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实践探究

2015-05-30刘成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本教材语文

刘成薇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提高学生主体性的课堂实践开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相应的教学措施,把提高学生主体性真正落到实处。

一、实践起点——自主阅读先行,有效引导先学

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存在一些顾虑,比如自主阅读中不同层面的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无法掌握,教师总感到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在自主阅读中教师找不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无所适从;上课要讲的内容学生提前知道了会降低学习兴趣,学生会觉得课堂不精彩。事实上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首先,学生的自主阅读是教学实施的起点,“自主”不等于教师不去作为,学生有效的自主阅读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的,应该要有清晰的目标并且进行及时的反馈。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自主点评,在自主阅读中学生是否贴近文本,是否落实了目标必须要及时反馈,在反馈中关注学生的阅读思考深度等情况。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有层次有区分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文本和语文教材在教学中是有区别的,学生自主阅读首先读到的是文本基本内容和思想情感,而作为教材的意图则是教学中的着力点。学生阅读到的是文本,编入课本的教材意图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基本出发点,教师的位置就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之后进一步探究发掘到的教材价值。

再次,学生先知道了教学内容老师必然受到挑战,教师通过占有知识的先机而拥有权威的可能性会降低,预设的教学方式会面临危险。学生预先知道了学习的内容自然就会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给”信息的教学方式势必要转变为激发学生对信息获取和加工的热情上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会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践实施——信任学生,管住自己的嘴

这两年,杜郎口、昌乐等学校异军突起,究其原因,是这些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把教学的舞台还给了学生,自己选择了配角隐于课堂,于是我们看到了学生的热情、兴奋的争辩和置疑。我在日常的听课中是完全轻松的能够跟上老师的讲解和课堂的节奏的,因为对教学内容基本了然于心,但是我在这些学校的观课中经常会跟不上学生们智力活动的节奏,学生思维和交流的密度给老师带来一些压力,甚至在学生活动的关键时候上课的教师经常没能及时“显”现,让本来可以提升的关节部分失去了深入的机会,让一些层次好的学生可能会吃不饱。

无论如何,这一事实让我们看到:课堂提高学生主体性必须充分信任学生。生长和成熟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等待,在等待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兴趣被唤醒,课堂的精彩才会呈现。提高学生主体性,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以“无为”的方式把精彩留给学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比较能说,所以要有意识地管住自己的嘴。我们要反思怎样给学生相对自由一点的学习空间,不要急于甚至迫不及待的向学生“奉送真理”,为学生的发现提供一点机会。

三、实践深入——巧妙牵引入藕花深处

信任学生,管住我们的嘴使之转化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要求后,课堂的学习才真正发生,但是要让学生不断深入到文本的内核去,那么教师对学生的说必然要有引导,绝非浮光掠影的感知皮毛,随心所欲的忙着表述。有时候学生虽然在说,但却没有思维的启迪也不能有效地激活课堂。

这个环节中怎样引出有思维挑战的问题呢?如何让学生深入文本有效思考,巧牵妙引进入藕花深处呢?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应该是对学生思维挑战的教学,让学生说并且说得好。当学生的回答有分歧时,不妨从这里开始解析基本概念,然后让学生去说、去争辩,在说的过程中适时点拨内化相关的知识,适时训练学生把握作品关键句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深挖作者内心的情感,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当然这些的问题是需要细读文本的,并不是即刻就可以回答的,引导学生把以往的知识经验与当下的文本学习碰撞融合之后,让学生说得更有价值。

四、行动延展——为课堂留点余音

教育实践表明,语文教学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接近于对一个孩子教育的成功,不管教学什么内容只要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重要的位置,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学习,那么语文课堂结束的地方,课程才刚刚开始。

因此,在教材有限的内容,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仅仅是为学生的言语世界打开了一扇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通过有限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门外世界探微的主动性,以课文为基点撬动巨石。基于此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留下点余味,让余音绕梁不绝,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巨大的潜力足以打破封闭的教室跃入语言的汪洋大海。

除了从内容上延引让学生“举一反三”外更重要的还要将课堂引向思考而不是结论,因为获得知识与成就智慧的差距就在于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与人分享交流是学生能够成就智慧的必经之路,教师要甘为人梯,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如果课堂总是充满权威的结论,那么学生将会选择等待,等待老师总结,等待投影答案。在深度品读课文后以问题作结,问题来自文本,更有文本之外的思考,或达成共识或生成更多的疑问,学生带着疑问走向更深入更广泛的阅读中去寻找答案,并且逐渐具有了在阅读中思考、追问的思维品质,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色有味,让学生可以成长的课堂。

★作者单位:云南昆明市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文本教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