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

2015-05-30张伟新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张伟新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高职院校内,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学生主体。面对着这些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的教育对象,他们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都必须被考虑到。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相比,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弊端,甚至出现了脱节的趋势,使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形势,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自觉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进行方法的创新,以创新求发展,构建起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转变人的工作,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方式、方法,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方法。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今形势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创新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符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促进高职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人为本”,要求高职院校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就是教育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并改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立更多能适应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方法,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都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尽可能地从高职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实际出发,注重对高职大学生个体需求的考虑。针对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的现象,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运用心理咨询法、情感教育法等方法,切实解决高职学生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其心理素质等等。总之,“以人为本”将最大限度地调动高职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发挥长处,实现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新的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会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高职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注重体现人文关怀的情感教育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诸多方法中,情感陶冶和感化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高职学生的思维状况,高职生普遍思维活跃,但他们自制力较差、自卑心理严重。针对这个特点,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更要运用体现人文关怀的情感教育法。情感教育法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情感共鸣的产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只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对学生付出真感情,对学生发自内心地付诸诸多美好情感,如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和赏识等,就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受这种美好情感的陶冶和感化,学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对于老师的教诲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原本不愿意说的困惑,也才会跟老师说,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引和帮助。基于这种美好的情感和沟通,学生才会主動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总之,基于人文关怀的情感教育法的实施,有利于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发挥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因素。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高职院校的校园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意重视和利用这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素质所形成的影响和熏陶具有辐射性,对整个社会文化也有着重要影响。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文化载体和文化形式,要积极推出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这些活动要形式新颖、内涵深刻,还要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为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打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其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四、探讨全程教育方法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工作。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以及教学管理都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为了充分利用每个环节,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妨探讨“全程教育方法”,即实现“基础” 课实践课程和 “德育学分”制的完全对接,实施德育学分一体化。所谓“德育学分”制,即指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德育教育实行积分制度。德育学分可分为两个部分:基础分和奖励分。每学期这两项之和就是学生该学期的德育学分。只要德育学分考核合格,学生就可以获得“基础”课实践课程的 2 学分,即完成了“基础”课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要想拿到一个理想的德育分学分,就要求每名学生入校后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这样五个学期下来,就会实现对学生的一个全程教育和考核,来反映学生自身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全程教育从教学和学分的高度,约束和要求了每名学生的日常行为、集体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使理论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和学生的教育管理实现了有效的兼容和互补。全程教育即把理念创新转化为了行动创新,以利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性发展。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信息、消费等已经实现了全球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在迎接着其所带来的新挑战。当代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也受到了显著的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宏观环境,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创新,实现方法的变革,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有效的工作策略和手段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运用专业方法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适应社会变迁。

参考文献:

[1] 陈燕.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 期.

[2] 苏小匀 王琳琳.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创新[J].现代交际.2011.11 期.

[3] 梁宁.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D].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剧晓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01.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