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临床观察

2015-05-30季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心绞痛冠心病

季州

【摘 要】 目的:[SS]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SS]选取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S]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SS]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汤;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02-01

冠心病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脏病。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种类、用药方案较多,常用的西药治疗虽然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但是远期疗效欠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长期反复实践观察,疗效甚好,选取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62.4±3.7)岁,平均病程为(6.8±1.)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61.9±4.0)岁,平均病程为(6.±1.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对象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心悸,且舌苔薄白、苔质暗淡;临床心电图检测显示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S-改变,经临床诊断具有典型性心绞痛表现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叮嘱患者注意休息,若呼吸困难可给予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建议食用低脂、低盐食物;同时给予服用10mg消心痛片(江苏方强制药有限公司,规格:mg×100片,国药准字32024617),顿服0.1g阿司匹林片(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mg×100片,国药准字4302176),3次/d;若心绞痛症状严重,则给予含服0.2~0.mg硝酸甘油片(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 mg×100片,国药准字110210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组方:川芍20g,赤芍1g, 红花10g,黄芪30g,柴胡10g,人参20g,瓜蒌1g, 丹参1g,薤白10g,桃仁10g,郁金1g,三七粉3g(冲服)。辨证加减用药:若患者伴有心悸则可添加茯苓、桂枝;若小便量减少则添加泽泻、猪苓;若患者失眠、多梦则添加柏子仁、酸枣仁。上述方剂煎服,2次/d,1剂/d;若心绞痛症状严重,则给予含服0.2~0.mg硝酸甘油。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1d为1个疗程。

[JP3]1.4 疗效判定 参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显效:在等同劳累状态下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完全恢复正常,治疗中硝酸甘油服用剂量减少80%以上;有效:在等同劳累状态下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服用剂量减少0%~80%,静息状态下心电图缺血性S段回升至0. mv以上或者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经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细改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次数、程度明显增加,心电图显示S段与治疗前相比下降0. mv或者倒置波变深0%以上、波由直立变为平坦。[JP]

1.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数据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详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归属于中医学“心痛、“胸痹心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此类疾病病根在心,但病症常在于心、肝、肾、脾等脏器官,可致心血、心阳、心阴、心气不足,或致肾、肝、脾功能失调等,并伴有气滞、痰浊、血癖、寒凝等病理学表现,这可能与气血不畅、邪痹心络、心络挛急、络脉癖阻等有关。此类病症病理乃本虚标实,临床治疗则以通、补为主,可采用益气、活血类方剂。

笔者本着“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原则,给予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选用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该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祛癖、化痰之功效,其中丹参、赤芍、三七粉、郁金可起到化癖、活血、和营之功效;黄芪、人参可发挥补气、补中作用;川芍可行血中之气;薤白、瓜蒌、柴胡可起到散癖、通阳及化痰作用;红花、桃仁可起到通络、活血、止痛功效[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1-4.

[2]周瀚邦,张旺琼,唐荣成,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0):1072.

(收稿日期:201.04.24)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心绞痛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