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探讨
2015-05-30朱沁雯王丞晖
朱沁雯 王丞晖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牵动着公众的心。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大学生的将来,也关系整个家庭的幸福,更关乎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不仅是党委政府、相关机构、高等院校等共同关注、探讨、破解的课题,也是家庭、社会成员共同承担的课题和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一、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原因分析
1.社会定位不准确
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大学生80%以上存在社会定位不准确,并且不了解大学生在用人单位心目中的形象。目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是从高中校门直接走进大学校门的,他们既不了解毕业后所要面临的这个社会,又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是高层次人才,所到之处,应该备受欢迎,但实际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恰好相反,在很多用人单位眼里,大学生都是一些“眼高手低”的娃娃,上岗前必须对他们进行再培训。
2.动手能力不足
现在的大学生已习惯了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教育模式;再加上在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教育中,对实践环节表面重视,实际上往往被轻视,应届生“眼高手低”、知识面狭窄等现象非常普遍,工作经验的缺乏;这些因素使他们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就业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其就业观和择业观,同时也是他们在选择职业时的方向指南。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大学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毕业生不能正确地、全面地去分析和理解他人成功的经验,并结合自已具体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就业之路,而是片面地理解和追求他人成功的方法,或者仰慕社会上认可的热门职业,片面追求,没有主见。以致自已在择业时或专业不符、或能力不够、或兴趣不高,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
4. 就业期望值过高
近十年来,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毕业生从“天之骄子”成为“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这决定了大学生必定要走“大众就业路线”,传统的就业观念显然已经不适合。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对就业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地区、追求经济效益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而很少有人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基层或农村地区就业。其功利性十分明显,而往往忽视了回报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就业目标定位过高,过于理想化。
5.就业观念误区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造创业环境,而多数大学生虽有创业想法,但是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足,或者畏手畏脚,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而不敢创业。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竞争机制的形成,毕业生应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工作价值观总体上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6.政府相关政策的不完善
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并不完善,出台的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并没有完全落实,并未关注政策在操作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没发挥其应有作用,并没有有序的引导大学生就业,其促进就业服务的力度仍有待加强,同时政府应当为大学生提供公平就业的环境,完善相应的就业体系。
7.高校教育的偏差
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
二、促进浙江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建议
1.政府:加强政策研究,突出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明确鼓励到农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实施贴息贷款、社保补贴等10项突破性政策,有效促进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
2.社会:社会用人单位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锻炼机会,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匹配质量。用人单位要乐于接受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实习,使之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及单位管理情况,并根据实习表现决定为优秀者提供就业机会。
3.家庭:家庭也要承担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首先,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注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并能及时给予指导,使孩子少走弯路,更快成长。其次,督促孩子毕业后尽快成功就业。再次,不要强求学生绝对专业对口就业。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生喜欢,只要学生肯努力,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能干出一番事业。
4.高校:
强化网络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咨询。一方面,学校加强就业信息网的更新力度,及时把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通过网上宣传,如:就业政策和在线问答专栏等。另一方面,对学校历年友好合作的大型企业进行汇总,方便学生及时了解,让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规划更加明晰。为了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多方资源,广开就业渠道。
5.大学生自身:重视社会实践,树立正确就业观,降低期望值,实现多元化就业。明白在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我们已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普通人。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自己应转变观念,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要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位置上,发挥自身优势,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须知学历不等于能力。越是学历高就越要到基层一线去、到能够锻炼自己的地方去、到人才缺乏的地方去。大学生需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克服一门心思想到大企业、大机关、大单位去就业,不愿到小企业、基层去就业的想法。
大学生应强化创业意识。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创业意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改善目前就业难的局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业更是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利益,它既是大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和指导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把它放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格局来加以解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而当今大学生,也要从自身出发,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并主动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案。
及早的做好一个职业规划是必要的。它给了我们一个目标,让我们朝这个方面完善自己的能力。有人说及早的制定职业规划是一种束缚,因为凡事都在变化当中,人的兴趣、能力等等,都在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要注意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到最适合自己,最有利于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