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5-05-30施军
施军
2013年小学数学标准(修订版)中明确规定,要“使孩子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逻辑思维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正确的引导创新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必然趋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和儿童心理特点粗略的谈以下几点:
一、学会认识和掌握逻辑思维的特点
孩子在日常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对数学客观世界认识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
1.顺向性
这种思维是以问题的条件推倒结果之间基础进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只有一种思路。也就是思维时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
2.逆向性
与顺向性思维方法相反,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
3.横向性
横向思维发展以所给知识和条件出发,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发展、创新出与一般孩子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沟通知识联系,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
4.散向性
散向性思维侧重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认知客观世界的最高水准,需要教师注重平时的教学积累和培养、引导。
二、依据思维能力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教学感性材料
思维的感性材料,就是指用以实物直观或具体表象进行思维的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
2.从基础知识中“请”出思维活动
小学数学知识点比较集中,注重概念、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淡化概念知识,重点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由来,即所谓的注重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
3.有意识培养孩子联系旧知,发挥想象能力
课堂教学中注重孩子已有知识的联系,唤醒旧知与新知之间的需求联系。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4.重点训练,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孩子思维能力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需要重点训练,多次实践才能完成。教师有意识的锻炼孩子在学习习惯、和他人合作学习探究等方面进一步培养孩子的数学情怀。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势,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为孩子的后续教育和终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多研究儿童心理学和适合孩子思维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目前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