之誉。
清雍正年间,吴鲁衡从方秀水罗经店出师,又吸收徽盘、粤盘、闽盘精华,在万安上街创办了这家新式徽盘商号“吴鲁衡罗经店”。吴鲁衡创业之初,正值徽商鼎盛之时。崛起的徽商借新安江水路之利,通富春江、钱塘江通江入海,把自己的商业版图扩展到全国。而徽商又是个特别重视风水的族群,崛起的徽商开始大兴土木,吴鲁衡的店也随着徽商兴起而风生水起了。吴鲁衡借徽商之势,传六世而不断,甚至跟随着徽商的脚步,把万安罗盘之名传到全国。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夺得金奖,让万安罗盘享有了世界声誉。直到现在,他们的很大一部分销量都来自海外的华人华侨。
吴水森带我从第二进的“坊”穿出,进入到老宅的第三进中。第三进的风格和这座明式老宅很不一样,外部虽是仿古建筑,但内部却声光电结合,是面积有二三百平方米的现代展馆,这是吴家自建的“中国罗盘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从指南车、司南到罗盘这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家族世系图;有全国各地罗盘实物构成的中国罗盘流派汇;还有吴水森十几年来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吴鲁衡罗经店各个时期的老罗盘。通过三个不同的主题展厅,可以从一个家族的兴衰窥见中国传统技艺的更替。
参观完博物馆后,吴水森带我返回二进的作坊,向我演示罗盘制作技艺。吴水森说,只有这样,看罗盘时,或许才会对罗盘保持应有的尊重、敬畏之心。
这是一家传统的“前店后坊”式的家庭。一个小小的天井把老宅分为前后二进。第一进的店面很小,但第二进的坊却是有百来平米大的二层阁楼。第二进一楼巨大的空间被木板分隔成6个小房间,就如同现代办公室的格子间。每个小房间留靠中间的方位放置有一个工作台,每个工作台上放有一盏台灯,每个工作台旁都有一位师傅伏案操作。这6位师傅所操作的就是罗盘制作的6道工序:制坯、车圆磨光、分格、书写盘面、上油、安装磁针。6个房间外部空出的部位,是一个采光用的天井,与开井相对的地面则建有小桥流水。“罗盘是给风水师看风水用的,制罗盘的地方,风水自不能差。用模板档围起各个工序,让他们有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只留中间一个空缺,既便于采光,又利于工序之间相互沟通。而中间的小桥流水,则让室内工作者产生融入自然之感。”在吴水森眼中,风水不是怪力乱神的把戏,而是新的市内设计学理念。
罗盘在古代被广泛用在“堪舆之学”中,特别是徽商。无论是他们在扬州经商时建的盐商宅邸,还是衣锦还乡后在徽州建的祠堂,从选址和定向,至内天井大小、大门外照壁高度、村庄“水口”的设置,都要请风水师用罗盘来测定。“从这个层面来讲,所谓的风水,其实是一种最超前的规划设计理念。”
“制坯就是把风干后的银杏或虎骨木制成罗盘形状。之所以用银杏和虎骨木做胚胎,是因为罗盘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普通的木头容易收缩变型,变型差之毫厘,就会让测量的结果差之千里。而银杏和虎骨木质地紧密,变形极小,因而是做胚的理想材料。”吴水森拿起一块罗盘胚胎仔细抚摩,边摸边叹气:“万安镇地处黄山脚下,原本找制胚的木材是不愁的,但是现在银杏树成为了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没有证件不能砍。而虎骨木,本身生长极慢,加上万安制作罗盘上千年,已经把山里的虎骨木砍得差不多了。所谓‘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啊,要传承传统的罗盘,就必须用这些珍贵木材,从这个角度讲,罗盘制作也是有‘原罪的!”吴水森并不担心祖传的技艺会失传,他担心的是真的有一天,做为罗盘传承根基的木料没了,那么吴家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所以吴水森一直在和政府协商,希望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一些山林,或者和农户合作再种植银杏和虎骨木,这样的话,就“家里有料,心里不慌”了。
吴水森说完,走到第三个小隔间,拿起一块划好小隔子的圆盘,坐在一张放好笔墨的案台前演示“书写盘面”工序。“所谓书写盘面,就是按一定顺序从内到外书写五行八卦、干支甲子、节气方位等天文历法。别小看一部罗盘,它其实包罗万象。对传统文化不理解,就会觉得它神秘,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那我们看罗盘,就像看一部百科全书一般有趣了!”吴水森边说边对照一块写好的表盘用细毛笔在分隔盘上写蝇头小楷。待一个表盘写完,已经是十几分钟之后。他先把写好的表盘对着成品校对,然后把表盘送回作坊“二校”。片刻之后,他拿着一块“二校”、上完油的表盘,开始进行罗盘制作最核心的工序——“安装指针”。
“罗盘的中心位置叫天池,双称为太极,是安装磁针的地方。”吴水森说完,用镊子从一块黑色的磁体上夹起一根黑红二色的小磁针往天池放。安完表针后,吴水森拿起新装的罗盘边走动边左右晃动,又回到案台前拿起一块成品的罗盘,看着两块罗盘指针方位合一,才心满意足。
在吴鲁衡罗经店300多年、八代人的传承中,技艺都是父传子,只有吴水森的技艺一半是传于母亲,一半是自己“原创”,因为父亲吴慰苍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吴家这制罗盘手艺向来是传男不传女,但却传儿媳,我就是从我母亲那里学到了部分手艺,这老店才得以传承下来。”如今吴水森把自己的技艺又传给了儿子,吴鲁衡罗经店又回归到父师子徒的轨道上来。
如今的万安古镇,那个曾经依水而兴的古镇已随着水运的衰败而凋零,曾经借徽商雄起的万安罗盘也已盛名不再,就连徽州这延续了几百年的古地名,也因发展旅游的需要被冠以黄山之名。涅槃重生的吴鲁衡罗盘,虽然已不再是居家必备之风水利器,却摇身一变成为黄山旅游最具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销量更甚前代。是罗盘之悲,还是吴鲁衡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