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训提升农民工技能以点带面培育人口“新红利”

2015-05-30

人事天地 2015年8期
关键词:选拔赛产业工人南宁市

技能型产业工人,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新红利”。农民工群体,作为新时期产业工人大军的主体,是人口“新红利”的源泉和支撑。近年来,南宁市高度重视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将组织开展好农民工技能大赛作为提升农民工技能、推动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抓手,以赛促训,以点带面,为推动南宁市产业工人培训、农民工技能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以来,全市组织开展职业培训25.6万人,其中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10.8万人,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6万人,推动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4.38万人。主要做法是:

一、抓机制,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良好的工作机制,是有效推动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全市农民工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中,南宁市专门组建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相关市直单位及各县区、开发区共同做好赛事组织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在具体组织工作中,由市农民工作和统筹城乡就业办公室牵头,人社部门负责技术支持,财政部门做好经费保障,工会、建委、安监等相关部门根据比赛具体情况做好支持配合,并且市人社局设立大赛联络办公室,市总工会等成员单位和县区、开发区明确联络员,共同做好赛事组织的日常沟通、问题协调和工作落实。

二、抓规范,建立“标准化”的比赛规则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南宁市在开展农民工技能大赛活动中,首先着力从大赛规则等技术环节入手,在上级相关技能鉴定、技能比赛规范基础上,结合该市农民工特点建立了一整套比赛规范体系。目前,南宁市针对家政服务员、焊工、工具钳工、砌筑工、钢筋工、中式烹调师、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茶艺师、美发师等职业(工种),分别制定了《竞赛简介》《技术纲要》《比赛流程》等技术文件,并在技术文件中明确竞赛范围、竞赛形式、竞赛内容、计分规则等参数,在全市统一实施、统一运用。同时,针对比赛的组织,推广使用标准化的《工作方案》,建立包括综合协调、宣传动员、参赛报名、竞赛组织、裁判管理、场地布置、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各个环节工作组织体系,将任务落实到人、将工作细化到点,确保大赛组织有条不紊。

三、抓质量,确保“高水平”的比赛成绩

农民工选手技能比赛成绩,是衡量其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南宁市始终注重从提高农民工选手比赛水平上下功夫,通过规范的培训提升选手比赛的成绩,通过优异的成绩检验选手技能的水平,将以赛促训、以训促赛紧密融合,有效推动该市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不断提升,技能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在全区第一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南宁市选拔赛中,南宁市有11人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南宁市技术能手”称号,5人按程序申报并获得“南宁五一劳动奖章”表彰,22人获得全市选拔赛一、二、三等奖,58人被评为优秀选手,6人破格申报技师职业资格。全市遴选出15名选手参加全区决赛,在所有5个竞赛项目中成功获得电焊工、工具钳工、家政服务员、砌筑工等4个项目的第一名,并获得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秀成绩。

四、抓效果,带动“大培训”的工作局面

技能比赛不是目的,技能提升才是关键。农民工参加技能大赛,展示技能,获得荣誉,能极大激发农民工参赛参训的热情。近年来,南宁市充分利用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大赛等职业大赛带来的良好社会影响,赛训融合,全力推动各层面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开展。2011年,该市以开展县区职工技能竞赛为契机,深入推进“金蓝领”工程实施,全年组织7000多名农民工等开展职业培训;2013年,以开展全区第一届农民工技能大赛选拔赛为契机,深入推进全市产业工人大培训,市政府共投入1640万元为2.06万名农民工等企业在岗职工开展了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今年,该市又以组织开展全区第二届农民工技能大赛选拔赛为契机,启动实施“绿城南宁产业工人培训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全市农民工职业技能专项提升培训,市县人社部门计划年内为1万名产业工人开展技能培训,同时协调全市11家市直单位共同完成农民工群体技能培训6万人。

目前,南宁市已经启动全区第二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南宁市选拔赛西乡塘区、武鸣县等县区的初赛活动,通过采取现场报名、现场审核、现场参赛、现场制证、现场颁证等方式,农民工参赛参训热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发,推动该市农民工掀起了职业技能培训新热潮,为推动农民工实现技能就业、培育人口“新红利”提供了新的支持和保障。

猜你喜欢

选拔赛产业工人南宁市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采访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选拔赛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Sam’s Family
产业工人新时代
关 公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选拔赛
昆虫大力士选拔赛训(二)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