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宋词选读·登柳州城楼》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2015-05-30熊放放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贬谪首诗诗人

熊放放

诗歌教学本应该是感受美、感悟性灵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变成老师、学生都畏惧的教学内容。本次案例将通过课堂上学生对两首诗歌理解上的偏差,反思现在的诗歌教学中一些实际存在的小问题。

一、案例叙述(片段)

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是一首情感指向比较明确的诗,诗人与刘禹锡等人因参加永贞政治改革活动失败,都被贬为远州的司马,此时柳宗元登上高楼,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情愫。所以在分析这首诗时,我首先请同学在诗中找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学生很快在首联找到了“愁”字。为什么而愁呢?即使不结合诗作,只是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学生也很快得出答案,愁的原因是被贬谪和思念友人。但是接下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人愁苦的表现,学生的理解与我的预想却有很大差别。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这是写诗人隔着重重山岭、层层树林,远望一同被贬的战友,但是山高路长,即使有千里眼也看不见同甘共苦的朋友,诗人的心情如眼前蜿蜒的江水,愁思缠结于心,痛苦之情难于言发。我觉得在诗歌情感已经明确,写作背景已经了解的情况下,去分析诗作的具体内容,难度并不大。但是一个学生站起来却分析说“岭树重遮千里目”是写诗人渴盼回到朝廷,结束被贬谪的生活。我请学生说一说这样理解的原因,他一板一眼地说:“我们在《滕王阁序》里面学过啊,‘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当时书下注释就说这是一个典故,长安代指朝廷,远望长安就说明诗人希望回到权力的中心。这里诗人也是在远望,望的有可能就是朝廷,只不过诗人没有明确说,而是化用了典故。”说完这番理解后,他有些小得意,觉得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底下的有不少同学若有所思,看样子都赞同他的想法。

我有些哭笑不得,能联系学过的知识当然是好事,但是不能没有缘由的胡乱联系啊。于是我带着学生回到对“千里目”的理解上:“‘千里目的确说明诗人在远眺,如果不联系这首诗,诗人可能眺望哪里?”学生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可能远望家乡,思念家人,也有可能望自己的爱人,希望爱人早日回来团圆。”“可能远望朋友,希望能与知己畅谈苦闷。”“可能回望都城,表达壮志难酬的苦闷。”“可能眺望自己的贬谪地,觉得前途迷惘。”“还可能就是单纯的望远山、望月,表达自己的哲思。”学生联想到这么多种可能性,其实我的纠偏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半,接着我又启发:“的确,诗人眺望远方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对于这首诗而言,诗人眺望远方的原因是确定的,就是远望朋友,为什么呢?”有一个男生立刻站起来回答:“因为这首诗的题目是‘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人身处柳州,写诗遥寄其他四州的朋友,表达思念之情,所以他望的对象是朋友。”这个学生能联系诗题,解释清楚,我立刻表扬他,同时也问:“从诗作的具体诗句中我们能看出诗人远望的是朋友,而不是朝廷吗?”学生开始小声讨论,我请了一个女生来回答,她说:“其实这首诗的每一联都和朋友有关,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是写诗人所站立的城楼接引战友们的僻远之地,由此引发了诗人的愁思,颔联写邪恶势力对他和朋友们的迫害,颈联写望朋友而不见,因此愁肠缠结,尾联写他和朋友们同被贬谪,各去贬地,书信无法传递给家人。所以整首诗紧紧围绕着朋友来写的,虽然有被迫害的愤懑,但是并没有提到想归去重新做官,希望得到重用的意思。”

听完她的分析,同学都表示同意,我补充问到:“刚才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详尽,老师就不重复了,只是有一点要明确,‘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理解?刚才她的理解是家书无法送达,正确吗?”有同学站起来说:“我觉得不是家书无法送达到家中的意思,应该是指因为贬谪之地过于荒僻,所以朋友之间无法互通书信。”我追问:“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从哪里读出来的呢?”“从‘犹自和‘一乡这两个词可以看出,‘犹自是却是各自的意思,‘一乡就是各自所在的地方。这句是说书信只能滞留在各自的贬所,无法互通。”分析到这里诗歌的内容已经基本明确了,但是我还是想知道先前那个女生为什么在这点上会理解错误呢,我就请她说说原先她的想法,这个女生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我把‘一乡理解为‘异乡了,就认为是书信不能送给家人,不过现在我知道了不能随意更换词理解。”

在我的预想中,由情感“愁”领起,到分析诗歌的内容,一切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本来大半节课就能结束,却旁枝逸出足足讨论了一节课。

二、案例反思

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完成上看已经达成,但教学环节被打乱,没有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步骤。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正因为有了这些意料之外的插曲,才暴露了我们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去反思和研究。

从学生的角度看,存在阅读诗歌的积累不足、相关知识零碎而不成体系、理解诗歌表面化等问题。首先来看诗歌的阅读积累不足的问题。虽然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诗,但即使学到高中,他们能识记的诗歌不过百来首。因为“量”的缺乏,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也很难得到“质”的提升。第二,是学生诗歌知识零碎不成体系的问题。诗歌的相关知识很多,从作家流派到时代背景,从意象典故到风格意境,对于这些知识学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但是这些知识都是以碎片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知识库的。而知识的点对点的线性连接必然会造成诗歌的误读。就像该案例中出现的问题,那个男生只记得“望长安于日下”这个典故,所以一谈到登高远眺就认为是渴望重返朝廷,却不知道登高并不是只能抒发这一种情感,登高还可能望乡怀人、抒发壮志、思念友人等等,因为对登高望远相关知识内容缺乏系统了解,只能胡乱联系。第三,诗歌理解表面化。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虽然有教师的阐释和分析,但由于学生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确实很难深化对诗歌的审美体验,因此分析理解流于表面,更多的是记术语、背套路。

从教师的角度看,存在自身鉴赏能力欠缺、教学模式化等问题。首先谈谈教师自身鉴赏能力欠缺的问题。不少语文教师平常不读诗,不背诗,站在讲台上自然没有底气。教给学生的所谓诗歌鉴赏的感受,都是从鉴赏辞典或者网上看来的“舶来品”,根本谈不上“发于心,抒真情”。这样的学识背景,再加上当前应试的大环境,导致教师不能从学生的实际鉴赏水平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鉴赏的层次,去搭建理解诗作的平台。只能一味从专家高度去拔高学生的理解,跳过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追求鉴赏的技巧性和完整性。第二,再来看教学模式化的问题。诗歌教学本应该是充满个性色彩的,无论是朗读还是鉴赏都应该是独特而具有个人情趣的,但因为教师自身素养和课时安排的原因,大部分教师选择用模式化的方式来处理所有诗歌。大致程序是:介绍作者及其背景——自读或范读——逐字句解析——总结全诗情感及大意——背诵全诗——巩固练习。对于这样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学生怎会有兴趣来积极地进行诗歌的学习或者说鉴赏呢?

综合上述情况,当下的高中诗歌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化、分析片段化、理解浅表化的问题,因此改变当前高中诗歌教学的弊端势在必行,我们需要从诗作本身出发,建立基本的诗歌鉴赏习惯,提倡多诵读、多体验、多分析表达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抽象的理解转变为对文化感悟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鼓励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用个性化、形象化的语言去畅谈自己的欣赏结果,由此展开真正的诗歌鉴赏。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十三中学。

猜你喜欢

贬谪首诗诗人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苏轼的贬谪生活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星是唯一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