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文化内涵与学科文化建设
2015-05-30李永清朱锡侯海量陈林根
李永清 朱锡 侯海量 陈林根
[摘 要]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是大学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体现。学科文化建设是大学突破传统格局、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所在。根据文化特性及学科文化构成,可以探讨学科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学科文化建设应该从学科人才梯队、学术生态环境、教学科研条件、治学态度与精神以及学科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学科文化 内涵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19-03
长期以来,人类在探索自身和外在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这些理论体系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就形成了相应的学科,大学殿堂正是在各类学科的百花齐放下而熠熠生辉。基于办学理念和学科建设历程的差异,不同的大学在学科培育和发展中,每门学科逐渐形成独有的学术传统、治学理念和研究领域,经年累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标准、学术规范、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传承方式,是学科发展中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精神。因此,学科文化建设在学科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将从学科文化内涵和学科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这也是大学学科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学科文化内涵
所谓“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具体而言,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探索、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而创造的物质形态、族群传统、组织结构和其他精神产品,与社会群体的发展历史、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并对群体未来的发展起到内在源动力的作用。
英国学者斯诺把文化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实际上就是两种学科文化。科学文化主要指自然科学领域 (如物理学、数学)的文化,其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主要指历史学、社会学、法律学等领域的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体现对人本身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2]
美国学者克拉克则从高等教育组织的观点出发,对学科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认为高等教育是由产生知识的群体以特定的方式构成的学术组织,它既是社会结构又是文化存在,而学科文化正是其组织结构特质和基本内在要素。[3]学科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体现该学科领域特定的学术观和方法论,既包括学术传统、价值理念、群体风范等精神层面,也包括学科理论体系、技术专长、论文著作等物质层面,是学科特有的一种知识探求和传承的行为准则,是学科成员在拥有自身学术价值观和学术特质的同时所共有的一种治学精神和内在力量。学科文化植根于学科并促进学科向前发展,它是学科的精神以及灵魂,是学科生命力的源泉,是学科价值导向、学术行为和学术氛围的基础;离开文化的学科,其发展生命力是有限的;没有文化的沉淀,也不可能形成真正高水平的学科。[4]
二、学科文化建设
学科文化建设是大学学科建设的“魂”,是一个学校学科建设基因和精神内涵,决定着该学科的外在风貌和生命力。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来看,学科文化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可以为学科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科文化建设水平既是学科发展程度的标志,同时又是学科继续进步的基础和精神力量,先进的学科文化可以促进学科自身的长远发展,促进学科的交流、融合、创新,使得学科不断完善,声名远扬。
然而,学科文化建设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人提出根据学科主体、管理过程与学科文化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而细化研究学科文化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培养目标的选择、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群体的培养、学术氛围的营造等。[5]但这些理论缺乏普遍性和适用性,至今还未构建形成严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体系。[6]
学科文化是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科建设的主要元素一般包括:人——师资人才队伍;环境——治学环境及学术氛围;条件——教学及科研软硬件设施;信仰——对学科知识和真理的追寻态度;制度——保障学科建设要素优化进步的必要约束等。以下将从上述几个要素出发,探寻学科文化建设之道。
(一)学科人才梯队建设
“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里所谓大师,就是某一学科发展的奠基人和引导者,是学科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先行者,他引领着该学科文化的发展,本身也作为学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风范、治学态度、个性特征等都是丰富该学科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
所谓“名师出高徒”,每一个优秀人才的产生绝不是独立进取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在诺贝尔奖获得主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曾经跟随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做科研工作,这种研究经历往往使获奖者的获奖时间大幅提前。而且在这种师徒相传中,形成了特有的学科文化和传承模式,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在网络时代,学术交流更加方便,信息渠道更加通畅,很多时候即使没有师徒的名分,但更多的学者也有机会得到行业学术名师的直接或间接指导。因此,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国际合作交流,对于加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是非常有效的,这本身也是学科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7]
(二)学术生态环境建设
学科建设和学科文化的进步,除了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更新外,更要注重相应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良性的学术生态环境有利于学科发展和进步,并应该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1.体现优胜劣汰,自然优化选择的规律。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先进的文化最终引领人类走向现代文明,这是不同文化优胜劣汰的结果。同样,对于学科文化来说,先进的学科文化引导人们追求真理,体味“真、善、美”带来的身心愉悦;落后的学科文化则可能带来学科的衰亡,甚至是文化灾难。只有在学术界逐渐形成推陈出新,弱化“学霸”们在科研资源分配等各方面的长期支配地位;支持年轻人创新,支持交叉融合,反对庸俗裙带学术不端;学术界齐心共识,意识到建立优胜劣汰的学术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时,才能为学科的持续发展进步注入生机和活力。
2.体现继承先贤,开拓创新的学术传统。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被誉为科学高速发展的黄金百年,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不断涌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主要得益于期间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在相对论的酝酿过程中,爱因斯坦就受到了“洛伦兹变换”、“彭加勒相对性原理”等理论的启发,并在继承部分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认为“整个物理学的基础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造”,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空间、时间观念和运动基础理论,最终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这是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催生了伟大的科学成果。
对于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文献资料来源广泛,学术交流更加便捷,发扬“继承先贤、开拓创新”的学术传统,加强学科文化建设,具有新的特点。一是要着眼学科优势,优化人员结构。人是学科文化建设的基础与核心,继承学科传统并不是简单的师徒相传,而是应着眼学科特点和发展需求,从更广的范围挑选人才,尽量避免近亲繁殖式的传承关系,要体现继承群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二是应着眼未来发展,立足兼收并蓄。强调继承学科传统但不能妄自尊大、盲目排外。在学科交叉融合高度发展的今天,只有在坚守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用更开阔的眼界和胸怀,更谦虚和敬畏的态度,去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这样才能更好保持和开创自身学科的优良传统,建设形成有影响力的先进学科文化。
3.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氛围。“自由是创新的土壤”,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是良性学术生态环境构建的关键要素。真理是知识顶峰的明珠,同一学科的不同学者,在攀登知识高峰的过程中,尽管方向是一致的,但由于视角、观点、方法等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学派。不同学派由于深陷自身的思维世界难免存在局限性,正是这种各自局限性的存在引起不同学派之争,有些争辩甚至很激烈而且持续很长时间。作为大学学科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应该坦然面对这种局面,需要做的只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让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良性的存在,应避免进行行政干预。
4.体现百舸争流,勇立潮头的良性竞争氛围。学科的发展需要带头人,但学科带头人的确立目前国内还存在的一些历史积弊,诸如“学霸”现象、“学官”现象、带头人终身制现象等,这对良性学术生态环境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一,应该坚决废除“学官”兼任学科带头人的现象。当前大学行政化趋势明显,很多教授花心思谋取一官半职,部分行政领导巧取学位和职称实行“双肩挑”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现行体制下,“学官”们固然可以在学术资源分配上为本学科谋求更多的实惠,但从长远来看,“学官”忙于行政事务,无暇深思本学科发展规划,远离教学科研一线,不仅影响学科的良性发展,而且本身作为学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为本学科的后学们树立了不正确的示范效应。其二,应该废弃学科带头人终身制。有些大学的部分学科曾经出现了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专家和院士,但后期进步乏力,为了维持学科声誉,即使在老专家已经身体不济的情况下仍然邀请其担任学科带头人。还有的学科带头人则是不愿让贤,将其视为学术地位的象征,这些现象对培育勇立潮头的优秀学科带头人都是不利的。积极的做法是建立学科带头人良性竞争机制,实行学科带头人任期制,任期结束后进行业绩评估,通过优化指标体系来科学评价其任期内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为本学科发展选好引路人。
5.体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旺盛生命力。学术生态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一个特定群体进行特殊活动的小环境,它受制于整个大学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和政治环境等外在的大环境。在某些时候,构建学科发展所需的学术生态环境与现实大环境会存在冲突,面对与大环境的这种冲突,在构建学术生态环境过程中,应避免与大环境的对立,不能搞唯学术生态论。学科要发展首先要适应大环境,这是现实基础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立足通过本学科的发展来改善大环境,从而适应环境,建设环境,使其更好地为本学科文化建设服务,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这正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学科文化的特征。
(三)教学科研条件建设
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是学科文化建设发展的必备基础,其建设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硬件基础。学科建设中的各种教学、科研、交流等学术活动都需要相应的硬件条件保障,如场所、实验设施、教具、设备等,这些硬件基础为学科文化的积淀提供物质前提,有些见证重大学术活动的硬件设施,往往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广为传颂,在精神上激励后辈的同时,也愈发体现出其独特的学科文化韵味。
2.注重软件配套。学科建设中的配套软件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注重硬件与软件建设相辅相成,为学科文化的发展贡献合力。各类共享数据库、共享交流平台等,均为学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诠释和反映着学科建设的风貌。
3.注重辅助条件。辅助是相辅以助,并非无足轻重。学科文化建设中的所谓辅助条件,就是促使学科繁荣发展的辅助手段和外部条件。
(四)治学态度与精神建设
目前,随着高校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和异化,大学学术氛围出现浮躁现象,学科建设中功利性、短期性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些对学科文化的建设和进步是很不利的。从长远来看,它不仅影响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到大学甚至国家的进步。治学态度与精神作为学科文化的精髓,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
1.倡导坚持真理的态度。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作为学科建设者和学术团队的成员,在科学知识的求索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真理,这是一种治学的态度,更是一种做人的取向。在学科文化建设中,坚持真理的体现既需要学术节操的自我陶冶,也需要学科泰斗的率先垂范;后学们应在学习与自省中汲取学科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作为新鲜血液输入到学科文化建设中来。
2.倡导锲而不舍的精神。科学探索之路充满艰辛坎坷,每个学科建设的参与者更多的时候是没有鲜花和掌声的,需要的是耐得寂寞、享受孤独的思考者。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种外来因素时刻影响着学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冲击着学科文化本身。此时,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更要强调锲而不舍的品质,从学科文化上引导成员坦然积极地面对学科文化面临的冲突,主动探究外来因素与学科文化冲突的内在原因,努力寻找汲取外来文化营养强化自身学科文化的有效途径,在秉承学科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这种锲而不舍中凝结出学科的成就,并升华成为学科文化的重要组成,激励后学者继续前进。
(五)学科管理制度建设
常言道:“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不如制度留人”。从人才建设的角度而言是这样,对学科文化建设而言更是这样。学科制度建设主要是指对学科团队个人及其学术行为的相关约束和规范。要将学科建设管得好、管得活,必须从管理创新入手,抛弃桎梏及传统约束,从管理理念、组织机构、战略规划、奖惩机制、人力资源等方面入手,切实从管理制度创新上为学科文化建设注入活力。[8]
三、结论
学科文化内涵丰富,对学科发展影响深远;学科文化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灵魂,是学科进步的精神力量,对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科文化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优化学科成员结构、治学条件和管理机制等内外因素,重点要构建良性的学术生态环境,为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筑牢基础。建设积极向上的学科文化就是建设学科的精神家园,每一个学科成员既是学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也在传承学科文化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思想和贡献,并成为学科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参与和创新学科文化建设对学科的繁荣和大学文化的复兴都是很有意义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夏征农,陈至立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2] C·P·斯诺(英)著,陈克艰等译.两种文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游玉佩.学科文化核心要素及其培育探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5] 刘少林.高等学校学科文化建设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07(2):56-61.
[6] 高山.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7] 郑红午.大学学科建设进程中的学科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 OILI-HELENA YLIJOKI. Disciplinary cultures and the moral order of studying-A case-study of four Finnish university departments[J]. Higher Education(39):339-362,2000.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