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蓄就业正能量室内乐“转型”创新发展

2015-05-30秦程

北方音乐 2015年8期
关键词:室内乐大学生就业转型

秦程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2015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大学生们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就业途径。我提出的室内乐“转型”创新项目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炉的,面对着就业形式不容乐观的大环境,本着换位思考、主动出击、求新求变的原则,我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室内乐;转型;创新

前言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原本一直在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已经无法再以天之骄子的姿态对待就业,就业的难题就摆在大学生的面前,怎样化解就业中的矛盾?是大学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现代的大学生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再被动地等待市场的恩惠,而是应该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和实践,寻找新的就业和创业途径。经过认真地思考和策划,我们提出了室内乐“转型”项目,我要以自己的音乐实践开辟了一条创业就业的新路。

一、室内乐“转型”项目的由来

室内乐(Chamber music),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引申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现在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区别于大型管弦乐。在现代社会室内乐发展很快,并且突破了原有的演出形式,以极其灵活的演出方式受到现代人们的青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决定正式推出室内乐“转型”项目,并将使其更加适合现代的音乐市场。

(一)室内乐“转型”项目开辟了广阔的音乐市场

音乐系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一直处于就业的顶端,虽然音乐系大学生的就业难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遇到的问题要晚一些,然而,就业的难度之大让音乐系的大学生倍感困惑。一个家庭培养一个专业的音乐人才十分不易,每个家庭所付出的经济负担要远远高于学习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可真正招收音乐系的大学生的单位是少之又少,加之,音乐系大学生由于专业方面的特殊性,在毕业后很难从事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这让音乐系的大学生们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我们的室内乐“转型”项目就是在音乐系大学生在就业难的背景下提出的。从总体上说,传统的室内乐演出范围较窄,一般都在高雅的客厅或餐厅演出,狭窄的音乐舞台和单一的演出方式限制了室内乐真正走向的市场。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室内乐必须进行转型才能适合大众的口味,才能获得广阔的市场,才能有利于音乐系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经过认真思考,我们看准了人们对室内乐的实际需求,毅然将室内乐从高雅的音乐厅中解放出来,让室内乐走向了老百姓的求婚求爱现场、婚礼庆典和生日聚会,让室内乐真正成为广大百姓可以享受的文化产品,让室内乐获得新的生命,从而也让自己获得了创业和就业的广阔天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大胆创新,进行室内乐“转型”项目改变音乐系大学生就业难状况

目前,各高校已经对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室内乐课程,这为音乐系的大学生开发室内乐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实现就业和创业,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认清了现实,我们毅然走出“象牙宝塔”,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主动出击,寻找自己的创业和就业位置。经过一番的努力,我们做了前期调研和初期实践,迈出了室内乐“转型”项目的第一步,并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

二、室内乐“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现实意义

(一)室内乐“转型”为大学生提供表演实战经验

室内乐“转型”项目提出后即刻得到同学们的响应,我将室内乐“转型”确定为自己的创业方向,并进行了室内乐“转型”的实践。我将“转型”重点放在音乐实践上,通过切实的音乐演出活动去寻找与市场对接的窗口。

(二)面向市场的室内乐“转型”

要想实现室内乐的“转型”,必须要研究音乐市场,研究音乐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我将面向小众的室内乐逐步转型为面向大众的新型室内乐,将单一演奏西方乐曲的室内乐转型为融合中国传统音乐的新模式,这个转型十分重要,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音乐为室内乐的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纵观世界,由于时代的变化,欧洲的室内乐已经不再局限于贵族的城堡和金色大厅,也不局限于只用西洋乐器演奏西洋乐曲,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许可就将诸多二胡曲进行创新创作应用于室内乐的演奏中,并得到世界各国音乐界的高度赞扬。2015年5月,我国室内乐持续升温,由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以及钢琴演奏家孙颖迪以室内乐组合“美杰三重奏”在北京大剧院连续推出了20余场,这为中国的室内乐舞台带来了新的气息,室内乐的迅猛发展为我们音乐系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室内乐“转型”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多方面才能的平台

目前,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机遇期,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这为室内乐“转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不仅要在国内进行室内乐的推广,也希望能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乐“转型”项目推向世界。同时应该看到室内乐是一项需要众多的音乐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项目,这个项目大有可为,可为更多的同学提供展示才能的的平台和发展空间。

三、室内乐“转型”项目的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一)室内乐“转型”是一个有市场前景的项目

据业内人士预测,室内乐“转型”项目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市场前景,首先,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喜欢室内乐的听众将会逐年增多,这为室内乐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室内乐的“转型”,实行了洋为中用,古为中用,可让室内乐更加适合中国观众的口味,使其更具有生命力。

(二)室内乐“转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室内乐“转型”项目是一个新生事物,任何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室内乐“转型”项目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需要经过市场的培育。我对项目未来的发展看的很清楚,在创业的初期不要贪大求洋,也不指望一口气就抱个金娃娃,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发育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相信我会在实践中逐渐成熟,会有一个很好地发展。无论未来怎样,“转型”的室内乐都会逐渐地为广大观众所认可,成为一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音乐模式。

四、结论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理想,除了外界因素之外,大学生内就业能力不强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通过本次室内乐“转型”的实践与创新,在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让我在迈入社会之前就获得了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虽然本次“转型”实践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可是从长远来看这次艺术探索是卓有成效,是一项具有社会意义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姜玲玲.室内乐升温20余场音乐会接连登台[N].北京商报,2015-05-14.

猜你喜欢

室内乐大学生就业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在音响上的新探索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圆满落幕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小号的演奏和室内乐发展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