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拓展教学”的策略

2015-05-30闫金秀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拓展教学现状策略

闫金秀

[摘 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以促進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提出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的理念,实施开放式的教育;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立足课文,又要进行必要的拓展。

现如今拓展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老师的亲睐,许多教育工作者就拓展教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实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然而,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通过对目前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关于拓展延伸部分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并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拓展延伸作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深入理解课标理念,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拓展教学;现状;策略;

课文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拓展不能忽视课文。向课文拓展,就是对课文的背景、内容、主题、写作方法等进行纵向横向的挖掘勾连,寻找最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因素予以应用。

一、在课文的背景上拓展延伸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学生会学得更好。”事实也证明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例如教学《出师表》,一位老师对初中学生既难以理解诸葛亮的“忠贞”又难以理解他提出三条建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实际,在上课伊始,他就把与课文作者休戚相关的两个人物的生卒年及有关的大事记列表呈现,让学生填写他们的年龄。(如表1)

从表格中学生们看到了诸葛亮真是年轻有为,27岁就指挥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看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46岁的人能三次去向比自己年轻20岁的青年请教。同时也看到了,诸葛亮写《出师表》时作为一国之君的刘婵,此时此刻才20岁。老师乘势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正准备远离国都,率军征伐曹魏,而国中主政的是年少而又昏庸无能的刘婵,他能没有后顾之忧吗?学生讨论后总结出最担心的是怕刘婵听信谗言、重用小人、赏罚不明。老师又顺势问:既如此,诸葛亮应对刘婵提出些什么建议呢?在讨论之后再去引导看书就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诸葛亮“临表涕零”的言辞恳切,理解他“报先帝,忠陛下”的赤胆忠心。

二、在课文的语言上拓展延伸

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或核心目标。从语言的学习角度看,文本的语言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注重三个过程。一是言语感受和言语积累过程,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调动各种感官感受美词佳句,逐步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并储存在个人的言语积累中。二是言语感悟和言语内化过程。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与目睹、口诵、耳闻同步进行体验与心语,品味和感悟作者蕴含并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三是言语模仿和言语表达过程,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积累与应用的训练,使之落到实处,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不缺乏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语言上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文章的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绘声篇”和“写声篇”这二个环节,让学生在品味本文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三、在课文的内容上拓展延伸

1.相关内容拓展

在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名家的优秀作品,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学生多看这些作品,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例如: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呼吁人们珍爱自然,保护环境。单元主题就是教育孩子们要具有环保意识。通过朗读,学生已经明白道理。为了进一步落实,我组织学生朗读相关主题的文章《小鸟的呼吁》、《失踪的王国》……结果,学生妙语连珠的作文在习作课上出现了,滔滔不绝讲环保故事的跃跃欲试,热爱学校,保持班级清洁的行为多了。一篇课文的学习牵动了整个面,锻炼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2.主体内容扩展

每篇文章的文字背后,总藏着一个让人深思的蕴意。那是作者的视眼,作者多要表达的感情。很多文章朗读后,就会情不自禁地让读者产生共鸣。例如:

《惊弓之鸟》讲述的是古时候射箭能手更赢拉弦不用弓就把天上飞的大雁“射”下来,不仅让魏王大吃一惊,相信也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学习了课文学生不单单对他的射箭本领赞叹不已,更佩服地是他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所以练就好本领是理所当然。此时的学生已经对更赢佩服的五体投地,乘机穿插让学生说说写写,和更赢交心谈谈,学生肯定很情愿。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又让学生学有所得。

四、向其他学科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钱梦龙老师在教《死海不死》时,先准备了一支盛满清水的大烧杯、一支玻璃棒、一把朔料匙子、一碟食盐、一只鸡蛋,让学生想办法把鸡蛋浮起来,语文课做实验本身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而不断加盐使鸡蛋浮起来的过程更是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结合初二学过的物理学的“密度”知识,搞清鸡蛋上浮的原因,再让学生猜一猜为什么人们叫它“死海”,为什么又说它“不死”,最后让学生打开课本验证自己的大胆假设是否跟课本上一致,课文的重点难点就在这实验中解决掉了。

五、向生活拓展延伸

有一句话叫“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应以课堂为轴心“,但又必须置于社会生活的宏观范围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巩固、加深、活用、扩大课内所学的语文知识,把课内学习适当延伸、拓展、辐射到课外生活,从而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例如课文《秋天的怀念》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双腿瘫痪后的我,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看到北归的雁阵,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总会悄悄地躲进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读到这里,老师问学生:“你们有何感受?”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妈妈很爱儿子,有的同学说作者双腿瘫痪后,接受不了这一事实,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有的同学竟想到自己平时也由于一些事情不合自己心愿而对母亲发脾气破罐子破摔,母亲也会像作者的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自己。当学生读到“母亲病了,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却又不告诉我,因为怕我担心。”时学生又结合实际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也不告诉自己,害怕自己担心而影响学习。有什么好吃的总是留给自己,并哄着说她已经吃过了,从而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与敬仰之情,懂得今后应孝敬父母,也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转引自赵银芳《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初中和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拓展延伸的实践与研究》http://ghs100.blog.66wz.com,2008年6月27日.

[2][3]转引自李亚敏《拓展延伸 亮相恰处》http://www.zjjyedu.org/n10621c31.aspx.

[4]《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5]陆进《例谈语文教学的拓展策略》,《语文天地》[M]2007年第23期,第32页.

[6]何艳、马俊峰《拓展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语文教学通讯》[M]2008年第11期,第4页.

猜你喜欢

拓展教学现状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考化学试题中的中和滴定分析及其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