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上林惹人醉青山绿水皖鱼肥
2015-05-30陈志强蓝洲
陈志强 蓝洲
“几十年来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记忆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有的原生态鱼味道,竟然又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找到,实在令我意想不到!”最近,一位北京来的老饕在上林县品尝了“生态石锅鱼”的美味后,对谢和平的鱼饮食原生态做法赞不绝口。
从2013年9月开始,上林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力创建特色旅游名县,采取炸除19个污染环境的烟囱,清退污染水源的2000多个网箱等有力举措,“退渔还水”,不仅打造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也带富了一批立足于生态产业、敢于转型创新的本土创业者。该县“生态石锅鱼”创业者谢和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胆大心细,逆市敢接烫山芋
在经营“生态石锅鱼”以前,谢和平原本开了一家摩托车行,而且十几年来经营得风生水起。上林县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以后,他敏锐地嗅到了生态鱼饮食的商机,毅然低价甩卖掉再熟悉不过的摩托车行,开始进军陌生的餐饮业。
良好的生态是上林的优势所在和发展潜力所在。2013年底,上林县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环境污染专项行动,大力实施“退渔还水”,四个月内对全县河道、水库2000多个网箱进行了全面清理、拆除。一时间,上百万公斤大大小小的网箱鱼急于上市交易,一向高高在上的“清水河鱼”瞬间大跌价,成了从市场高空跌落的“飞刀”。正当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网箱业主望眼欲穿之际,谢和平却不愿“落井下石”,他不顾手头拮据,果断斥资40多万元,主动联系网箱业主,并以稍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一口气收购了三万多公斤鱼,放养在自己承包的40多亩山塘水库中。此举不仅解了部分网箱业主的“燃眉之急”,为全县网箱鱼销售难分忧解围,也为自己的“生态石锅鱼”积聚了一批高品质的原料鱼,为创响“生态鱼品牌”奠定了基础。
生态鱼生态养,不喂饲料专喂草
网箱饲料鱼买回来之后,谢和平干了一件外人不懂、家人闹心的“蠢事”,他按揭买回一辆小卡车,每天天刚麻麻亮,就扯着嗓子带上家人或雇佣工人,跑到几十公里外的荒郊野地里去割青草回来喂鱼。折腾一天下来,算一算细账,割草不但劳心费力,花掉的车油费和人工钱还比买玉米及上等的含激素饲料钱多出了一大截。有人告诉他没有他这么“蠢”的养鱼方法,家里人也不太理解他,相继“罢工”,最后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坚持“一条道走到黑”,仍然坚持每天早起晚归只为割草喂鱼。
更绝的是,谢和平除了坚持用草料喂鱼,还不让鱼儿吃得饱。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遛养生态鱼”。别人再三向他讨教原由,他才慢慢道出玄机:想要好味道,草鱼一定得喂草,只有吃草的草鱼才会长得好,生态鱼也喂饲料,那和网箱养的饲料鱼有什么区别。而只给鱼儿吃个“半饱”,不仅能够控制鱼儿的长势,不让鱼儿长得太快,而且还能让鱼儿保持“饥饿感”,只有“半饿”的鱼儿才会主动去寻觅食物,这就在无形中迫使鱼儿加大了运动量。这样养出来的鱼儿不但更健康,肉质更加坚实有弹性,还长得“不肥不瘦”刚刚好,吃起来那味道才会不腥不腻,肉质才有嚼劲而不松散,口感也才会更加嫩滑鲜美、自然清爽,这就是生态鱼的生态喂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求吃饱,更注重的是健康绿色的饮食产品。许多顾客到谢和平的店里用餐,就是冲着他的原生态态喂养的草鱼、黑皖或鲈鱼而来,虽然价格不菲,但既卖座又叫好。
主动吃亏,他用真心换客回
客人用餐点的是“饲料鱼”,他却主动“吃亏”,给客人端上“生态鱼”,并按“饲料鱼”低价结算餐费。为此,别人都说他“傻”,谁知,他却用这一“傻招”赢得了无数的回头客。
前些日子,在南宁工作的一位客人带团回上林老家旅游时,第一次进店用餐,由于不相信他的“生态鱼”品质,干脆直接点了价格较便宜的“饲料鱼”, 正在柜台旁边的谢和平听到之后,当即主动提出要给客人上价格贵一倍多的“生态鱼”,买单时按“饲料鱼”的价格来结算。结果,这四桌饭菜不仅没有赚钱,还亏了近500元钱。
为此,店里的员工及家人大惑不解,纷纷指责他只会养鱼不会经商,但谢和平却认为,这不正是给“生态鱼”找到了最佳的“代言人”吗?果然,今年清明节期间,回家拜山祭祖的这位客人又高高兴兴地领着全家族九十多号人进店用餐,直接点要谢和平“生态鱼”。
上林“生态立县,旅游旺县”的战略,真真正正给广大旅游从业者带来了无限商机与真金白银的收入,也让谢和平的“生态石锅鱼”积聚了无数好口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站稳了脚跟,赢得了食客的青睐。如今,为方便游客进餐,他又在南宁市城乡统筹示范村——云里湖内里庄开张了新店,还投资上万元,在店铺周边植草种树、绿化美化环境。他说:“原生态食材只有立足在优美的环境中,宾客才会纷至沓来,我要用真心,换顾客的情深。”
以诚为本,创业不靠“潜规则”
生意刚开始时,一个月营业额不过万把块钱,扣掉电费及月租金和10多名员工工资,他每个月还要倒贴不少钱,这对于初涉饮食领域的谢和平来说,真可谓举步维艰。
不少亲朋好友纷纷给他支招,其中,说得最多的一个“招”就是公款吃喝,让他找些大单位,包揽下单位的接待,给办事人一点“意思”,生意自然就红火了。听到这样的忠告,谢和平也动过心,但细细想来,自己做生意,靠的是自己的双手拼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挣出来的,说到底,自己一个地地道道农民,最讲究的就是两个字——诚信,怎么能去迎合这样的“潜规则”呢?!
想到自己为了谋生,什么重活累活都舍得干,上山砍柴又烧炭、贩卖过家禽和化肥,当过采石工和挑煤工,后来还成为上林县最大的摩托车销售企业和平摩托车行的老板,他也被南宁市评为2009—2010年度创业带头人。这么多年来,做的是老实人,办的是老实事,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投机取巧走“捷径”。因此,他谢绝亲朋好友的好意,仍然一心一意做好生态鱼的生态喂养,又在店后面租一块地种生态蔬菜,让每一位进店的顾客都真正享受到原生态货真价实的美食。
谢和平在坚定地坚持着他朴素的诚信理念,诚信,这个公认的社会基石,在他的身上,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认证。谢和平成功的故事,已经让周围的人相信,做老实人,讲究诚信并且助人为乐之人,才是真正不吃亏的人,是能成就事业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