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5-05-30李光惠
李光惠
摘 要: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地方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项基本教学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新时期必须要理清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在实践中对课程建设不断研究和探索。文章阐述了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本科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面临问题及主要措施。
关键词:课程建设;基本思路;主要措施
一、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增设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体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在课程体系上,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学术前沿、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多学科间的交叉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适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按照上述思路,2014年12月底,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教务处与各二级学院就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修订,这次修订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培养方案的文字表述方面进行了系统、认真的梳理。指导思想上切合时下教育发展目标、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了修改,摒弃了不切实际的高、大、空的论调,更具有时代精神与实际指导意义;培养的总体目标做到了在表述上的“四个对接”:专业与主导产业对接;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对接;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具体培养规格上进一步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详细化、具体化;实践教学环节上的表述更具体、明确。
(2)课程设置上构筑了公共(必 修、选修、辅修)课、专业(必修、选修、辅修)课、创新实践(必修、选修、辅修)课、业态环境(必修、选修、辅修)课四大课程模块以及12个知识和技能平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①课程体系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合理确定学分比例,增设学科前沿和综合性课程,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要求。②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每个专业设置有5~8门核心课程,并围绕核心课程设置应用型课程群;核心课程体现专业核心能力, 应用型课程群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术技能。③创新实践课模块中设置创新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参加科研课题、发表论文、发明创造等多种途径获得学分。④通过自主选修课程、辅修课程,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多种需求的适应性。
二、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匹配。对应用型人才界定不清,有的盲目照搬重点大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造成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和课程内容趋同。
(2)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尚待提高。教师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知之甚少,对讲授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有的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不够,造成课程目的不明,内容杂乱、繁多,重点、难点不突出;有的教师学历、学位高,学科水平高,教学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足。师资严重匮乏,教师疲于应付上课,无暇顾及课程建设。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措施
(1)围绕人才类型、层次定位,构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而确定了课程内容的总量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总量中,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先,分配好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三者的量。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构建课程体系, 打破以学科知识构建课程体系的局面。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强调讲授法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
(3)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推进我校课程建设工作,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上网共享。
(4)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学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能力培养需要和学科专业特点,构建以基础实验课培养基本技能, 以专业实验、实习实训、专业综合实践为延伸,以毕业设计(论文)为综合训练,结合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5) 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按照质量标准和评估实施办法,学校每两年开展一次专业评估和专业带头人考核及精品课程、优秀课程评选;通过校督导组专家评价、教学单位评价(包括领导、督导组、同行教师)、学生评教三个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6)建设一批优秀课程。争取三年内建成校级、省级精品课程,校优秀课程,校重点建设课程,形成分项管理、重点突出的多层次课程建设体系。学校将在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育和创建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效应,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
四、关于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一点思考
(1)努力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本人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逻辑的把握;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能掌握并合理使用传递知识的方 法; 三是对于知识所涉及学术领域、 行业产业进展与需求的了解, 并能恰当地进行知识选择与组合;四是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仅仅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依靠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教师转型。 这种转型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行业产业背景的学术发展, 提升解决产业问题的研究能力;二是通过一定的措施,让教师走出书斋校园、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知、认识社会需要, 获得与目标指向相一致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唯有如此,才能突破传统的学科思维局限性, 才能使 “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理念层面进入到课程建设层面, 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
(2)将课程建设从“教师”立 场 转 向“学生”立场。尽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已经十分普遍,但是,从教育实践来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尚未完全确立,高校的工作没有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来考虑, 这也突出地表现在课程建设上。“以学生为中心” 就要求课程建设站在学生立场之上,以有利于“学”为课程建构的原则,以学生能够“学会”“理解”和“会用”为执行课程的目的, 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标准。 要评价学生“学”的效果——学习增量,以学习效果评估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以学生的立场来建构和实施课程,也需要坚持学术标准。 这就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