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当代版画的民族性文化特征与构建研究

2015-05-30李西臣刘恩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化特征民间美术民族性

李西臣 刘恩芹

摘 要:全球化语境下,当代版画创作的民族性更加凸显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资源,从而为贵州当代版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图像资源、独特的艺术价值构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艺术家不可多得的创作源泉。对贵州当代版画的民族性文化特征与构建进行研究,可以为贵州当代版画提供价值梳理和人文构建,从而拓展贵州当代版画的语义边界,为贵州当代版画在当下的“突围”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当代版画;民族性;民间美术;文化特征;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4ZC125)研究成果之一。]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其中有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贵州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世代相传。”[1]这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且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为贵州当代版画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基于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贵州当代美术以其别样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呈现出了独具一格的创作面貌,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以“贵州美术现象”引起美术界的极大轰动。纵观贵州当代版画艺术创作,它们大多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艺术特色,这种艺术特色使贵州当代版画在中国当代版画中独树一帜,在中国当代美术中异军突起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贵州当代版画中,这种民族性文化特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呈现和构建的。

一、民族民间元素的撷取与语言转换

在贵州当代版画创作中,艺术家善于从民族生活的经验和民间传统的实践中发掘艺术创作的源泉,如从民间戏剧、民间蜡染等民族民间文化中,不断提炼出鲜活的创作要素,并把它们转换为版画创作的独特语言,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民族性的特点,使版画画面散发出原始和朴素的韵味。

贵州重要的代表性版画艺术家董克俊先生的作品,是“淡化情节或消解情节,强化符号化的黑白语境产生的精神性表现力,取代直观生活现象的描写,让传统的民族民间资源在现代性中重组,促进图像转化创造精神性联想的视觉结果”[2]。他的作品没有学院派的约束和限制,而更多的是艺术创作中的自由和率性,他从民族民间美术中汲取养分,把民族民间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特征。如《牧童和牛》、《樱桃红了》、《山娃子和大白》等作品的造型古朴简率,色彩沉着而富有灵动性,使贵州山地简单生动的生活画面具有天籁一般的情韵。他的《乌蒙山新集》、《无极》等木刻版画以线条、块面的交织穿插体现出一定的哲理和思辨。而他作品的艺术价值也恰恰在于通过民族性文化特征与西方现代主义进行巧妙融合,撷取民族性的造型元素加以木刻语言的转换,形成了作品特有的造型和色彩等语言特征。

与董克俊不同,蒲国昌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可以说是科班出身,接受过严谨和系统的学院教育,拥有扎实的绘画基础。但在对民族民间元素的撷取和语言转换方面,他的敏感性和对艺术语言的敏锐性却丝毫不亚于董克俊。从他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版画和版刻作品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野性和张力、质朴和现代,以及民间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碰撞,感受到艺术家生猛的创作激情。而这恰恰是源于贵州本土民族文化的滋养和民间美术的浸润,正是这种滋养和浸润,成就了他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使他的创作能够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

通过对董克俊和蒲国昌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却把贵州独特的民族性文化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但这种融入不是简单地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挪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更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而是通过其与版画本体艺术语言的融合与转换,并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版画创作的民族性文化特征,并构建出了更具个性和独特语言特征的作品。

二、多彩民族风情的眷恋与表现

贵州“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和发展,不论是游牧民族、山地民族,还是稻作民族,都在对土地的开发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并依托于这些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3]在贵州当代版画中饱含着艺术家对生养大地深厚的感情和对多彩民族风情真挚的热爱,这种感情和热爱使贵州当代版画散发出浓郁的民族色彩。贵州是高原,是山地,对高原的敬意、山地的膜拜,以及对多彩民族风情的眷恋,成为艺术家在版画创作中的重要主题。

艺术家王建山的作品《璀璨的阳光》,曾获得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等多个奖项。画面中少女身上鲜明的民族服饰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扑朔和变幻的光影,并成为画面美感的着力点,使作品独具民族性的魅力。而作品《和煦春风》则运用单纯的黑白灰色调和点线面元素构成画面,摒弃完全写实性的描摹,使作品呈现出单纯的语言之美。而李丰的作品则着力表现贵州独特的民族村寨,从另一个角度演绎本土民族风情。如在《浮云积翠》、《山乡物语》、《天高云淡》等作品中,艺术家结合贵州本土的山石结构、独具审美特色的村寨等元素,营造出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意蕴。邓广荣的版画《多彩·无声曲》以近乎线描的形式表现多彩的民族之美,画面中无论是民族服饰、民族风情还是民族文化,所呈现出的点线面之韵律美都是一种客观的无声的存在,是一种华美、高尚、凝练而有气度的美的赞歌。

贵州当代版画抒发着艺术家对生养大地强烈的情和对多彩民族生活真挚的爱,传达了艺术家对贵州多彩民族文化和生活的爱恋。这种感情的赋予使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之美,并把贵州民族性文化的魅力通过版画进行演绎和传播,又从另一个角度构建出了贵州当代版画民族性的特点。

三、丰富民俗文化的融合与拓展

民俗文化是劳动者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传承,使得贵州有着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多彩的民俗生活,艺术家以独特的生活感受和艺术体验不断发掘身边的美,以版画的手法融合并拓展了贵州多彩的民俗文化。

傩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贵州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傩文化的面具艺术“在孕育、成长、成熟和繁荣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从用以‘驱疫病或‘驱邪纳吉的宗教祭祀活动,逐渐演化为娱乐的傩仪、傩舞、傩戏等多种表现形式”[4]。

艺术家朱世伟的版画创作也融合了民俗文化要素来进行艺术语言的民族性构建。首先,从造型语言来看,画面中具有鲜明的贵州民间傩戏元素的借用。在作品《清露》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塑造的傩戏中的人物形象。人物造型完整、动态生动、神情微妙。通过画面我们仿佛感受到在一个清新的、充满潮湿露气的早晨,一个头戴面具,腰插旌旗,身着华丽戏服的戏剧主人公在他的世界中忘我地徐步游园,仔细品味着园中的遒叶劲花,它们都和主人公一样绽放着生命的绚烂。在作品《傩韵》中,人物的造型被解构,在一张张隐约的面具和一组组戏剧图式中可以领略到丰富而独特的民俗韵味。其次,从画面色彩语言的表现来看,朱世伟的版画作品色彩丰富、鲜艳而又和谐,饱满的色彩作用于观者的视知觉,给人一种竞绽生命和生机无限的视觉感受。民俗性的鲜艳而明丽的色彩冲击着观赏者的感官。在这里色彩是丰富而有层次的,丰富的色彩承载了民俗文化的多姿多彩,传达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饱满情感下律动着的诗性灵感。

因此,艺术家对傩戏这一民俗要素的提取和运用,是民俗文化元素和民间美术资源,特别是傩戏的面具艺术在版画作品中的转换与构建。而且他把傩戏中民间色彩的鲜艳、饱满、丰富进行融合延展,并将这一要素以艺术语言的方式进行构建,从而使他的版画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四、民族性文化特征构建过程中对东方艺术精神的传承

贵州当代版画在对民族性文化特征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本地区域性的民族性,而且注重对东方艺术精神的传承,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广义的民族性文化特征。一方面,贵州当代版画散发着一种浑然的东方民族精神,如很多作品中古朴的形象、稚拙的造型和沉着的色彩,都体现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东方艺术精神。另一方面,画面中的构图以及对形色位置的经营又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有无相生”、“以黑计白”的辩证关系。

曹琼德也是贵州版画界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他的作品《甲骨文》,在形式上犹如中国古代的钱币造型,而且暗含天圆地方的古代思想和智慧。作品中的甲骨文、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互叠压和冲突,正如中西方文明的渗透与融合,使《甲骨文》更加具有符号性和观念性,包含着东方的辩证思维,作品更具有广义的民族性特点。由此可见,贵州当代版画通过对东方艺术精神的传承,使作品在民族性文化特征的构建过程中具有了更广义的民族性风格,也拓展了贵州当代版画的语义边界。

五、结语

综上所述,贵州当代版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而这种民族性文化特征是艺术家通过民族民间元素的撷取与语言转换、多彩民族风情的眷恋与表现、丰富民俗文化的融合与拓展,以及对东方艺术精神的传承等方式构建和营造出来的。正是由于作品中民族性的重要特征的构建,才使贵州当代版画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创作面貌,并在中国当代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陈进玉,顾久.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贵州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4:339.

[2]董克俊.命运的重量:一个艺术家大半个世纪的人生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18.

[3]谢廷秋.文化孤岛与文化千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1:341.

[4]杨再伟.贵州民间美术概论[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114.

作者简介:

李西臣,六盘水师范学院艺术系讲师。

刘恩芹,六盘水师范学院艺术系讲师。

猜你喜欢

文化特征民间美术民族性
既有民族性 又有世界性
庐陵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创新性研究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谈青春题材电影的母题书写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