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5-05-30张兵丁美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就业问题实证分析

张兵 丁美月

摘要: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关系到社会和谐、国家稳定。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我国必须依靠投资,特别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投资来调整经济结构,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便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近年来,关于投资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很少,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FDI的就业效应。本文主要研究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关系,对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问题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是考察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影响,进而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就业问题;实证分析

一、前言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我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是民生之本。长久以来,就业问题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在2014年趋于平缓状态,社会就业压力依旧突出,尚待解决的老问题与新产生的问题相互交汇、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相互交织,让我国在解决就业工作上压力倍增。为了从根本上促进就业、增加就业机会,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都是利用的积极就业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已将诸多精力投放到解决就业问题上。

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通常情况下,消费一般不会存在较大起伏,相比起来,投资具备很强的灵活性。由传统的数据可以得出,陕西省乃至中国的投资自2000年以来每年增长的幅度都比较大。所以,研究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关系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很多学者对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关系进行了研究。马克思是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投资与就业关系;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把失业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索洛(Solow,1956)提出了奠定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基石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并对哈罗德-多马增长理论中的缺陷进行了修正;柯布道格拉斯用指数的形式构建了资本、劳动力、技术与产出的关系;刘芳(2012)对鄂尔多斯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只有政府把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首要目标,资本的高投入才能在带来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带来就业高增长;郑浩(2010)得出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

本文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分析方式,采取概念框架、实证分析、结论和政策建议的研究模式,目的是为了能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 理论基础

(一)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影响就业

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动表明三次产业就业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转变。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1990年-1994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二产业。1994-2010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猛增,高于第二产业。2011年-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下降速度加快,第三产业突然下降。

(二)陕西省经济增长是影响就业的决定因素

纵观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一定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决定这就业需求的总量。在特定的条件之下,一定的劳动投入和与之对应的资本投入相结合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所以,经济增长的快慢就决定着劳动需求水平的高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问题最终将高度依赖于经济发展状况。

(三)陕西省投资拉动GDP增长为扩大就业创造条件

投资一直以来是推动陕西经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支出法进行核算,GDP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消费、投资以及进出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这三种要素中对陕西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投资。陕西省在2014年的固定投资额为12840.15亿元,GDP为14453.68亿元,投资率接近88.8%。1990-2014年的25年间投资率平均达到67.43%,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90.65%。

三、 实证分析

(一) 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本文采用陕西省1990一201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数据。其中 TZ代表固定资产投资,JY代表就业总量,JY1 代表第一产业的就业量,JY2 代表第二产业的就业量,JY3代表第三产业的就业量。投资的单位是亿元,就业的单位是万人。

(二) 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从表3.1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总就业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第一产业就业呈负相关,与二、三产业就业呈正相关,且与第二产业就业的相关性强于与第三产业的相关性。

(三)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关系的滞后相关性分析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关系的滞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投资的前期变化不能有效地解释总就业的变化。

同理,第一产业投资也不是引起就业变化的原因;第二产业就业不是投资的原因,投资也不是第二产业就业的原因;第三产业就业不是投资的原因,而投资是第三产业就业的原因,说明投资的前期变化能有效地解释第三产业就业的变化。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对投资和就业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投资对推动就业的作用在逐渐减小。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受到人口压力、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迅猛的经济发展和大力度资金投入并不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的就业机会增长目标,也不一定会扩大就业机会。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陕西省的就业问题,就固定资产增加的角度上来说,政府需要对经济结构做出适当优化,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和规范,增加资金投入,为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条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为政府分忧,以此来有效解决陕西省所存在的就业问题,为促进陕西经济发展发挥其重大作用。从产业结构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得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会从很大程度上对解决就业产生推动作用。第三产业自身独具优势,它拥有诸多第一、二产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从目前世界各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来看,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来解决本国的就业问题是普遍选择。

(二)相关建议

1、“就业优先”原则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人民获得了就业机会才能够生存、改善生活质量。才能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从而才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个人,同时也关乎着国家的命运。从实质上解决就业问题、提升就业率不但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同时更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就业率得到保障才能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保障、得以提升,消费水平也自然而然得以提升,经济发展也得以拉动。因此,政府需要充分重视就业问题,把解决就业、提升就业率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资金投入时,需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把增长就业放在政府工作的优先位置。政府在进行投资结构安排、布局产业等经济活动时,把就业指标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目标进行规划。在以往的政府投资工作中,就业问题与投资问题极少被罗列到一起进行探讨,这使得解决就业问题上的资金投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政府需要在政绩观上做出相应改变,把解决就业问题归入到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中,对政府政绩考核方案进行规划和完善,将促进社会就业目标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统一结合起来。

2、实施投资项目就业评估制度

建立起投资促进就业评估体系,在项目立项、审批、核准、备案、项目实施和项目建成后,建立就业约束指标体系。在进行重大项目决策时,将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备案投资项目一项重要条件。在实施投资方案时要对将要吸纳的就业数量、增加的就业岗位相关指标进行重点明确。在重点项目实施前,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依照预期的目标加强检查与监督。对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产业或部门需要优先予以支持和鼓励。在公益性或是具有较强公共产品性质的领域政府需要对其进行重点投资,除了要加快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外,也需要有意识的将投入力度向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行业倾斜。

3、带动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实践表明,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单是由于受到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的影响,而且,如果单是依靠政府进行大量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也可能会产生一些相应的负面影响,政府拉动的投资是否能够有效带动民间投资需求的提升决定了经济能否持续回暖。民间投资在固定的时间内具有较强的波动性,而民间投资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扩张与紧缩的影响,其波动幅度与经济发展的扩张和紧缩呈现着一种统一的趋势。因此,如何能够真正构建出又快、又稳的经济发展机制成为当务之急的工作。必须要从根本上发掘民间投资所具有的根本性的拉动作用,对民间投资的流向加以引导,拓展和开放各种民间投资渠道,将民间投资引导向关键位置。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各项优惠政策与扶持政策,把民间投资集中在具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的行业。民间资本投资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4、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与消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是相对的。简单来讲,“积极”就是运用政策手段为劳动者提供创造就业机会和条件,从根本上为其解决就业问题;而“消极”主要指的是在一定周期范围内,利用政策或者是经济扶持的办法将失业者“养起来”。换一种说法就是,侧重于进行刺激性的供给方式属于“积极”政策,提供就业条件给失业者,将就业机会和挣钱门路提供给劳动者;侧重于对需求的刺激属于“消极”政策,将失业者存放起来。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过度干预,不但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合理配置,也破坏了劳动者在市场上所具有的主体地位。未能对负面作用进行足够重视,从表面上看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解决一些就业问题,但是长期如此,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所以,不能够忽视劳动力配置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从整体出发,将劳动力市场结构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让劳动力市场消息畅通无阻,在劳动力市场中需要对供需双方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明确。从宏观上利用市场手段、经济手段对劳动力市场加以整合,让劳动力的流动更加顺畅有序,节约产生的各项不合理成本,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规范和政策,以避免劳动力市场受到过多的外部干扰,真正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的作用。确定劳动力在劳动市场的主体地位,提升个人就业与创业能力。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的意识,放弃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提升劳动者自我解决就业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FANG P,XIONG D,GUO C.The effect of parenting styles on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in Chinese).[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3, 1:78)81

[2]郑皓.投资与就业的关系理论与实证分析.[D].重庆理工大学,2010,6

[3]陈巧玉,杨彦玲,石书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与就业的分析.[J].当代经济,2007(4X):13-14

[4]郑玫,傅强.重庆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相关效应.[J].发展研究,2008(4):64-66

[5]朱听羽.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GDP和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09(9X):13-15

[6]刘芳.鄂尔多斯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大学,2012,5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投资就业问题实证分析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