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经典提升语文课堂

2015-05-30王冠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人格鲁迅读书

王冠美

大多数语文学得好的学生都认为“得益于课外”,但并不等于说凡是课外读书都能切实得益。这是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在浩如烟海的读物中要懂得选择出堪称经典的东西;二是必须能从自发走向自觉,包括获得良好方法、习惯的指导和培养。笔者认为,这就是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里要给予学生的东西。

具体来说,教师应在这三个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

一、书读万卷行万里,腹有诗书气自华

诵读经典,用经得起时空洗礼的典型篇章洗涤心灵、开启智慧。林语堂说过,一个爱读书的人,如果没有自己崇拜的作家作品,他就不可能长进。

经典诵读最大的好处就是纠正目前偏重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弊端,而将教育的重点转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和人格培养上来。坚实的经典文化功底和胸怀远大、仁慈忠厚、大智大勇的完美人格塑造,是教育的最大成就。如同经济领域需要第一流标准企业带动众多企业一样,教育界也需要伟大完美智慧的人格带动一般人才。也许教育永远也不能使每个人成为圣人,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但是若不直取“上法”,就连“其中”也得不到了,那会使后人一代不如一代。优中选优是唯一的选择。历史早已证明并且还将不断证明:只有健全的人格才会做出最有价值的创造性业绩,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健全人格的塑造。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清醒认识到,语文这门功课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技能教育,都有赖于大量的诵读积累而内化为素养。这其中,模仿——变化——创造,又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必由之径。

灵活运用的前提是大量的阅读和积累。读而不记,等于白读。钱钟书的读书笔记就足有几十个厚厚的本子,看来要想成为大家,首先要多阅读、多积累。我们不一定要求学生都成为大家,但多读多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还是很有必要的。

经典的东西不论古今中外,也都可以适当加以改造使之适合学生,而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应该切实担负起经典文化,特别是民族经典文化的启蒙任务。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须有致

一个学生在学习《论语》的时候,发现孔子的一段话好像有些语无伦次。刚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二句却说有朋友远道而来是件快乐的事,接着又说别人要是不了解你可不要不高兴,能做到这份上就是个君子了。一个大教育家说,怎么会前言不搭后语呢?

读经典,品名著很重要,但还要融合、思考、感触。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这个意思了。

昔人论读书,认为“作者未必然,读者则未必不然”。现代阅读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越是精妙的文章,优秀的作品,越可以允许读者有各种各样的解读。鲁迅当年读《资治通鉴》能悟出“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作《狂人日记》;有人读《三国演义》能悟出企业管理的要诀;有人读《孙子兵法》,却联想到体育竞赛克敌制胜的方略,如此等等,都是融合、思考和感触。

一个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一定是富于语感的,如果不是,那他的成绩就很可疑了。

三、回首向来萧瑟处,风雨有情因人生

读是写的基础,如何检验这个基础扎实不扎实,关键

还是要看写作。

一般爱读书、会读书的人,写写文章不会太苦;反之,就会苦不堪言。读书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一个人学会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对一种语文进行摹习的过程。但摹习不是克隆,摹中有变,久而久之,就会变化为自己的,甚至还会创造。幼年早慧的王勃之所以能面對满座宾客,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这一千古佳句,就因为他早在胸腹中储存了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唐弢年轻时酷爱鲁迅,其杂文也就酷肖鲁迅,甚至边笔名也相似,使国民党的文探最终嗅错了对象,便对鲁迅狺狺不已。建国以后,唐弢所写的文章始终都保持着简练、深隽而灵活的文字风格,似乎都可以从鲁迅那里找到师从的渊源。可见大量的阅读积累,乃至于刻意摹习,读写能力自然会逐渐提高,这是光听讲解、单做练习所不能奏效的。正如著名作家梁衡所说:“你必须肚子里装进很多范文,它的词汇、章法、思想,到时候才能拿得出来,才能变化组合。”

“模仿——变化——创造”。这便是语文学得既快又好的唯一捷径。这条捷径就在你脚下。模仿不是复制,不是照猫画虎,而是指向创造,那么要付出辛苦是必然的。

将课堂由老师的讲堂还原为学生的学堂,在语文课上,学生们畅游书海,尽情发挥,大胆描摹心中的世界,这真应该成为我们上下求索的真途。

猜你喜欢

人格鲁迅读书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我爱读书
鲁迅《自嘲》句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我们一起读书吧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读书为了什么