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精品课程实验课“电压 电阻”的开发建设

2015-05-30范秀梅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电阻初中物理电压

范秀梅

[摘 要]初中物理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关系到初中义务教育落实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物理综合素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 ”电压 电阻“为例 。展示了物理精品课开发建设的探究过程。阐述了物理精品课程开发建设的理念、设计分析、具体流程。

[关键词]初中物理;精品课程开发;电压;电阻

一、物理精品课程模块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建设背景

20世纪初期,随着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起,课程问题受到重视,课程建设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研究的学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须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学校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应“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学校课程建设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学校课程建设同时也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的过程,让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课程建设的过程提高教师个人教学素养,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质量教学的课堂,在学校课程建设中也成为学校的特色教学。

精品课程模块建设的流程:模块结构结构上精品课程模块“电压电阻”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件、教学学案、教学反思、教学拓展。教学设计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电压电阻”的整体设计,重点阐述本单元知识的结构和地位,整体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是每个课时的教学方案。

本单元规划5个课时。教学实录主要是采用录播教室拍摄和文字实录的两种形式,通过同组教师研讨、经过反复研磨之后将教师演示、学生实验,课堂教学部分的衍生内容以视频或文字的形式呈现,使课堂更生动,高效。教学课件包含“电压和电阻”授课过程使用的PPT、实物投影,Flash动画。学案主要是教师授课过程使用的随堂练习和课堂作业,以及知识小结、检测反馈题目。教学反思在同组集体备课中,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进行的探讨、改进以及对某个问题再进行二次探讨,设计教学,进一步完善教学。

二、模块分析:包括分析教材、分析学情

1.分析教材:教材内容: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电压、串并联电路、电阻、变阻器、四节内容。本章涉及电学的两个基本概念:电压、电阻,是学习电学的基础。同时为下一章欧姆定律的学习做好概念、分析电路做好基础。符合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

教材地位: 在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初中阶段还无法讲清楚电压是什么?电压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电阻的概念侧重帮助学生建立电阻概念的事实依据,并进行定性描述。变阻器的学习为下一张欧姆定律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变阻器要直观演示在电路中连入电阻中阻值的变化,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电路的变化。

课标分析: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会连接简单的的串并联电路、了解生活中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实例。了解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特点。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

2.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电压电阻”本章知识是学生学习电路、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有了初步的电学基础,对电路中有电流小灯泡发光有了直观的印象,对电路中为什么有电流?小灯泡明暗情况为什么不同?在电路中如何控制小灯泡明暗情况?带着这样的兴趣进一步学习电压、电阻。

对学生而言、学习任何科学概念有需要一个认识发展过程,只有电压、电阻的概念形成的结构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才易于掌握。在教学中要要更具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让学生感知电压、电阻的存在。变阻器要直观演示在电路中连入电阻中阻值的变化,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电路的变化。

3.课时分析: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电压、串并联电路、电阻、变阻器、四节内容,计划为5课时,电压计划为1课时、串并联电路计划为2课时、电阻计划为1课时、变阻器计划为1课时。

4.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电压、电阻、概念,探究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认知电压的概念是难点、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难点、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难点。

5.专题资源:包括专题教案、专题课件、专题学案、据集体备课的研讨成果,根据集体备课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进一步加强教学精细化设计,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设计好生动、可用的教学课件及教学学案。

6.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中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电压的应用。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用电器认识电压、电压单位;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直流电压表使用说明书”比較学习如何正确连接电压表、正确读数与使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7.实验分析:物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章教材安排教师演示、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实验,学生探究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学生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在探究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培养。培养学生善于发问、根据探究问题提出质疑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加强合作交流的品质。同时,教学过程通过中教师演示、学生探究、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师建设制作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师互相合作、相互学习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艺术的有效形式。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根据集体备课操作流程备课后,参与备课的所有教师,(包括主备人)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成果,选择集体备课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进一步进行教学精细化设计,并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集体备课中确定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设计的任务进行分工,进一步制作、完善、修订学案设计、课件设计、教学实验的设计、自制教学学具设计等。

在初步形成共案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交流展示和点评、反思、研讨共案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使共案不断升华。建设必须以国家确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建设准则与导向,减少课程建设的随意性,既保证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又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独特性、针对性。根据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及时有效的评价调整课程建设内容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收获与反思

课程目标与综合素质。教学实践证明,在电压 、电阻课程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课程建设能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的学习思维,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物理学习过程的快乐。

同时通过的课程建设,同时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在相互教研的过程中,共同备课,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研磨课件,教师不断进取,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学习,共同努力以然形成本校的教研风气,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专业化素养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出版) .

[2]物理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社出版 2013) .

[3]李培如 初中物理精品课程模块”压强和浮力”·的开发建设 物理教学2013、7 .

猜你喜欢

电阻初中物理电压
电阻焊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基于Multisim的滞回电压比较器的设计及其应用
高电压精密电压互感器的研制
基于multisim13.0负电阻在电源中作用的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