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个性特长,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

2015-05-30杨涛

学园 2015年8期
关键词:培养创新人才

杨涛

【摘 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我國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不足。本文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结合具体实例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创新 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85-02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时,钱学森先生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题引发了很大的社会反响。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先生去世后,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时至今日,“钱学森之问”依然没有完整的答案,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仍在苦苦探索。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应对?如何增强核心优势,持续不断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唯有创新!比如,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然而,由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我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利润少、风险高。我国制造业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关键是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哪里来,谁来创造、掌握和应用核心技术?毫无疑问,这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支撑经济命脉的脊梁,只有创新型科技人才,才能创造、掌握和应用核心技术,谱写“中国创造”的新篇章。

创新型人才,通常是指个人拥有独特经验、技能和心智模式,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努力的创新意识,具有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创新品质,具有不轻言放弃、锲而不舍的创新意志,具有见微知著、触类旁通的创新视觉,具有善于发现事物内在联系、预知事物发展趋向的创新思维,具有精通专业、了解相邻学科的创新学识。创新型人才包括知识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产品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和制度创新人才等。毋庸讳言,我国目前这样的创新型人才还相当匮乏,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国家要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就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建设创新国家的需求为基准,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培养和造就大批能够创造、掌握和应用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才能顺利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梦”才能变成现实。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承担着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的重任。无论在哪个时代,培养杰出人才的基本规律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他们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的品质、从实际出发不迷信经典和权威、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求真欲望、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的培养不能到高等学校才开始,中小学阶段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教育的导向主要是记、背标准答案,学生提问的欲望和兴趣在中小学阶段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疏于独立思考、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是我们在培养杰出人才时遇到的困境。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哈佛大学曾强调,学校要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学生只有变成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潜力才会被充分激活,教师的教学才能最终提高效率。

从当前基础教育模式来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基本上还都是以“批量生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个性化教育非常欠缺,在尊重学习者、服务学习者、促进学习者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很薄弱。这一方面与教育体制和教育导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有关。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基本上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改革过程中主要是改革理念和政策的执行者,在教育改革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处于被改革的地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导致教育外部的改革很热闹,但教育内部过程变化不大。因此,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把发展学生个性特长、采取个性化差异教育作为教育实践的目标,把“以生为本”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当然,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单纯训练学生发明创新的技巧的教育,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培养少数尖子学生的英才教育,而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只重结果上的创新特征的教育,而是一种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创新特征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以挖掘个体某项能力为价值目标的教育,而是一种要从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断地去诱导出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中国人民大学项贤明教授尖锐地指出,“我们在该难的地方其实并不难,而在不该难的地方却难倒了一大批孩子”,学校教育“在引起人的兴趣之前开始学习,而在人的兴趣终止之前终止学习”。这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难度、课程设置和教学、学生作业的难度等有密切关系,我们的基础教育恰恰在这些方面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改变这些很难改变的内容,恐怕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无法完成的任务。

然而,作为基层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因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进展缓慢就坐等乃至被动应付。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创新教育。在这方面,北京二中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所百年名校在课程设置和学生个性培养方面形成了突出特色。该校注重构建课程文化,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形成重基础、多样化、综合性、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设计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程,学生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接受课程的过程即经历“生命历程”的过程。该校充分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创建涉及“文化与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与创新、技术与生活、体育与健康”五大领域190门的“课程超市”。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学生对于课程选择实现了由“套餐份饭”到“自助餐”再到“自制餐”的连续转变。学校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为学生铺设一条绿色的成长链条,减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转折、压力、不适和扰动。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发展,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对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特殊培养,持续培养,连接起不同学段间学生成长的“链条”。“李汉歌和他的蜘蛛”(李汉歌实验室)、“‘双胞胎兄弟的天文之梦”(程思浩、程思淼实验室)、“‘航班团队的创新实验”,这些由学校创立的以学生名字命名的实验室,是该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有效举措。

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创新观念,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形成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

最后,希望我们都认真思考一下(引述中国人民大学项贤明教授问题):“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自己能做什么?怎么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服务?学生能学到想学的东西,孩子幸福吗?”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