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档案报》创刊号与“北京往事”

2015-05-30郭海缨

北京档案 2015年8期
关键词:李琦创刊号

郭海缨

光阴荏苒,《中国档案报》创刊整整20周年。北京是首都,又是报社所在地,刊登过的北京故事数不胜数,今天与大家分享点什么呢?考虑到我曾经有幸参加了这份报纸的申办和创刊工作,今天就聊聊1995年1月9日《中国档案报》创刊号上的“北京往事”吧。

毛主席纪念堂奠基石上,“奠基”二字是谁人书写?

197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公布“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11月24日奠基仪式举行,次年5月24日纪念堂落成。38年过去了,奠基石完好坚固地镶嵌在纪念堂地下室通道内,“奠基”两字和落款“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被描成红色。它的书写者不是高级领导人,也不是著名书法家,而是一位年仅22岁的青年建筑工人,名字叫袁强。

当年为什么策划把袁强的文章《我将永远珍惜这段历史》发表在创刊号上呢?有几点考虑。一是中国档案报隶属中办系统,文章取材毛主席纪念堂,标志出报纸的政治身份。二是档案文化面对社会大众,报纸必须考虑百姓关注,反映社会主流意识。20年前,毛主席纪念堂是我国很少几个允许全国人民自由进入的国家级殿堂,我们认为一名普通工人书写“奠基“二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心声,适于读者接受;三是报纸美编孔素枫有幸认识袁强,她向我们介绍了袁强的工人身份,文章由袁强本人亲自起草,来源经得起考验,符合“档案”真实、原始、唯一的特色要求;当然我们编辑记者对毛泽东同志的敬仰和爱戴、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感恩情怀也饱含其中。

袁强在文中写道“1976年10月,我被抽调到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宣传组工作,那时全国人民正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11月23日我接到为毛主席纪念堂书写奠基碑石的任务。接受这么重大的任务,对于我一个22岁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一件无比光荣无比荣幸的大事。当时我既紧张又兴奋地来到指挥部工程组,见到了一块1米多长,半米宽的花岗岩,这就是奠基石。”那么为什么“奠基”二字不是人们一般所想象的由知名领导人或书法家来题写呢?从查找到的资料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原因。一是时间紧张。当时建设毛主席纪念堂是一项举国瞩目的政治任务,选址、选材、设计、施工,样样要求高速度、高质量,哪能为写两个字影响开工,耽误进度。二是人选难觅。当时北京的高级领导干部和书法名家济济一堂,但因为1976年秋尚属文革末期,领导干部不是身陷囹圄就是接受审查,不论用哪个都有一堆历史问题需要甄别;书法家们也或多或少顶着个反动学术权威之类的帽子。三是人民感情。当时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工程指挥部设在东交民巷42号院,总指挥是时任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的李瑞环同志,他带领一班人马夜以继日的工作,在考虑书写奠基两字时,工人出身的李瑞环大胆使用一名青年工人,既符合现实实际需要,又说明毛主席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大救星,由一名青年工人书写奠基二字,充分表达了工人阶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对自己领袖的崇敬与爱戴。而且袁强六岁开始学习书法,有良好的书法功底,得到这个光荣任务更是反复练习,揣摩,他把”奠基”两字写好后送给李瑞环同志,李又送到国务院由谷牧副总理审定。得到批准后,袁强和北京建筑艺术雕刻工厂的顾士元老师傅在42号院西侧简易工棚里,一锤锤的雕凿,从晚上7点干到次日凌晨3点,一气呵成地完成了雕刻任务。11月24日上午举行开工典礼,那方奠基石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挥锹铲土之中,带着全国亿万人民群众的心愿,从此担当起历史赋予的新职责。

1977年5月纪念堂竣工。38年来,走进毛主席纪念堂的瞻仰群众达到2.3亿人次。今年5月我专程去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听纪念堂领导尹树喜副局长讲述了许多发生在那里的动人故事。就在我去的那天上午,亲眼看到4万多来自祖国各地的瞻仰者在骄阳下排起蜿蜒长队,那些互不相识的老年人、大学生和小孩子互相关照着有序前行,当他们手捧献花走进瞻仰大厅时,目光里满满都是虔诚和敬仰。虽然大厅里一片肃穆,但你的内心深处却听到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代强音。最近,毛主席纪念堂特别邀请袁强同志亲自为这两个字重新描红,我特地为大家看过了,那方奠基石仍镶嵌在洁净宽阔的通道里,显得非常庄严、醒目,附近有武警站岗,奠基石已经是国家级历史文物了。

当时的总指挥李瑞环同志后来担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是建筑工人出身,著名的全国劳模,曾参加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他大胆使用一名直接参加纪念堂建设的工人书写奠基二字,体现了新时代的工人既有本事拿铁锤,也有本事拿画笔,文武双全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也体现了他虽然成为市级领导,仍对工人怀有深厚感情的劳动人民本色。从更深的层次看,李主席始终坚持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品格。他的著作《学哲学用哲学》,表现了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理论功底,令人由衷敬佩。40年风云变幻,没有人对当年选择直接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的普通工人题写奠基石上的字而提出非议,足以说明李瑞环同志的选择符合人民群众的心愿,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今年4月28日,我国时隔36年再次最高规格表彰劳动模范。习近平同志发表了5000字质朴而有力的讲话。他说“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习近平还指出“我们一定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坚持工人阶级的国家领导阶级地位。”在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的同时,回首这段往事,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那些以为科技进步了,工人阶级的地位就变得无足轻重的认识,以及无视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都是极端错误的。共和国的工人阶级将不断学习,艰苦奋斗,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祖国,发展经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古老前门大街旧影怎样登上报端?

《中国档案报》创刊在北京西斜街35号小院,地处一条古色古香的胡同,于是命里注定让这张报纸噙着京城历史文化的银勺诞生。策划创刊号副刊时,编辑们提出许多方案,例如王府井商街的来历,景山公园的秘闻,丰盛胡同的传说,最后“古老前门大街旧影”被一致通过。前门箭楼、老北京火车站、大栅栏商街,浓缩了老北京的人情世故,折射出古老中国的世道沧桑。当时崇文区档案馆为我们提供的图片说明是这样讲的:这些照片拍摄于1963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年,崇文区领导责成崇文区属照相馆拍摄,全幅为前门大街东西两侧全景。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桥东一巷西口,全长1500米(3里地)。照片为2寸黑白片,共229张,全长为10.18米。1981年崇文区档案馆成立后,此珍贵档案在该馆保存。刊登这条消息时我就很感动,一是感动于当年崇文区政府的领导很有远见,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无价之宝;二是感动于照相馆工作人员,在当时物质十分匮乏的条件下,两寸黑白胶卷,一张张拍1.5公里,基准水平线能一般齐,洗印出来清晰可见;三是感动于咱们的档案工作者,认真保存,积极利用,不丢失,不毁坏。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先生说过:“档案是个什么东西呢?不懂的主儿,丢光了,懂得主儿呢?那就偷光了。”感动之余,我专程到东城区档案馆开开眼界。原件在南馆,即原崇文区档案馆,后合并到东城区。东城区档案馆坐落在外交部街,照片档案虽然是复制的,但是实况展出。3个1.7米长的展柜,照片档案横排两列,观众可以在总长10米的照片中充分领略52年前老北京的风采。创刊时我们曾设想,如果能把现代前门大街同一段1500米重新拍摄下来,以30年变化做个对比发在创刊号上,效果会非常震撼,可惜报社白手起家,手里没有照相器材,震撼只能成为遗憾,但这个设想我们在后来终于实现了。2008年中国档案报社、档案摄影研究会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举办了一个由全国档案界摄影高手作品集成的展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参观展览时,看到许多由档案人在同一机位拍摄同一角度的视物,因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形成了新老对比的强烈反差,生动直观地表现了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由衷地赞扬照片档案既是资政育人的难得教材,又是用漫长岁月雕刻出来的时代经典。

《毛泽东是怎样对待功臣犯罪的》一文如何刊发?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铁先要自身硬”,推出八项规定,力主反对四风,拍蝇打虎,追缉逃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我今天为大家讲述创刊号上《毛泽东是怎样对待功臣犯罪的——读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有感》的刊载由来,也确实满怀着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对习近平总书记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敬佩。

1.策划刊发《毛泽东是怎样对待功臣犯罪的》

我国档案历史文献浩如烟海,能够源源不断地通过版面解读而提供给社会利用,是《中国档案报》立足档案、面向社会的本职责任。但是具体到要在什么时间、把什么档案信息、通过什么形式奉献给读者,以帮助读者得到客观、准确、真实的认识,对于20年前的档案文化新生代可真是个不小的考验。好在中央档案馆的库房是报纸的优势资源,馆局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是报社的坚强后盾。全局馆办报使创刊号内容具有诸多选择。当以全局性、时效性、权威性作为挑选条件后,中央档案馆研究馆员王珠发和毛主席手迹鉴别专家齐得平有关黄克功案件的文章就破题而立了。20年前的档案界相对比较保守,内部对办报纸还有一些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档案界办报纸只会给自己找麻烦;还有人认为社会档案意识弱,没人看报。所以能够在1994年决定把“毛主席亲自批准枪毙黄克功”的历史档案刊登在创刊号上,同时把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亲笔信全文披露,是一种对党的事业负责,为读者敢于担当的行为,也是需要一定魄力的。创刊号出版后,此文博得新闻界、档案界和党史界一片好评,一位资深新闻人对我说,看了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喜。

2.《毛泽东是怎样对待功臣犯罪的》主要内容

1937年10月革命圣地延安发生了一起逼婚未遂枪杀致死的命案。案犯黄克功,男,26岁,江西南康人;抗日军政大学第6队队长。少年时加入红军,曾参加井冈山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被害人刘茜,女,16岁,山西人,陕北公学学员,1937年8月来延安,曾是抗日军政大学15队学员,因当时黄克功任15队队长,两人相识,后由友情发展成恋情;9月陕北公学成立,按照上级决定,15队全体学员拨给公学,而黄克功回到抗大任第6队队长,分开后二人关系逐渐疏远。因为延安是工农红军经过艰苦卓绝斗争后的第一个落脚点,80%的高级将领都是在这里解决了个人婚姻大事。当时延安的男女比例是18:1,黄迫切要求结婚,所以赠送钱物以表情谊。刘茜的本名董秋月,山西定襄人,1920年出生,家中经济比较富裕,是学校学生自治会主席,民族解放先锋队负责人。这样的女性岂能被钱物诱惑,反而使其反感于黄的纠缠,感情越来越远。黄在失望中听说陕北公学内有人要另起一行,即去信责备刘茜,后果可想而知。当时在延安,参加过长征的干部都被崇敬地看做英雄。英雄求婚竟然不成,黄是万没想到的,于是萌发了杀刘雪耻的念头。他邀请刘茜到延河岸边相叙,实际带着手枪前往。当黄要求公开结婚却遭到刘的严词拒绝时,他恼羞成怒,拔枪恫吓,刘亦不从,随着沉闷的枪声响起,这位17岁奔赴延安,献身抗日的优秀青年命赴黄泉。此事一出,震动延安,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将黄逮捕归案。黄供认不讳,在押期间写信给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请求免于一死。黄在艰苦的对敌斗争中作战勇敢,参加过万里长征,声称留存下来的红军已经不多,抗战又值用人之际,希望给他一个战场杀敌,哪怕以身殉国的机会,也比在边区的战友面前被枪毙要好些。因为黄写信给毛主席求情,一些熟人也帮他说话,如何判决这起前所未有的案件更需慎重。于是延安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写信给毛泽东。据说,黄克功对被枪毙的下场没有思想准备,所以听到毛主席给雷经天回信的消息以为自己得救了。却不知,这是一封令其自尝恶果的决绝信。毛主席在信上说:“雷经天同志:你的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的自己行为决定的。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戒。请你在公审会上,当着黄克功及到会群众,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并宣布我这封信。对刘茜同志之家属,应给予安慰与抚恤。毛泽东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

毛主席这封信的原件现保存于中央档案馆,为了表明其真实性,我报在刊登文章的同时,将手稿影印件公开发布在报纸上。时至今日,我们再次阅读此信此文,字里行间会体悟到些什么?

3.今日重读此信此文引发的思考

第一,怎样看待功臣犯罪。不是所有功臣都犯罪,犯罪的功臣大多是先从心态变化开始的。功臣因有显著功劳,得人人之尊敬,受处处之颂扬。个别人随着地位擢升,跟着脾气见长。黄克功年仅26岁,已经是经过长征的团职干部,在赞誉声中日渐骄纵,私心膨胀。可以说黄克功事件的第一声枪响并不是男女情变所为,而是功臣质变所致。面对世人震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第二声枪响,宣告了我党不同于封建旧制的鲜明态度。在反腐败斗争广得民心的今天,回荡历史时空的两声枪响,警示着中国共产党党员,尤其是功劳卓著者,要牢记以史为镜,永远戒骄戒躁。

第二,必须坚持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66年,必须承认,今天的执政基础有赖于先辈的牺牲,前人的威望。那么今天,我们的党员和代表执政能力的公务员,在举手宣誓、在应聘进考场时,有多少动力来自为国家担当的责任感?当人民需要时,要第一批奔赴灾区,第一车开往战区,第一步迈进疫区,我们敢承诺吗?执政必须为民,作为执政党员应该清醒地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过不去,什么是回不来。

第三,积极建设法制社会。毛主席致信给雷经天,让他当着公审大会的群众和罪犯黄克功宣读,可见这位雷经天的分量。雷经天是广西人,出身名门望族,参加过五四运动和长征,曾与邓小平共同研究百色起义。1937年位高权重的他办理黄克功案件,假如没有法制意识,迫于长征战友情感,畏惧周围保命呼声,强调以功抵过,也可能就没有后面的结果。而他亲笔致信给毛主席,既是尊重也是态度。雷后来担任华东政法学院院长,一生秉公办案,被老百姓称为“雷青天”,是新中国法制体系建设的创始人。雷经天于1959年8月患癌症,他拒绝使用珍贵药品,推说自己病重难缓,应把好药留给其他同志,去世时才55岁。在今天共和国的法制社会建设中,真的需要更多的雷经天。

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腐败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至今已近90周年。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回顾当年毛主席枪毙黄克功的史实,决心会更大、信心会更足、恒心会更强,相信我们的党和人民,有能力战胜腐败,巩固共和国的锦绣江山。

领袖画宗师李琦为何作画“逗春”赠送创刊号?

李琦先生(1928-2009)中国著名肖像画家。也有人更加明确地称他为我国著名的领袖画创始人。其作品《毛主席走遍天下》《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总设计师邓小平》等是经典的领袖画。他的画作抓神,传神,写神,画风明朗刚健,笔法洗练洒脱,往往是抓住人物最富有代表性的一瞬间的表情,用简笔勾勒,画有尽而意无尽。策划创刊号内容时,大家都认为创刊号是报纸风格的宣言书,中国档案报不应浮躁猎奇,而要风清路正。因此决定由我采访李琦教授创作《毛主席走遍全国》画作的体会,刊登在创刊号上。而在采访中,当李琦教授得知我报是中央办公厅领导下的一个部门时,这位延安长大的艺术家,立刻表现出亲人般的感情,特地把他新创作的国画《逗春》赠送给我报以贺新生。(免费,没收一分钱)。

李琦一边是挥毫泼墨的著名画家,一边又是情趣率真的平民百姓。在他笔下,毛茸茸的雏鸡三俩成群,瞪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逗弄杨柳新叶。它们既没有老母鸡咯咯哒哒的絮烦,也没有大公鸡喔喔啼叫的傲慢,对世间毫无畏惧,对探索兴趣盎然,稚气顽皮、纯真可爱。李琦先生赠送我报这一画作用意善良且深刻。他希望我们做一个真诚、正直,健康、干净的新闻媒体,个头虽然小,但积极探索,努力给读者传递真善美的新闻信息。李琦先生希望报纸虽然面向市场,但不要只为市场,作为国字头的报纸,坚守好自己的新闻阵地,做到主流不八股;作为档字号的媒体,又要致力历史文化建设,做到娱乐不八卦。

为什么李琦先生作为美术学院的教授,具有如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与他的出身和成长环境分不开的。我后来发表了《烽火家书话李琦》一文,文中刊载了李琦10岁时写给母亲的家书,这是一封从国民党统治区辗转送抵延安的家书,一封被两代人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家书。家书披露了他不凡的身世。在李琦9岁的时候,跟随父母来到延安。当他睁大双眼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时,他那高挑挺拔的身材也被有心人关注起来。后来在延安抗战剧团的节目单上,便频频出现一个叫“李灵心”的名字。他的表演是舞蹈“锯大缸”。当他小小的个子挑着长长的扁担,歪歪扭扭舞上台来,一边努力把总是掉下来的扁担扶正,一边抖着全身的机灵,掩饰忘词的尴尬时,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那个笑声最响亮的就是坐在第一排的毛泽东。原来李琦后来成为延安抗战剧团的小舞蹈演员,被党派往国民党顽固派统治区做抗日宣传。延河岸边经常有妻子送郎上前线,儿女送父上战场,只有李家是两个大人送一个孩子出征。正是因为李琦受到过革命斗争的艰苦磨炼,对党和人民有深厚的感情,他后来的作品才会有作者与画中人的心灵沟通,画作与观众的意境相溶。

李琦教授离开我们已经7年了,生前身后,他的人物肖像作品少有大卖。接受采访时他说:画作《毛主席走遍全国》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进了小学教科书,是因为全国人民爱戴毛主席,我不能卖毛主席啊。那么同理,周恩来、邓小平、孙中山的肖像画也不能论平尺买卖,因此他也成为我国最有名又最贫穷的画家。20年前他免费赠送新生的中国档案报画作,涌泉之恩,滴水相报,我今天在此回顾李琦教授的高风亮节,发自内心地呼吁我们的艺术家向他学习,货币不是唯一衡量艺术品价值的标准,把笔墨丹青赋予人心所向,作品才会永远铭刻在祖国历史的画卷上。

今天能与大家共同回顾《中国档案报》创刊号上的几则“北京往事”,要感谢北京市档案学会举办的《档案见证北京》文化讲堂。5年前《中国档案报》是这样报道的:“讲座将从一起历史事件,一位古今人物,一处文化遗存,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或作考证与补充。”五年后的今天,我从纪念《中国档案报》创刊20周年和纪念《档案见证北京》文化讲堂开办5周年的角度,与大家共同分享在当年毛主席纪念堂的建造、古都前门旧影的留存、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重要史实以及优秀人民美术家李琦的感人往事,感到非常荣幸。

(作者系《中国档案报》原总编辑)

猜你喜欢

李琦创刊号
A secure image protection algorithm by steganography and encryption using the 2D-TSCC*
《青年》杂志创刊号封面
An active tunable Fano switch in a plasmafilled superlattice array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李琦作品
李琦作品
Tracking the Moisture Sources of an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in Shandong,China in July 2007:A Computational Analysis
1978-1990,中国大学生文学刊物索引之《初航》
《孙子学刊》创刊号出版发行
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战争研究》创刊号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