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席里柯《艾普松赛马》中赛马的奔跑动作

2015-05-30王霞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跨越赛马姿态

摘 要: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先驱席里柯(G6ricault,179l一1824)于1821年创作了一幅油画《艾普松赛马》, 之初广受好评。然而随着摄影术的发明,人们在拍摄奔跑的马匹时,却发现马的奔跑姿态同人们惯常认为的姿态大相径庭,于是有人对席里柯所画的《艾普松赛马》中的赛马奔跑的姿态也提出了质疑,认为是错误的画法,并且提供一组奔马的照片来证明他们的质疑是正确的。经过油画和照片比对,人们接受了质疑者的观点,认为马的奔跑姿态确实存在某些问题,但是很多学者在接受这个事实的同时纷纷为画家进行辩解,认为奔马的这样画法是艺术创作的需要,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不必大惊小怪。

关键词:艾普松;赛马;奔驰;跨越;姿态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先驱席里柯(G6ricault,179l一1824)于1821年创作了一幅油画《艾普松赛马》, 之初广受好评。然而随着摄影术的发明,人们在拍摄奔跑的马匹时,却发现马的奔跑姿态同人们惯常认为的姿态大相径庭,于是有人对席里柯所画的《艾普松赛马》中的赛马奔跑的姿态也提出了质疑,认为是错误的画法,并且提供一组奔马的照片来证明他们的质疑是正确的。经过油画和照片比对,人们接受了质疑者的观点,认为马的奔跑姿态确实存在某些问题,但是很多学者在接受这个事实的同时纷纷为画家进行辩解,认为奔马的这样画法是艺术创作的需要,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不必大惊小怪。

一、质疑者的证据并不可靠

的确,质疑者提供的照片很好地表明了马在奔跑过程中的四肢细节,也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纠正了人们的一些认识。这在照相机发明以前是无法做到的。然而,质疑者仅仅就这一点断定《艾普松赛马》(图一)中马匹奔跑姿态画错了,似乎并不具有十分的说服力。其实,质疑者的质疑是基于如下假设:第一,质疑者认为画中描绘的只会是速度赛马,而不会是越野赛马或障碍赛马。质疑者没有考虑到在所有可能的条件下,马匹可能做到的肢体动作,也就是说,质疑者只考虑了马匹在平坦的跑道上持续地前进,而没有考虑到马匹在遇到障碍或沟堑时跨越过去时的动作姿态。而赛马可以分速度赛马、越野赛马、障碍赛马等多种形式和项目,运动项目路况条件和赛场配备也不同,马匹需要完成的动作也不相同。越野赛马和障碍赛马都有跨越动作。第二,质疑者认为画家画赛马比赛只应该描绘奔跑的马,而不应该描绘跨越的马。如果仔细对照油画中画家所描绘的赛马场面,可以看到,画家描绘的好像不是在平地上的奔跑状态,而是在原野上而马正在做的是跨越动作。质疑者所提供的照片只是符合速度赛马中马匹奔跑的动作特征,却不是越野赛马中马匹在特定赛场条件下,在特定路段马匹完成特定动作比(如跨越障碍或壕沟)时所呈现的特定动作姿态。而画中马匹的姿态则符合越野赛马中马匹的跨越动作,画面的背景起伏不平,远处有山丘近处有沙石状的凸起,据此可以肯定这是描绘的越野赛马,马匹是在腾跃,由此理解为画家在表现马匹跳过障碍或沟堑也未尝不可,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画家,为了表现赛马奔腾的气势,省略一些赛场细节比如障碍物等也是完全可能的。也就是说,画家是在描绘跳,而不是描绘跑(越野赛马本来就是时而跑时而跳的)。因此,对这幅画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席里柯表现的是越野赛马中的某个跨越的动作,而不是在平地上的奔跑姿态,同时他隐去了实际的障碍物等背景中的一些细节,马在跳跃时所爆发的力量比在平地上更为壮观,选取这种姿态更能表现浪漫主义激情,是一种以貌取神的手法。

事实上,质疑者的真实想法是,在速度赛马中马匹不可能出现跳跃的动作姿态,就是说马不可能跳着跑,这当然是正确的,问题是他们一开始就把《艾普松赛马》假设成了速度赛马,从而认为画中的马匹只能是跑的,不能是跳的。事实是席里柯画中画的确实是跳起后的姿态,而质疑者也确实无法证明画中的马确实是奔跑在平坦的路途上,却不是在跨越某个障碍物或沟堑时腾空跃起的状态。

二、席里柯是否画错难以确定

席里柯有没有可能犯这种错误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第一,先说“不会画错的可能”。首先,席里柯虽然是浪漫主义画家,但是也并不随意捏造细节,忽视形象的客观真实性,而是非常注重细节的客观真实性,可用美术史学家丁宁的话概括为“既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又是现实主义的严谨”。 席里柯的《梅杜莎之筏》这幅画画幅巨大、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情节激动人心,构思大胆富有戏剧性,构图严谨充满律动,画中人情感激越。人体塑造坚实有力度,光影对比强烈,色调沉郁,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这幅杰作的问世,开辟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道路。在同时代的画家中,席里柯是以创作态度异常严谨而著称的,为了完成这个悲壮的现实主义作品,他努力作了大量工作。画家为了创作《梅杜莎之筏》, 详细研究生还者的回忆文字,还亲自拜访几个幸存者,依据亲历者的描述制做了一只类似“梅杜莎”的木筏,亲自乘坐在海上漂泊,以获取真实的环境、气氛和对大海风浪变幻的体验。他反复构思,画了多幅构图。为了能真实地再现当时遇难者遭遇的悲惨情景,他亲自到病院观察垂死的人的情态,为了描绘死者的肉体色彩,他将解剖的死人体浸于海水中观察其色彩变化,他还请黄胆病人为他做模特儿,据说病中的德拉克洛瓦就曾做过他的模特儿,他的艺术观和创作直接影响了德拉克洛瓦。另外,席里柯研究了大量前辈大师表现死亡的创作手法,为自己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可以看到,席里柯严谨的创作态度,为了造型的真实,可谓是殚精竭虑的。其次,席里柯对马有精深的研究,席里柯短促的一生与马紧密相连,他自幼崇拜驯马演员,画马的作品多达千幅,最后还因坠马受伤而死于33岁的盛年。《受惊的马》《狮摞马》《埃普松赛马》都是捕捉动物神情的得力之作。席里柯对马的喜爱达到痴迷的程度,简直是个“马迷”, 如果走在街上,看见一匹有特点的骏马,他就会被其跃动的形态所吸引。后来,他研究了英国著名动物画家乔治·斯塔布斯的所有画马的作品,练就了一手抓住运动中的马的特征进行速写的本领,并撰写了长期研究的成果,这就是无论在美术学或生物学都大有价值的《马解剖学》。他创作了两幅以龙骑兵为题材的绘画,画面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张力,马的形态准确生动。1814年,为了进一步研究马,他甚至参加了复辟王朝路易十八的近卫骑兵队。席里柯不仅喜欢马还喜欢看赛马,常用速写出色地抓住马在运动中的姿态,画马的作品多达千幅,其中有许多赛马的作品,《艾普松赛马》就是他在英国逗留期间所绘。不仅画马,席里柯还热衷于跨马驰骋,而这却是致命的——在1824年的一次马赛上,他不幸坠马,摔断了脊椎不治而死,带着未尽的才华逝去,年仅33岁。显然,席里柯对马的熟悉程度绝非一般,按道理说席里柯在画马方面犯错误的可能性应该是比较小的。

第二,现在说“画错的可能性”。既然席里柯对马有如此深入的了解,他一定不会对马的奔跑姿态陌生,那么是不是就不会把赛马的奔跑姿态画错呢?资料显示,从古代亚述石刻开始就有四只马蹄前后腾空伸展表现马的奔跑形象(图二),一直到席里柯的时代甚至更晚一些,都有这样的奔马形象。中国古代绘画表现马的奔跑也用很相似的手法。其实,这种奔马形象是把马的奔跑动作和跨越动作混为一谈了,过去的人们认为马匹在疾驰的时候是前后伸展四肢油画乡村赛马图片跨越的姿态。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古代的路况比较复杂,没有现在这么多平坦的路面,马匹在跑动时可能时跑时跳,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疾驰的时候就是前后伸展四肢的样子,在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电影《乱世佳人》中有一个电影片段,表现的是郝思嘉的父亲骑马回家的情景,其中的路况就很多样,有跨栏、越过溪流、乡间小道等,这很好地体现了古代可能的路况条件。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没有照相机,人们不可能借助这个工具把马匹快速奔跑的许多细节观察清楚。现在的问题是席里柯是否有可能受到这种画法的影响,采用这种表现技法来体现马的一往无前的奔腾气势,不知他是有意为之,还是根本就不知道马匹在上述质疑者所提供的照片中那样的奔跑方式。席里柯是像古人一样把跑和跳混为一谈了呢,或者就是要画马跨越的动作呢,搞不清这个问题,那么也就难以断定席里柯是否真的画错了。然而,退一步来讲,即使席里柯真的把马跨越的动作误以为是马奔驰的动作,单就这个跨越的动作本身来看,席里柯是没有把跨越动作画错的,因而也不算是致命的错误,毕竟这是一个正确的跨越动作。如果席里柯在画面里加上一个障碍物就好了,那就毫无疑问了,马匹就是在跨越了,果真如此的话也就不会产生争议了,但真是画了的话恐怕画面就没有这样壮观了。

三、结 语

尽管学者们一致并且为席里柯在《艾普松赛马》中描绘的赛马形象进行辩护,认为艺术家可以而且应当运用艺术的手法处理画面形象,甚至改变现实当中的客观存在以适应创作需要。但是在现今艺术家的绘画实践中却很少有人再像席里柯那样用四肢伸展的姿态创作马的奔驰形象了,大概是画家们认为这种姿态确实不是马匹实际的奔跑姿态而不敢违背事实,同时担心这样画会受到类似对席里柯的指责吧。可见质疑者的这些照片产生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这种局面的形成当然不排除有其他原因的综合作用,画家害怕犯错误恐怕是其中之一。在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上,科学发明深深地影响了艺术创作,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是科学取得了胜利。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E.H.Gombrich).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2]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敢,西方艺术中的马[DB/OL],人民网.http://art.people.com.cn/n/2014/0126/c374121-24233574-4.html.

[4]西方马艺术[DB/OL],雅昌博客频道.http://blog.artron.net/space-611646-do-blog-id-1143408.html.

[5]唐章怀太子墓壁画《狩猎出行图》[DB/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9685a0102e0j3.html.

作者简介:

王霞,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跨越赛马姿态
赛马
赛马比赛
攀爬的姿态
向着各自的梦想奔跑——《赛马娘 Pretty Derby》
全新一代宋的新姿态
跑与走的姿态
Música china en clave de Ecuador
浅谈美术创新的“三跨”
煎熬与跨越
“卡夫丁峡谷”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