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啤酒出口竞争力分析

2015-05-30王颖

2015年8期

王颖

摘要:本文通过简介中国啤酒进出口现状、计算对比中国及世界主要啤酒进出口国家竞争力相关指数,分析得出中国啤酒出口竞争力整体较弱的现状,进而结合理论阐述竞争力较弱原因所在。

关键词: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

1、中国啤酒进出口贸易现状

据统计,中国啤酒出口额从1992年的0.31千万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1.63千万美元,年平均增长19.35%,接近世界平均啤酒出口增长水平;进口额则从1992年的0.01千万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231千万美元,年平均增长10.54%。而2009-2013年中国啤酒进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出口,且进口总额在2012年首度超过出口总额,差额在2013年进一步拉大。中国啤酒出口国分布遍及五大洲,但亚洲是我国啤酒出口集中地,占比72%以上。

2、中国啤酒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

2.1 国际市场占有率(MPR)。MPR =(一国某产品出口总额/全世界该产品出口总额)×100%

一般来说,当MPR大于20%时,我们认为一国该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当MPR介于10%~20%之间时,我们认为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介于5%~10%之间国际竞争力一般;5%以下则表明该产品国际竞争力很弱或不存在。

中国P值远小于1,说明中国啤酒产品质量及附加值低于进口国。需要指出的是,P不仅低于出口大国荷兰,也低于进出口及生产额都低于中国的日本、韩国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中国啤酒出口竞争力较弱的理论分析

3.1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产业转型。依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应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传统啤酒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以前一直是劳动密集型国家,因此具有比较优势。近年随着职工工资、工资最低标准、员工福利待遇的日益提高世界啤酒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这种优势渐渐消失。

3.2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分析——生产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依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生产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资源要素的产品。我国啤酒主要原料的大麦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进口。2013年中国大麦进口总额达到252.7万吨,创历史新高。产量却从2006年的31296万吨锐减到2013年的72.5万吨,减少幅度高达76.66%。

3.3基于微笑曲线分析——产品研发和国际市场营销不到位。目前中国啤酒行业还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即制造阶段,依据如下:其一:中国啤酒产品质量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产品附加值较低。其二:国内啤酒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研发不到位。生产的啤酒以“淡啤”为主,缺少不同风味的产品,不符合国外口味需求;包装主要以吨酒和瓶装啤酒为主、易拉罐等其他包装比列少;以低端啤酒市场为主,中高端和精致啤酒市场份额仅占国内20%左右。其三:国际营销中的市场定位不合理。中国啤酒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而对需求量较大的美洲、欧洲的出口却很少。

3.4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分析——缺少政府保护和干预。战略性贸易政策观点强调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政府干预对一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外资企业不断兼并收购中国大型啤酒集团股份,中国啤酒行业面临寡头垄断的危机,目前国内五大啤酒集团就只有燕京啤酒没有外资成分。鉴于此,中国政府应加强干预以提升中国啤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中国政府显然没有这么做。(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韩永奇.在啤酒业徘徊在十字路口[J].产业,2014.

[2]张伟云.外资逐鹿中国,国有品牌如何突围[J].科技日报,2014.

[3]何颖.中国酒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11.

[4]章玉.啤酒业五巨头聚首共商行业发展大计[J].中国食品安全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