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消息的国际再传播
2015-05-30刘新鑫陈骁男
刘新鑫 陈骁男
雾霾话题近几年来成为国内外媒体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发生在2013年被称为“北京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的雾霾,不仅引发了国人及媒体的热议,也引起了外媒的极大关注。以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均对该事件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报道。外媒针对北京雾霾的报道一出,立刻引起国内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不少网友认为,英国伦敦作为著名的“雾都”,嘲笑北京雾霾未免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也有许多网友指出,北京的环境污染治理应该向伦敦看齐等等。本文在BBC网站(http:// www.bbc.co.uk)中的新闻频道输入关键词“Beijing Smog”(北京雾霾),获得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26日关于北京雾霾的53条报道。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报道形式、报道内容、信息来源、倾向性等角度对样本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BBC对于北京雾霾报道的整体情况和特点。本文试图解答三个问题:1)BBC在北京雾霾事件中最关注什么?2)BBC对北京雾霾报道的倾向性如何?3)影响BBC对北京雾霾报道不同倾向的因素是什么?
数据分析
1.BBC对北京雾霾的报道数量有限,不是其对北京的主要关注点
如图1所示,BBC关于北京雾霾报道的总体数量并不多。在BBC新闻频道中搜索关键词“Beijing”,获得新闻报道数量为15227篇;而输入“Beijing smog (北京雾霾)”得到的报道数量仅为53篇。可见BBC对北京雾霾的关注并不是其对北京报道的主要关注点。
从2007年开始,BBC关于北京雾霾的报道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报道量明显增加,原因是2011年10月北京等城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美国驻华大使馆与北京市环保局关于PM2.5空气监测指数之争,使雾霾成为国内颇有热度的公众议题,BBC的报道也随之骤增。2013年报道量突增,一直到2014年,关于北京雾霾的报道量超出以往六年的3倍。2013年全年共有16篇报道,2014年全年共有18篇报道,这两年正是北京历史上雾霾最严重的时期。
2. 对雾霾的关注多集中在对污染状况的描述上
笔者对53篇关于北京雾霾的报道进行主题分类,以考量BBC在北京雾霾事件中关注的侧重点,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
对北京雾霾污染状况的描述性报道数量最多,占19篇。关于雾霾对北京社会、人民生活等造成影响的报道也较多,为17篇。剖析北京雾霾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的报道数量紧跟其后,共11篇。另外,对美国驻华大使馆和北京市政府空气监测指数争议的报道(PM2.5之争)共有6篇。
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BBC在2011年以前对北京雾霾的报道中,80%的报道主题都集中在“对污染状况的描述”上;2011年以后,对雾霾的关注点逐渐增多。另外,在对“污染原因和治理”的11篇报道中,有7篇报道写于2013年,这与当年中国国内媒体和全国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对治理的迫切需求相契合。
在对北京雾霾污染状况的报道中,有一篇题为
《Airmageddon:China smog raises modernization doubts》(《世界末日:中国雾霾引发的现代化疑问》)的新闻,作者是驻北京的自由撰稿记者,他以自己的真实体会来描述北京雾霾的污染状况——“Walking out into Beijings streets is like plunging into a swirling soup(在北京街头行走就像是淌入浑水中一样)”。与这篇报道相似,针对污染状况的报道,大部分出自BBC驻北京记者之手,并且多为自由撰稿记者。
提及雾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BBC关注最多的是空气污染对市民健康的威胁,其次是政府在雾霾事件中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关于雾霾污染原因,BBC的报道多将之归因于机动车废气排放和煤炭燃烧污染。另外有两篇报道将雾霾污染描述为“北京现代化超速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3.消息来源构成丰富,中国国内媒体为主体
BBC对北京雾霾报道的消息来源以中国国内媒体居多,在53篇报道中,共引用中国国内媒体消息22次。其中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是BBC重要的消息源。这些官方媒体的消息是BBC观察中国的重要渠道,因此被引用最多。
对一般大众的采访或意见引用共21次,仅次于对中国国内媒体的引用次数,这是一个极其值得关注的现象。随着社交网络媒体成为普通大众表达意见抒发情绪的媒介平台,BBC记者也开始从微博平台中引用民众的看法和切身感受。在BBC对普通民众21次的消息引用中,有17次是来自微博平台上网友的评论。
另外,当我们把记者按照驻地分类后发现,在北京的驻地记者引用最多的是源于中国国内媒体和国内政府单位、官员的消息,而驻国外的记者在消息来源的使用上较为平均。
4.深度报道居多,报道形式以文字配图为主
在报道体裁上,BBC关于北京雾霾的报道以深度报道居多,秉承西方媒体一贯的报道风格。深度报道这种信息报道形式,要求记者尽可能最广泛地收集有关报道主题的信息①,并且拥有较长篇幅和丰富的消息来源。BBC在对北京雾霾情况的53篇报道中,有32篇为深度报道、12篇消息、5篇专访、4篇评论性报道。
在报道形式上,BBC关于北京雾霾的报道形式多以图片与文字结合为主,共有34篇报道同时使用了图片辅以说明。这些图片多用人物来表现北京雾霾的污染状况,如有的报道选取了在雾霾中观看天安门升旗的人群的画面、母亲在雾霾笼罩的街头给孩子戴上口罩、大雾中骑着自行车的人群等。
除此之外,还有15篇视频报道,其中13篇为记者在北京街头的现场报道,1篇为记者在室内连线报道,1篇为BBC电视新闻的片段截取。这15篇视频报道都以记者的讲述为主,通过记者亲历现场,直观地表现污染状况和市民感受。
另外3篇报道采用了图文、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报道形式。记者借助了BBC网络平台上的丰富资源和强大的超链接功能,将一篇报道内容分别制作成视频、音频,辅以文字和图片,把所有制作出的报道整合在一篇报道中,大大扩充了报道的信息量。如一篇题为《Bejing smog:when growth trumps life in China》(《北京雾霾:当中国的经济增长影响了生活质量》)的报道中,记者用超链接嵌入了自己在一年前关于北京雾霾的音频报道,以此扩充了对雾霾所产生影响的描述。
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通过超链接功能被整合在一篇报道中,这种形式使受众可以最大程度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使得记者可以便捷地使用历史资料,使之成为报道内容的有力补充。
5.报道倾向性
由于雾霾事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所报道的内容都不可能呈现正面态度,因此,本文在报道倾向性的考量上,主要就“中立”和“负面”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估。总体上看,53篇报道中,持有负面倾向的有21篇,中立的报道有32篇。将倾向性与记者驻地进行交叉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驻北京记者的报道中51.72%持有负面倾向,而驻国外记者的报道则75%呈现中立的态度。
另外,我们发现,负面倾向报道和中立倾向报道在数量上虽然相当,但是消息来源引用量的变化会对报道的倾向性产生影响。中立倾向的报道引用来源丰富,且大量地引用中国国内媒体和普通民众的消息。而负面倾向的报道引用来源相对较少,并且以来自国内政府单位或官员的消息居多(见图4)。
结论
1.外媒对负面消息的国际传播并非呈现出普遍的倾向性,中国国内媒体真实、客观的报道成为降低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BBC新闻网中关于北京雾霾报道的内容分析,我们看到BBC对于北京雾霾的关注点并不在于批评或责备北京污染治理的无力,而多是集中于对北京雾霾客观情况的报道。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外媒对北京雾霾报道多为负面的判断不符。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负面倾向的报道多出自驻地为北京的记者,而驻地在国外的记者所做报道均呈现中立倾向,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究其原因,一方面,驻北京的记者感受到雾霾天气带来的影响,基于亲身感受进行报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职业客观性,但身处雾霾环境必然导致个人感受的不满。而在国外的记者缺乏个人实际体验,在保持客观性的职业要求下,多采取中立态度。另一方面,抽离报道本身,我们再来看这些驻华记者,他们大多是外国人,对于北京这座城市,他们是过客,习惯于用局外人的眼光来观察当地发生的一切。在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度,用西方人的眼光来看中国,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报道的倾向性。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外媒记者转变身份、转变视角,但可以尝试提高外媒记者在北京的归属感,以更为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们,使其成为传播城市正面形象的使者。
2.官方信息出口对外媒影响力渐强,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已经成为外宣工作的“两个轮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通过对报道中消息来源的分析,我们发现,BBC特别重视中国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并将这些报道作为其消息源。这反映出,在关于雾霾的报道中,我们的媒体越来越客观独立,敢于质疑,才会被外媒认同和引用。因此,我们的主流媒体和普通民众不必夸大外媒的负面倾向,而应该意识到自己就是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如何更好地向外界传递现实情况,客观地报道事件本身上来。这也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方面,在不违反党性原则的基础上,我们的媒体应加强自身的公正性、客观性,逐渐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另一方面,中国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应时刻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对于内容的出口要提高警惕,防止被外媒断章取义地利用。
3.新媒体平台成为大众声音的重要出口,舆情引导机制势在必行。
从BBC消息源的使用情况来看,微博等社交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外媒记者获取民众意见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交网络成为大众声音的重要出口和外媒引用的重要来源,我们更需要警惕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和信源的可靠性。对于舆情的预警和监控要建立监督和舆论引导机制,以防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出现片面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