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座位选择的现状及情况分析
2015-05-30冯怡
冯怡
摘 要:大学生课堂座位选择是学生课堂行为的首要环节,通过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从本源上了解学生、教师、学校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抽样调查西华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上课时课堂座位选择的现状,结合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并针对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或现象,提出解决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课堂;座位选择;课堂质量;影响因素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调查对象的选择: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以西华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专业为辅助考察方向,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随机抽取大学一年级165人、二年级学生157人、三年级学生164人、四年级学生114人,共600人开展调查研究。
其他事项的安排:在此阶段,笔者从教学秘书处获取了全校课程及教室安排,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形成研究小组。制定调查问卷,针对上课时段进行调查人员的分配,针对问卷发放与回收、访谈对象的选择及提问、课堂观察的内容和记录等做好协商。
2.调查阶段
走进研究对象所在的班级,在课前15分钟开始观察,陆续记录他们进入教室的时间和选择的座位情况,上课时不同座位的学习状态。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对他们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后统一收回,并且随机选择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访谈。其中共发放问卷600份,通过问卷回收,发现有67份数据存在虚假状况,不符合问卷要求,因此有效问卷为533份。通过问卷可以了解调查对象的性别、所属年级和专业类型。调查问卷见表1。
二、对调查数据的整合及原因分析
针对西华师范大学的大小两种教室座位分布现状,笔者将其分为前排、中间和后排。对于十五排的大教室,第一、二、三排为前排,最后的一、二、三、四、五排为后排,其他部分为中间。对于九排的小教室,第一、二、三排为前排,最后一、二、三排为后排,其他部分为中间。
1.大学生在不同课程类型上的座位选择情况
由表2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在上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时,选择前排的同学人数逐渐减少,坐在中间的同学人数显著提高,专业课上选择后排的学生最少,公共课最多。由此可以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相对而言比较重视,但是他们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课程。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学生认为专业课程掌握才能为自己未来就业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专业课的考核较其他课程而言严格且困难,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讲;再者,抱着60分万岁的心理,他们认为其他课程学不学无所谓,只要考试能够及格就足够。
2.男、女生座位的选择情况
通过研究可以知道,上课时选择坐在前排的女生占男女生总人数的63.94%,男生占19.76%。而坐在后排的女生占男女生总人数的9.31%,男生占36.59%。
表3的调查结果说明女大学生在上课时选择前排座位的人数高于男生,而男生选择后排座位的人数高于女生。由此表明女大学生上课时对课程的认真程度较男生而言好一些。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男女生的个性特征差异,研究表明,女生较男生而言,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且在纪律面前更为严肃;另一方面,就业中时常出现用人单位对男女生差别选择的现状。这一现象就促使大部分高校女生不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课程,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积极为就业做准备。
3.大学生在不同教学形式的座位选择情况
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得知,86.59%的大学生喜欢授课方式诙谐幽默、课堂语音清晰简洁、传授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且运用较多案例的教师,在他们的课上多会选择前排座位。反之,教师语调平缓,照本宣科,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则多选择中间偏后的座位。这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营造的课堂氛围影响着大学生对课堂座位的选择。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同以及学生对课堂氛围的偏爱程度。活泼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动机,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反之,沉闷的课堂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教师的自信心。
4.不同课程考核制度下大学生的座位选择情况
经研究表明,当某些课程的授课教师明确表示上课互动积极、坐在前排的学生最终课堂表现的成绩将会明显高出坐在中后排且无课堂互动的学生时,大部分学生会十分主动地选择前排的座位,并且积极地和老师互动。这种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作用是显著的,它迫使学生认真学习该门课程。但并不是学生个人最初的意愿,反映出的问题也并不具有普遍性。
三、影响大学生课堂座位选择的各项因素
为方便查看,笔者将以图表的形式具体呈现影响大学生课堂座位选择的各项因素。总的来说,现阶段大学生上课时选择课堂座位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如表4。
四、大学生座位选择这一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1.直接影响
(1)对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的影响。通过调查可以知道,大学生选择课堂中前排、中间、后排的不同座位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学习的专注度、积极性、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及最终的学业成绩。其中,在上课时选择前排座位的大学生在上述诸多方面明显优于选择靠后、靠边缘座位的学生。
(2)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大学生对教室座位的不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在不同的课程性质状况下(专业课、公共课、必修课),学生对不同课程的侧重有所不同。这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之间的平衡状况。
2.间接影响
(1)对就业的影响。大学生对课堂座位的选择不同,导致他们对知识了解的差异,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各不相同,间接影响到择业过程。选择前排的学生能力发展较中后排好,在择业过程中,专业素养完美体现,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对教师和课堂氛围的影响。课堂座位选择的不同将会影响到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上课时的积极性以及专业自信心,进而影响整个班级的课堂氛围。班级大多数学生选择前排和中间座位,能够使教师上课前充分备课,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更新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自信心,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反之,教师上课情绪低落,自信心被削弱,课堂氛围沉闷压抑。
五、促进大学生课堂座位合理选择的对策建议
(1)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扩展知识面。同时,大学生应当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再者,学生必须明确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之间的互补关系,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从教师角度看,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的承担者,在端正学生课堂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等方面责任重大。为此,任课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设定合理的教学风格,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消除课堂不良行为,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3)从学校角度看,学校应当借鉴优秀课堂教学案例,适当调整考核制度,通过规则促使学生课上积极、课下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还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的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学生反馈,了解教师教学质量、风格,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数据反馈,使学生认识到自身漏洞,弥补不足。改变传统的课堂座位布局,摆脱教室“死角”。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黄培森.大学生座位选择与学习的初步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2).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